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世界家庭医生日。截至 2025 年 4 月底,东莞市依托 398 所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新推行 “1+3+N” 与 “全科 + 专科”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组建 1215 支专业团队,实现常住人口签约 657 万余人,签约率达 62.75%,重点人群签约 154 万余人,签约率高达 94.91%。
值得提及的是,东莞凭借在服务模式优化、保障机制完善及服务效果提升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在 2023 年度广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交叉指导中脱颖而出,评价项目完成率位居全省榜首,成为基层医疗服务创新发展的标杆。
签约规模稳步提升,重点人群签约率达 94.91%
晨光熹微,东莞寮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黄少宇接到居民陈姨来电,询问当日坐诊及取药时间,黄医生表示已为其预留首诊号。这段简短对话,体现出家庭医生与居民间的信任关系。
一年前初春,陈姨被纳入社区慢性病管理,当时其糖化血红蛋白指标长期在 8% 左右波动,用药记录存在大量空缺。在一次复诊中,陈姨坦言,因担心儿子知晓自己需注射胰岛素后强制送她住院,作为独居老人,她选择隐瞒病情,独自面对疾病。了解情况后,黄医生为陈姨调整治疗方案,将胰岛素注射频次从每日三次改为晨间一次长效注射,并附上手写用药提示卡。调整后的方案便于陈姨操作,也减轻了她的心理负担。
如今,陈姨定期复诊,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上周检查时,陈姨带着自制竹蔗茅根水感谢医护人员。与此前面对疾病的无措相比,现在拿着血糖 6.2 检测单的陈姨,状态明显改善。
截至 2025 年 4 月,黄少宇家庭医生团队已与 6370 位居民签订服务协议,通过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为居民提供全周期健康服务,以专业服务践行健康守护承诺。
黄少宇家庭医生团队定期监测慢性病患者健康数据。受访者供图
一个个这样的故事,见证着居民从对疾病治疗的担忧,到对家庭医生信任的转变,也推动着东莞家庭医生签约规模稳步扩大。
截至 2025 年 4 月底,东莞全市组建 1215 支家庭医生团队,常住人口签约 657 万余人,签约率达 62.75%;重点人群签约 154 万余人,签约率达 94.91%,在 2023 年广东省交叉指导中,服务模式、保障机制等多项指标居全省首位。
多维创新强根基,服务升级树标杆
作为深化医改重要举措,东莞自 2015 年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提升居民健康获得感为目标,从服务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激励保障、医防融合等方面发力,全面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在优化服务供给上,东莞推出三大类 11 种个性化签约服务包,针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定制专属服务,精准对接群众健康需求。同时,依托 “健康东莞” 小程序开通线上签约功能,2024 年超 13 万人线上完成签约;对行动不便群体开展上门巡诊服务,并建立二、三级医院向基层预留 30% 号源的优先挂号机制,畅通转诊渠道,全方位提升签约服务可及性与便利性。
人才培养方面,东莞构建起多层次培训体系。依托全科实训中心年均开展超 1000 人次业务培训,实施师资骨干 “滚雪球” 培训项目;选派 127 名全科医生赴沪浙进修,开展香港金牌家庭医生培训 602 人次,并引入 RCGP 认证课程培训 77 人,结合 “薪火培基项目” 线上学习,全面提升家庭医生团队专业素养。
为激发团队活力,东莞于 2019 年建立科学的签约服务费分配机制,将签约服务费单列管理,确保至少 70% 由家庭医生团队自主分配,依据签约数量、履约质量等考核结果兑现绩效,实现 “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
在推动医防融合进程中,东莞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纽带,打造诊前、诊中、诊后标准化服务流程,优化团队分工与职责。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吸引居民就诊,2024 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人次达 2100.43 万,同比增长 11.89%;借助基本医疗增强居民信任,稳固公共卫生服务成效,实现医疗与公卫服务双向促进、协同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