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风口”已至,银行如何抢占C位?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5-05-20 09:04
图片

“千亿园区”松山湖迎来“超级助推器”。

今年3月,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启动建设,东莞将倾全市之力筹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新高地。

南都、N视频推出高质量发展深调研《松山湖科技金融进化论》专题报道,记录园区科技金融的创新实践,剖析科技金融的进化路径,探寻高质量的投资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拥有中国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国之重器”,汇聚77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华为终端总部、生益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随着松山湖产业厚度不断叠加、链条持续延伸,这里已然成为各家银行机构“兵家必争之地”。

截至目前,松山湖进驻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及基金机构220余家,其中银行20家。像国有四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均拥有三个网点,分布在园区重点商业区、产业园区。 

图片

16家金融机构及协会代表签署集聚区首批入驻协议。

下沉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构建生态运营、延长服务链条……园区内各大银行机构努力寻找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动态平衡点,建立与科技企业相适应的服务体系,以抢得科技金融新蓝海发展先机。

2025年松山湖将推出“天使贷”“园区保”等政策性融资产品。如今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启动建设,正起草具有竞争力的科技金融集聚区政策,对外释放积极政策信号,银行信贷作为服务科技型企业“主力军”,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下沉服务

设置特色机构

2001年,农行东莞分行在松山湖地区设立农行东莞松山湖支行,成为最早入驻松山湖的银行机构。

随着松山湖产业发展,科技企业发展壮大,金融需求持续增长,进驻的银行机构逐渐增多。2008年,中国银行松山湖科技园支行成立,2009年中国建设银行松山湖支行成立,2010年,中国工商银行松山湖支行成立……2016年,松山湖集齐东莞的三家科技支行,东莞银行松山湖科技支行、东莞农商银行松山湖科技支行、浦发银行东莞松山湖科技支行。

截至目前,进驻松山湖的银行机构有20家。像国有大行中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均拥有三个网点,分布在园区重点商业区、产业园区。而部分银行根据松山湖的产业特点、金融需求,设置特色机构,下沉服务,精准发力。

图片

首家“松山湖人才银行综合金融生态建设金融顾问工作室”成立。

2024年8月,浙商银行东莞分行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开展结对共建,成立园区首家“松山湖人才银行综合金融生态建设金融顾问工作室”。该金融顾问工作室由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股权投资机构、相关行业协会等专业人士组成金融顾问团队,为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提供综合服务。

“高层次人才众多,基本都为从海内外各地引入至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这些人才在金融服务上缺乏有效的渠道和帮助,所以我行选择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开展结对共建,设立金融顾问服务点,为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成果转化、初创企业孵化等环节的精准金融支持。”浙商银行东莞分行分析道,该工作室首笔人才银行融资业务已落地。

该机构进一步分析,松山湖人才总量已突破24万人,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770家,形成了以科研人员、工程师和创新型企业家为主的人才梯队。这些人才及人才企业在金融服务上都有着多种多样的需求。“人才银行”可以从安家置业、创业投资、产业升级等多维度给予人才及人才企业金融支持。

当前“人才银行金融顾问工作室”还处于起步阶段,后续待该行松山湖支行开业后,还会将这一模式复制推广至松山湖区域内的其他人才聚集的机构中。

在这一场金融机构下沉服务中,企业体验最深刻也最有发言权。

恒通西交是一家从事3D打印设备研发的小微企业,受限于规模小、成立时间短、无抵押物等困难,无法从其他银行获得贷款。建设银行松山湖创新支行通过“创业者港湾”业务,为其发放了150万元的信用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该支行是建行在全省首个创业者港湾支行。

图片

“融汇松湖”系列投融资对接首发会。

创新服务

寻找风险与收益平衡点

创新关键更在于产品和服务能够与时俱进,真正贴合企业发展需求。

农行东莞分行分析,企业的金融需求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科技型初创企业因缺乏抵押物、经营不确定性因素多,往往需要天使投资和政策补贴等金融活水和财政政策的“加持助力”。成长型中小微企业面临“轻资产、融资难”问题,更迫切需要得到债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支持,以满足其购置设备和技术研发的资金需求。成熟期企业则更侧重于上市融资、并购重组、跨境结算等金融服务需求。 

正因为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需求,这就需要发挥银行的专业能力,看懂企业的价值和发展潜力,建立与科技企业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以寻找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要“敢贷”更要“会贷”,位于松山湖的银行正在积极尝试。

图片

松山湖科技企业投融资对接会暨金融惠企政策进百园万企。

东莞地区某半导体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自有独立品牌,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嵌入式存储和移动存储,属于半导体产业的中游生产制造企业。

