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8日举行的首届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博览会上,部分广州建筑企业签约了海外的项目订单。
南都讯 记者魏凯 推动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今年广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其中一环的建筑业也将迎来大发展。在5月8日首届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博览会上,广州市住建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广州建筑业总产值达8816.9亿,“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作为全市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也被纳入战略性产业,这是国内第一次有城市把建筑业相关产业列为全市战略性发展产业。
在年初的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拼经济”被列为广州今年的头号任务,推动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成为“拼经济”的重要抓手,“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作为全市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之一,近期也不断出台支持政策,推动产业做大做强,抢占更多的国内、国际市场份额。
为推动建筑产业发展,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有关部门及相关重点企业共同参与,广州已经建立“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工作专班,编制工作方案,前期已经印发了《广州市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五年行动计划(2024-2028年)》《广州市智能建造试点实施方案》《广州市装配式建筑和模块化建筑项目容积率激励措施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支撑广州在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危旧房屋原拆原建、“百千万工程”等应用场景积极试点智能建造新技术。
总投资超千亿的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中国民航机场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改扩建工程,项目涉及白云、花都、天河62条村的征拆,动迁居民约1.8万户、6.2万人,规划建设15个安置区,是广东省在建规模最大的安置区项目。在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广州机场建投集团广泛采取了多项智能建造技术,如全市首个CMC组合模块建筑、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预制空腔柱新型装配式体系等,提升了工期、减少了建筑垃圾,建成好房子好小区,取得了良好的试点效果。
通过前期各项试点,如今广州已经成为国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技术使用的热土和高地,2024年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达49.41%,超低能耗建筑试点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
为了继续推广智能建造技术,广州提出继续推动政府和国有资金投资项目主动应用智能建造技术,以城中村改造为重要抓手,明确推行新型建造方式,城中村安置区原则上全面实施装配式以及模块化建筑实施。未来广州市将锚定迈向“中国建造”新高地,到2027年进入国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第一梯队,到2030年实现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国内领先。
编辑:魏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