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口岸广场禁烟区域被指经常有人吸烟,街道办回应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5-05-13 08:54

近日,有多位市民向奥一新闻记者反映,福田口岸前方广场吸烟现象严重,不少人在口岸大厅出入口前聚集吸烟,影响过往行人。奥一新闻记者走访现场发现,该处广场范围较窄,吸烟者分布于出口周边、花坛区域及行进通道。多个垃圾桶旁设置有灭烟点,但使用率极低。针对该情况,福田区福田街道办回应称,已在福田口岸广场1号门、2号门、3号门安排工作人员定点值守,加强对违规吸烟的劝导工作。街道已对现有吸烟点布局重新评估并启动优化工作,部分点位设置在人员密集区域及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街道办将拆除相关点位。

记者走访:多个区域有人吸烟 市民建议设置集中吸烟点

近日,有市向奥一新闻反映称,福田口岸前方广场长期以来吸烟者众多,过往行人多受困扰。有市民表示,现场多处见贴有“禁止吸烟”标识,但很少看到相关工作人员上前劝导市民的吸烟行为,且多次投诉后情况未能解决。

图片

记者实地走访福田口岸出口前广场。该广场位于口岸出口正前方,系连接网约车上客区、公交枢纽及出租车停靠点的核心通道。记者场观察到,往返深港的旅客络绎不绝,休憩花坛区域亦聚集大量等候人群。广场存在普遍吸烟现象,吸烟者分布于出口周边、花坛区域及行进通道。多处花坛下方张贴了“请不要在广场吸烟”的温馨提示。

图片

记者注意到,吸烟点设置在各个垃圾桶旁,位于广场外围靠近马路处,排布较为密集,但使用率极低。记者在广场停留近40分钟,没有见到相关工作人员上前主动劝导吸烟市民前往吸烟点。

图片

一名福田口岸广场志愿者服务站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很多市民出关后即刻开始在广场各处随意吸烟,有时会直接堵在志愿者服务站前方。我们这边烟味很大,却很少见到有人过来劝阻。按条例该区域明确属于禁烟范围,但部分吸烟者以属于公共区域为由主张吸烟权利。”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在此服务的志愿者被迫长期暴露在二手烟中,已有志愿者因健康担忧而选择避开该服务站点。

图片

福田重点片区综合整治执勤点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向记者表示,他们也会劝阻该地吸烟者,但“有的市民会听,有的市民还是藏着,等工作人员走后继续吸烟”。

800x908_6821b8006a48d.png

755x912_6821b7ff5bfe6.png

口岸志愿服务站的吴先生向记者解释:“有很多从香港过来,一路坐巴士、地铁,都是不能抽烟的。过关之后就会聚集在广场上吸烟。”

吴先生同时也在莲塘口岸负责志愿工作。其向记者表示,“莲塘口岸前方广场面积很大,有专门的吸烟区和灭烟点,烟民多在此处吸烟,或者到广场外围吸烟,对不吸烟的市民影响较小。其建议,福田口岸亦应划定一个专门的吸烟区,在出口设置明显标识,引导吸烟者到口岸后面人流量较小的地方吸烟;并派遣专门的控烟志愿者来劝导吸烟者。

街道办:将拆除违规吸烟点,安排工作人员定点值守劝导

根据2019年颁发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第八条第六款规定,“公共交通运输站楼行人出入口外侧五米范围内禁止吸烟”。记者经实地测量,福田口岸广场行人出入口外侧五米范围内确属禁烟区域,与现场吸烟者聚集区域存在空间重叠。同时,该条例第十一条明确要求吸烟点设置“不得靠近人群密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而当前口岸广场吸烟现象频发的区域,恰与上述禁止性规定存在直接冲突。

针对此事,记者发函致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福田区福田街道办了解情况。福田街道办回应奥一新闻记者称,若发现该区域有吸烟现象,街道将联合口岸管理部门及时劝导,已在福田口岸广场1号门、2号门、3号门安排工作人员定点值守,加强对违规吸烟的劝导工作。

关于控烟管理主体及责任划分,福田街道办回应称,根据《深圳市口岸办关于印发陆路口岸管理区范围及管理分工方案的通知》,福田口岸红线内区域属于市口岸办管辖范围,具体由西侧联检楼和东侧社会停车场两部分组成,口岸东以口岸社会停车场围墙为界,南以联检楼南侧消防通道(含消防通道)及社会停车场铁丝网为界,西以联检楼滴水线为界,北以联检楼滴水线为界。红线内区域由市口岸办、口岸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公共区域日常秩序维护(含日常控烟管理);红线外福田口岸广场区域属于街道管辖范围,福田街道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包括禁烟标识维护、宣传引导及违规行为劝离。

针对广场吸烟点设置问题,福田街道回应称,现有吸烟点是根据历史习惯设置,结合市民反馈及《条例》第九条要求,街道已对现有吸烟点布局重新评估并启动优化工作。

经街道核查,部分点位设置在人员密集区域及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如北广场人行天桥下吸烟点为裕亨路落客区行人必经的人员密集区),街道将拆除相关点位。其他吸烟点位均设置在广场外围,其位置距离公共交通运输站楼行人出入口外侧均超过五米,与人员密集区域及主要通道均保持一定距离。

街道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强化控烟措施,增派工作人员开展高峰时段巡查,及时劝导不文明吸烟行为。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刘彦辰

         实习生 吴芷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