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消费火热!粤企加速布局AI智能体,解锁人机交互新模式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5-05-15 16:53

当今年初DeepSeek技术引发现象级应用热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第一经济大省广东早已挑起大梁,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从小生意到大产业,从政务办事到生活消费,从消费者到科技从业者,广东正在以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姿态,书写着AI赋能千行百业的经济发展“强心剂”样本。

当万亿级算力池托起大湾区“最强大脑”,当“百万英才计划”构筑起人才磁场,当“模型研发比拼”走向“应用落地角逐”,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正以硬核创新为锚点,以应用场景为支点,撬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本系列报道带您走进市井商铺与政务服务中心,走进实验室与产业带,见证技术普惠如何重塑发展信心,感知岭南大地跃动的人工智能脉搏。

第四期,感受火热的AI消费,看粤企在如何在手机、眼镜和玩具等消费终端中,加速布局AI智能体。

唤醒手机,一杯定制咖啡已自动下单;轻触镜框,跨国对话语言壁垒即时消除;AI化身“云伙伴”,在父母忙碌时给予孩子个性化陪伴……这些曾经存在于科幻情节中的场景,正悄然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随着大模型技术向终端设备的深度渗透,广东正掀起一场“智能随身化”的革命——从可穿戴设备到移动终端,从生活服务到情感交互,在这片创新热土上,科技企业通过算法轻量化、场景颗粒化改造,让AI端侧应用逐渐突破技术想象力的边界,重新定义人机协作的可能。

图片

AI手机AI能体应用加码

2024年10月,荣耀MagicOS 9.0发布会上那个用AI智能体“一句话点咖啡”的场景成为“名场面”,也标志着AI手机进入“自动驾驶”时代”。科技界大佬黄仁勋曾在去年预言“未来每个人都将拥有AI助手”,如今人手一个智能助手的梦想,率先在AI手机这样的高频使用终端上落地。

AI端侧产品在消费者间的热度可见一斑。近期,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AI眼镜等AI可穿戴设备、AI家庭服务类机器人和AI手机成为受访者们最有意愿购买的三大类AI端侧产品。其中,超成受访者表示,对AI手机的购买意愿高,超成受访者更是每日高频使用AI助手。

值得一提的是,AI智能手机的“后花园”,就在广东。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产出了6.83亿台手机,蝉联全国首位,占全国产量的40%。实际上,广东早在《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中,就明确提出的到2027年的目标,要打造100款以上大规模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其中人工智能手机产量达到1亿台以上。

AI手机从2024年兴起,苹果、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 等手机厂商无一不推出各自的AI大模型。下半年,各大厂商又纷纷加码AI智能体在手机中的应用,随着荣耀率先公布YOYO智能体,vivo、OPPO、小米、华为等品牌都纷纷将自家的语音助手升级为AI智能体。今年初,各个手机品牌的AI智能体已经陆续开始接入DeepSeek,带来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在问题分析回答方面的表现进一步提升。正如浙商证券电子首席分析师蒋高振分析所言,今年是AI智能体元年,虽然短期来看,实际用户操作层面还需要持续改进,但各环节厂商以及相关初创企业的创新热情与积极态度非常值得期待。

目前,荣耀YOYO智能体支持“一句话关闭应用自动续费”“一句话关闭应用权限”等功能;在vivo新的“蓝心小V”上支持深度对话,并可识别屏幕界面内容(小V圈选),直接接管音频进行自主对话,以完成订餐餐厅、订咖啡等操作任务;OPPO则带来了全球首次MoE(混合专家模型)在端侧的落地,升级后的超级小布助手支持一键问屏、小布胶囊等功能,当然小布助手同样支持语音跨应用操作。

谈及AI端侧应用的发展阶段与趋势,荣耀公司AI产品专家白晨向南都记者表示,AI终端一定是未来消费电子市场的一个重点方向,而超级智能体将成为个性化AI的超级入口,也会真正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模式。“以前在终端上,人是直接调用App的,未来,人机交互的模式会变成只需调用终端的个性化AI智能体。”白晨这样展望道,“就好比,原来我们都是每项具体工作的经手人;到未来,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全能‘管家’,‘管家’背后有司机、保姆等专业职能负责人帮人们完成工作,人只用与‘管家’沟通,而无需接触其他工作人员。”

 AI眼镜:入局“百镜大战”  粤企有底气

AI激发的消费新浪潮早已卷至一种创新形态的消费电子便携终端——AI眼镜。“悄然之间,AI眼镜已经成为深圳华强北的第四大标准品,仅次于耳机、手表和无人机”,有常驻深圳的资深分析师这样分享。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民调数据也显示,愿意购买AI眼镜的受访者近成(89.32%),是所有品类中最高的。

今年除了被定义为AI智能体元年,也被业界称为中国AI眼镜的元年,“百镜大战”已经打响。据Statista数据统计公司观点,随着产品形态的丰富、成本的持续下探、光学显示方案的迭代升级、AI端侧算力的提升,AI眼镜有望成为下一个出货量过亿的消费电子终端,长期潜在市场规模巨大。

年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来自中国的AI眼镜大放异彩,其中也不乏广东企业的身影。手机厂商华为、OPPO、传音均展出了自己的AI眼镜,雷鸟创新、莫界科技、闪极科技、深圳唯酷光电、深圳逸文科技、亿境虚拟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也展出或发布了AI眼镜。其中,TCL电子旗下品牌雷鸟创新在CES展会上发布了雷鸟V3 AI拍摄眼镜,搭载的是阿里通义千问定制大模型;珠海莫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莫界科技”)摘得2025CES创新奖。