工行东莞松山湖支行专项科创普惠贷款团队在与企业接触后,对企业上游供应链,下游销售链进行了深度调研,分析该企业具有高精度的晶圆针测和分选技术、双芯片低弧度焊接工艺及多层布线的版图设计技术等技术优势,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发展有积极的国家政策支持及良好的外部环境。

松山湖支行带着个性化的金融方案主动出击,为该半导体有限公司投放2000万元的综合授信额度,支持该企业的货物贸易运作及厂房建设。

工行东莞分行介绍,在深入了解科技型小微企业经营特点、行业特征、融资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新推出的科技型企业专属信贷产品的突出优势,重点帮助科技型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难题。截至2025年3月末,松山湖支行各项贷款余额已超106亿元。

图片

“融汇松湖”专精特新投融资专场。

再如农行东莞松山湖支行是农行东莞分行唯一一家被纳入农业银行创新科创企业专属信贷评价体系使用范围的支行,它充分运用差异化政策,为松山湖地区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提供金融支持。

与此同时,农行东莞分行将紧盯松山湖地区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绿色信贷等重点领域,针对性配套金融服务方案,依托“一项目一方案”开展批量化信贷业务。目前,东莞分行已成功开展松山湖科学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一项目一方案”业务,完成整体授信且首批准入高新技术企业30户。

更多创新探索正在落地。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联合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在松山湖成立了首批6支“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队,创新了“科创微E担”等联动金融产品和“投贷担一体化授信”联动服务模式。公开报道显示,服务队成立一个多月,提供各类融资金额超100亿元。

“由人民银行和政府部门统筹,成立‘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队,可以说是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的一次新突破。”联动服务队成员东莞科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联动服务队不仅能够帮助团队内的金融机构实现客户资源的互通有无,快速推进业务落地,更关键的是通过团队成员联合“把脉问诊”,将前期相对孤立分散的1对1“专科门诊”,升级为高效协同的5对1“全科会诊”,满足企业各发展阶段的差异化融资需求,提升了企业的融资效率和获得感。

图片

“融汇松湖”系列活动之股权融资精准对接会。

政策东风

鼓励“敢贷愿贷会贷能贷”

“松山湖的银行创新能力强,服务比较‘灵活’。”松山湖财政国资金融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松山湖不少成长中的科技企业,具有“轻资产、高成长、强创新”的特点,与传统银行风控偏好有一定距离。但是企业壮大需要资金,银行又需要开拓市场,怎么办?除了银行自身不断创新业务,政府也通过引导性的政策,鼓励银行解决企业融资难。

2024年,松山湖修订出台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政策,设立每年总规模1亿元的融资损失风险补偿资金池,对贷款损失、担保损失等予以补偿,鼓励金融机构 “敢贷愿贷会贷能贷”,提升企业融资可得性。“松山湖在全市率先出台风险补偿政策。”上述负责人介绍,当前松山湖信用贷款在全市占比较高,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最新信息显示,依托每年总规模1亿元的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2025年松山湖将推出“天使贷”“园区保”等政策性融资产品,通过“天使贷”填补无经营收入的初创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空白,“园区保”实现“批量担保”,大幅提高担保贷款的效率。

此外,松山湖目前正研究修订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政策,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的赋能效应。同时,松山湖正起草具有竞争力的科技金融集聚区政策,着重加大对持牌金融机构、风投创投机构、金融人才和展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机构提供低成本办公空间、权威数据平台服务等,吸引更多科技金融资源集聚,以“科技+金融”双轮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图片

松山湖科学城。

“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的到来,打开松山湖新的想象空间。

建行东莞分行分析,集聚区将建设“政策创新高地”,制定支持政策,建设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优惠,争取更多的资源和业务发展空间。另外,松山湖产业基础扎实,创新氛围浓厚,拥有众多科技型企业。建设银行可以依托集聚区的平台,接触到更多优质的科技企业客户,深入了解其金融需求,为其提供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从而扩大客户群体,提升市场份额。

建行东莞分行已经采取行动,针对松山湖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该行的松山湖支行由市分行负责人带队,对龙头制造业某电子的下游端开展持续攻坚营销,于3月31日成功落地分行首笔e销通银承业务,金额达2亿元。

农行方面表示,也将加强与农银集团子公司的联动协作,为松山湖产业园区内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融资租赁、赴港上市辅导等金融服务,通过“股贷债保”全流程工具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有效实现“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

可以看到,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的到来,一定程度鼓励银行在自身战略定位下,积极推进科创金融体系升级,通过丰富科创金融产品和业务体系,对接科技型企业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最终助力区域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

统筹:南都记者 梁锦弟

采写:南都记者 梁锦弟 唐国轩

图源:松山湖融媒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松山湖科技金融进化论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