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规模最大水产品加工基地投产!百分百活鱼,1小时鲜配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5-05-16 17:01

南都讯 记者莫郅骅 通讯员陈婷 肖晓霞 5月16日,广州市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重点项目“蓝色渔港”正式投产,成为目前广州规模最大、离池塘最近、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水产品加工基地,达产产值预计超10亿元。基地每年可向大湾区输送超3万吨高标准水产制品,不仅填补了南沙区水产精深加工领域的空白,更通过“1小时鲜品配送圈”覆盖大湾区主要城市,保障水产品从塘头到餐桌的全程新鲜,实现“朝捞夕至”。

图片

广州市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重点项目“蓝色渔港”。主办方供图

图片

“蓝色渔港”正式投产,项目运营主体恒兴食品(广州)有限公司同步开业。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蓝色渔港项目由南沙开发区管委会直属国企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投资3.5亿元建设,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其中智能工厂就达2万平方米。整个园区集成了水产精深加工、智能分拣、冷链物流等七大功能模块,冷链仓储能力超8000吨,构建了集线上销售、线下批发零售体验于一体的本地水产品安全快速的供应体系。

活动当天,作为项目运营主体,恒兴食品(广州)有限公司同步开业。据悉,该公司由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东恒兴集团与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旗下广州南沙渔业产业园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深度融合恒兴集团30年的水产全产业链运营经验与南沙国企的区位政策优势,重点发展冷链物流和水产品加工产业,致力打造大湾区标杆性智能化中央厨房式水产加工基地。

为何两家农业龙头企业选择“强强联合”?“一家水产品加工厂最关键要有充足、安全,可常态化供应的原材料,而南沙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有广阔的水产养殖基地,可以根据不同客户需求量身定制产品”,广东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在活动现场表示。

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珠江出海口,水域面积超60%,拥有连片1000亩以上的鱼塘近4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近9万亩,约占广州养殖面积的三分之一,是广州最大的渔业“菜篮子”基地,渔业资源得天独厚。这里有万亩美丽渔场,是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中央渔业绿色循环试点区。

不过,与大众印象中的预制菜冻品不同,蓝色渔港基地要做活从塘头到餐桌的水产品全产业链文章,凸显“食在广州,鲜在南沙”的渔业健康水产食品特色。“冻品往往对口感具有一定影响,我们要发挥南沙的地理区位优势实现‘鲜配’,即当天捕捞、当天加工、当天配送”,恒兴食品(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兴辉告诉南都记者,蓝色渔港可做到百分之百活鱼运输加工,全程可溯源,主打标准化安全生产。依托三大码头、五大机场,产品最快40分钟抵达大湾区核心城市,实现“朝捞夕至”。

活动当天,主办方同步举行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先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合作交流展示平台主体揭牌仪式,并同优品南沙、京东、菜洋洋等平台及多家头部餐饮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签约。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