如今,广东企业在智能眼镜赛道不断推出新花样,除了拥有强大的拍摄功能和音频能力外,智能眼镜如今已经相当于一个AI助理。在国外旅游时,看到菜单,可以靠它翻译;在厨房做饭时,可以调出菜谱,辅助用户像一个大厨一样完成菜肴。雷鸟创新AI眼镜能做成为这样的“智能外挂”,是利用混合模型方案实现的,也就是说眼镜本地的小模型负责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而云端的AI大模型则负责回应,从而实现了智能交互。

这背后,也离不开广东光学显示、传感器、AI芯片、AI算法等多个技术产业链的完美协同。

AI智能眼镜的一大痛点便在于穿戴体验。AI眼镜重量应该在50克以内,但目前行业内支持显示的AI智能眼镜普遍采用玻璃材质的衍射光波导方案,相对较重。而莫界科技采用的是树脂衍射光波导技术,也是全球首家掌握这一技术的企业。树脂材料的替代让镜片减轻30%-50%,莫界最新一代AI+AR眼镜设计方案,重量仅为35克。据了解,莫界科技目前仍是业界少数掌握树脂衍射光波导量产核心技术的企业。4月,另一家深圳初创企业微光科技发布玄景MLVision M5智能眼镜,又带来了带显示AI智能眼镜的新解法,创新性的采用近视夹片的方式,让产品重量做到了仅25.8克。

另一大难点是图像算法技术的突破。现在世面上的AI智能眼镜多在拍摄、语音交互等功能上下足功夫,这需要厂商在芯片、模组、算法等模块上有足够的积累,也因此,华为、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能快速跨界转型到AI智能眼镜赛道。不过,一些专门的图像算法公司也为其他没有积累的初创企业提供了强力支持。深圳摩尔图像科技就是一家专注于图像技术处理及AI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公司,据悉,目前摩尔图像已和国内诸个头部AI智能眼镜厂商达成合作。

今年3月,《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印发。其中提到,在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耳机、AR/VR设备等细分赛道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标杆产品,专注特定场景和“一带一路”市场需求推出高性价比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

在蒋高振分析看来,过去两年,由于软硬件产业链的基础能力还在提升,所以AR、AI眼镜更多处于试水状态。未来,随着大模型的进步以及硬件功能的成熟,AI眼镜在部分场景将可以实现手机的功能。这也是雷鸟创新创始人兼CEO李宏伟和大多数AI眼镜赛道创业者们的愿景。“我们坚定地相信,AI+AR眼镜是下一代的手机,这是可以改变10亿人生活的事情。”李宏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AI玩具:主打情感交互陪伴

根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民调数据显示,消费者对AI陪伴类硬件的热情也在高涨,88.35%的受访者表示对AI玩具有较高的购买意愿,还有78.64%的受访者提出,期待AI陪伴类硬件产品能在AI情感交互陪伴系统持续突破。

AI爆改玩具产业,让玩具变身“带娃黑科技”。在中国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广东汕头、东莞、深圳等地,目前许多企业已有AI玩具产品落地,随着今初DeepSeek的爆火以及各方对AI智能硬件的不断追捧,这些公司均斩获了不少订单。东莞某潮玩公司曾表示,在给潮玩毛绒玩具增加了 AI功能后,订单已经超过200万只。在“中国玩具之都”汕头澄海,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自春节以来也订单暴涨。据公司总裁陈锐烽介绍,他们研发的AI智能玩具与教学用具将“玩”与“学”融合,集成蓝牙、WiFi、4G通信模块、单屏、双屏交互方案等核心组件,融合最前沿的AI大模型技术,还结合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现视觉、触觉等多模态交互。目前,群宇科技已和澄海本地IP玩具合作,生产会聊天、能感知、有肢体动作的拟人化AI潮玩。

预见AI玩具广阔的前景,不少广东企业在AI陪伴类产品方面均有布局。上市公司奥飞娱乐推出了“AI喜羊羊”,该产品是一款融合搪胶毛绒、IP、AI三大元素的产品。天猫精灵前合伙人李勇也在深圳成立跃然创新(Haivivi),专注于AI毛绒玩具赛道,该公司在2024年7月推出AI玩具挂件“BubblePal”,截至2025年3月,该产品在抖音单平台的销售额已经超过2000万元。

除了披着毛绒玩具外衣搭载AI交互功能的产品外,AI陪伴硬件在成人情感陪伴以及老年人情感关怀等细分赛道也都展现出巨大潜力。在去年的外滩大会上,一家珠海企业的AI陪伴产品就引发不少参观者驻足拍照,这就是无界方舟带来的“阿奇”桌面机器人。“阿奇”玲珑小巧,形似小狗,采用了仿生行为系统,用户可通过语音视频、手势控制等方式与其进行互动。无界方舟CPO杨冬蕴介绍,“你可以拿说明书给阿奇看,让它解读,也可以让它提醒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是你的女儿’。它也可以回答各种生活常识问题,或者满足孩子脑洞大开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2025年,以AI玩具为代表的AI情感陪伴类硬件迎来风口。在CES、MWC等国际展会上,AI玩具成为焦点赢得广泛关注。有数据预测,到2028年,国内 AI玩具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亿至400亿元人民币。

图片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策划:王卫国 邹莹

统筹:熊润淼 张纯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

设计:李毅然 高爽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AI振信心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