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傲意科技”)宣布完成B++轮近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英飞尼迪资本、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旗下浙江省发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沃美达资本共同投资,升氪剂资本担任长期财务顾问。
这是傲意科技时隔3个月再融资,2024年底,傲意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华发集团领投、广大汇通、合盈资本跟投,此前的融资方还包括张江火炬创投、广发信德、广州产投等。
公开资料显示,傲意科技于2015年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式成立,公司专注于脑科学与机器人技术的交叉融合,构建了"神经接口-机器人-AI算法"三位一体的自主研发平台。目前旗下产品包括,面向具身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场景的ROhand系列灵巧手、面向截肢患者的智能仿生手、以及面向由于神经功能损伤导致的手部运动障碍的手指关节外骨骼产品等。
傲意科技智能仿生手OHand™
傲意科技方面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灵巧手技术领域的持续研发突破,推动新一代灵巧手产品上市进程,并加速手指关节外骨骼机器人的上市进度。同时,傲意科技将建立国际领先的标准化生产体系,优化生产流程,实现年产能100%增长。此外,傲意科技还将进一步推进全球化市场布局,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灵巧手是机器人模拟人类手部精细动作和复杂操作能力的关键组件,也是近两年资本市场与机器人行业备受关注的话题。作为一个精密智造的代表性产品,灵巧手产品技术壁垒高,工艺难度复杂、系统要求严苛,因此在灵巧手行业,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可能三角形,即难以兼顾“成本+系统参数+系统稳定性”三方面要求。
广发证券关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研究报告认为,当前市场上的灵巧手存在硬件和软件上的双重挑战。硬件方面,目前电机、丝杠等零部件的性能已经可以满足灵巧手的需求,主要的难点在于成本和性能的权衡。人手具有极高的自由度(约20-27个自由度),而灵巧手要实现类似的灵活性,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集成大量驱动部件,同时还必须考虑灵巧手的整体重量和体积,这就对灵巧手整体结构的设计提出了高要求。此外,高自由度、高精度的灵巧手通常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商业应用,因此在具体选型上也必须综合考虑零部件和材料的成本问题。软件方面,灵巧手的自由度越高,动作规划的复杂度越高,对运动控制算法的要求也就越高,目前基于规则的传统控制算法已经无法满足灵巧手,主流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进行训练。灵巧手的算法训练需要大量的高质量数据,但目前灵巧手领域缺乏类似大语言模型的大型开源数据集,数据获取成本高且难度大(目前采用人工示范、仿真模拟等),限制了算法的优化和提升。
傲意科技是国内最早专注在手型机器人研究的团队之一,自2017年至今已经完成数十个版本的迭代,并且成功推动手型机器人在各个场景的落地,如集成神经接口(肌电)为截肢人群提供的智能仿生手,面向具身智能客户的多款灵巧手产品、面向手部功能障碍人群的手指关节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等。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傲意科技新一代灵巧手ROH-AP001将具备触觉、压力等感知能力,预计将于5月底正式推出市场。
傲意科技灵巧手ROH-A001
傲意科技灵巧手在具身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此外,在脑科学领域,傲意科技基于自研的脑/肌机接口技术,打造了医疗级神经交互软硬件集成的基础设施平台,目前已获专利超过80件。旗下包括脑机接口OB系列、智能仿生手OHand™系列、神经康复外骨骼ORF系列等多款产品。其中OHand™智能仿生手自2020年上市后,凭借极致的技术表现与超高的性价比,快速抢占了进口厂商的市场份额。2023年,OHand™仿生手先后取得了FDA/CE认证,并在去年取得美国PDAC商保支付代码,率先开始面向美国、中东、俄罗斯、乌克兰、印度等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开展海外商业化。
傲意科技创始人倪华良表示,“本轮融资完成后,傲意团队将以更开放的态度与产业伙伴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脑科学与机器人行业的产业化进程,向着成为领先的全球化科技型企业奋勇前行。”
南都记者 马宁宁 发自上海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