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会议员邱达根:香港需发挥金融开放优势助力AI发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5-05-19 10:26

5月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期间,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香港资讯科技联会会长邱达根接受南方都市报专访,围绕大湾区人工智能企业吸引海外金融投资面临的挑战、如何利用香港金融优势对接国际资本,以及香港在 AI 监管标准方面的角色等问题发表了见解。他指出,香港需以 “一国两制” 下的金融开放性为支点,破解海外投资限制壁垒,同时通过数据治理框架的动态优化,在AI伦理监管与技术创新间寻找平衡。

图片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香港资讯科技联会会长邱达根进行主题分享

香港具备独特优势,多维度助力大湾区 AI 企业发展

邱达根指出,当前大湾区人工智能企业在吸引海外金融投资时,面临着来自美国等国家对人工智能投资限制的挑战。不过,他认为香港在对接国际资本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香港拥有自由的资金流动环境、开放的投资准入政策以及成熟的二级市场,聚集了大量国际资本,且不少国家资金对中国企业持看好态度。例如,AI 大模型Deepseek的成功就是一个良好示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拥有优秀的AI引擎和团队,且具备高性价比优势。

他强调,香港作为开放平台,对愿意投资中国科技和AI企业的国际资本持欢迎态度,无论资金来自欧洲、美国还是其他地区,AI 企业在香港融资募资渠道畅通。保持 “一国两制” 下对全球资金的开放性,以及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公开、透明、公平原则至关重要,这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港融资。同时,香港政府也通过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引导基金等方式,从源头和后端加大本地投资,为AI企业提供支持。

AI 伦理与治理需平衡科技发展与立法关系

谈及AI伦理和治理这一全球焦点问题,邱达根表示,每一项新技术突破都会面临类似问题,如互联网发展初期也存在不法信息等问题,而AI伦理问题可通过科技进步和立法逐步解决。

他认为,科技发展与立法的关系至关重要。立法过严会影响科技发展,欧洲的例子表明,严格监管可能导致科技人才和企业流向其他地区。香港在AI监管方面,正密切关注行业发展,重点从数据使用角度进行立法和规范,而非限制AI引擎发展。例如,今年年初推出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条例,以保护拥有大量数据的企业;同时,正就AI使用含版权数据的费用等问题展开讨论,旨在平衡数据保护与AI研发需求,推动AI技术更好发展。

邱达根强调,总体应秉持对科技发展开放的态度,在监管与科技发展间找到良好配套,为AI产业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南都记者 孔令旖(主办方供图)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