南都讯 记者 张小玲 历经数月攻坚,作为城市“地下动脉”的龙华区泗黎路(观光路-黎泰路)改造工程库坑段1578米雨水箱涵近日顺利完工。本次工程旨在解决困扰库坑社区多年的内涝问题,提升区域排水能力,治理内涝解民忧。
据介绍,泗黎路(观光路-黎泰路)改造工程位于观澜街道,线路全长约4.1千米,规划红线宽60米,设计速度为主线50千米/时,辅道30千米/时,采用城市主干道标准。其中龙华大道库坑段(水围小区-白花河)道路东侧规划有2.2*2.0米及4.0*2.5米雨水箱涵1578米,目前已完成全部设计雨水箱涵结构施工。
新建箱涵设计排水标准为暴雨重现期5年,4.0*2.5m箱涵较原明渠提升排涝能力4~5倍。项目团队在施工前期利用BIM技术建立地下管网的三维模型,通过碰撞检测功能,系统自动扫描箱涵结构与周边管线的多处潜在冲突点,提前进行设计优化,避免影响后续施工工期。针对地下错综复杂的给排水、燃气管线网络,项目团队创新应用BIM技术进行三维模拟预演,精准定位管线冲突节点,并制定科学迁改方案,提前完成关键管线改造工作,为后续箱涵结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龙华大道为城市主干道,车流量大、交通繁忙。施工前,项目团队通过多部门协同,提前制定交通疏解方案,科学规划施工场地布置,优化施工组织流程,最大限度压缩占道时间,减小对周边居民群众的影响。在与地铁22号线库坑站交叉段施工中,进行实时智能监测、严格控制开挖与支护,以确保基坑结构安全。
今年春节过后,项目团队需要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完成近1000米雨水箱涵施工,面临工程体量大、工期紧张、节后劳动力组织困难等多重挑战。为确保2025年4月15日关键节点顺利达成,团队科学统筹、周密部署,通过优化施工组织、加大资源投入、强化过程管控等举措,全力保障工程按期高质量完成。一是采用流水作业和平行作业相结合的方式,高峰期8个工作面同时施工;抢抓2-3月黄金施工期,合理安排白夜班连续作业,全天候施工不停歇,有序高效推进箱涵施工。二是针对路口、管线等特殊部位,组织专家组现场指导,制定方案,集中力量将施工难点逐个击破。三是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同步增加管理人员,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要求,并制定值班表,全天候进行检查督导,做好各项安全措施。
箱涵作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将大幅提升片区排水能力,有效应对极端降雨,减少内涝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通过消除道路积水问题,实现汛期交通畅通,大大改善周边居民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