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组创新成果惊艳亮相!明德学子大开“脑洞”

南方都市报APP • 福教动态
原创2025-05-20 12:46

近日,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2025年创新季小课题研究活动圆满收官。在持续三个月的活动中,学生自主成立研究小组,自行确定课题,开展了大规模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最终,36组研究成果在“金点子创意”挑战赛和商业创新挑战赛上集体亮相,展现出未来科学家与企业家的无限潜力。

图片

在众多令人瞩目的项目中,香蜜校区小学部发明社团的袁玺尧、徐知衍针对广深高速节假日拥堵问题,大胆提出建设“中国首条不限速高速公路”的设想,以提升交通效率。他们研究德国不限速高速公路,调研杭绍甬高速公路,还向交警高速公路部门获取事故高发路段数据,向比亚迪、华为车BU的人员了解智能驾驶技术演进趋势,向人大代表收集立法需求……最终形成可行的方案,并向深圳市政府提出建议。若项目能落地,有望成为中国交通创新的标杆案例。

图片

碧海小学部的林俪融、姚伊诺、徐梦恬、郭怡然、杜美欣、胡永弘等同学,则从生活中很常见的水果橘子入手,探究橘子瓣数与糖度的关联,他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统计分析,得到柑橘瓣数越少、糖度越高的有趣结论。

图片

活动中,AI也成为了学生们解决真实问题的得力助手。针对学生因书包过重问题,碧海校区四(1)班的李乐驰、林熙雯、邓哲荟、高沁萱同学借助deepseek、kimi、豆包、可灵等AI工具,设计了一款轻便、实用的智能书包,这款书包不仅能减重,还拥有多种智能功能,如通过颜色识别技术、课程表的管理与存储等技术,智能提醒学生携带当天需要学习的课本;增加定位功能,避免书包丢失。港中深附属明德高中的魏千寻、傅梦嘉、吴嘉琳设计了一款基于音色克隆的个性化口语训练智能模型,解决学生们在学习英语时面临的难开口、难发音、难表达等难题,通过日常口语练习、雅思口语练习、专业定制练习,迅速提升口语能力。

图片

除了科技创新,明德学子还积极关注文化传承与社会安全问题。香蜜小学部的金逸霖、朱广泽、图雅、蔡兆墨、程梓钊向大家发起守护方言行动,他们设计了一份中国方言分布图并提出“金点子”提案:在学校,可以增设方言兴趣学习小课堂,举办方言文化节;还可以将方言元素融入文创产品,比如设计“会说方言”的有声扑克牌。港中深附属明德高中的李寓茜、莫善宇、钟杰、莫亚岚、左欣平、邹瀚缘、唐彬渊,则成立了“反诈少年团”,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形成一份详细的《深圳市青少年网络诈骗防范策略研究报告》并制作系列宣传资料,为学校、社区安全宣传工作贡献力量。

图片

商业领域,学生们同样表现出色。碧海小学部的班陈璋、张佳禾、郑紫月、刘彧旸、来铄、张洲嘉设计了“深圳旅游多功能指南书”,涵盖景点介绍、游玩攻略、深圳市地铁交通图、打卡盖章页、 旅游桌游、贴纸、明信片等物料,以更加简单有趣的方式来规划行程,解决旅游时的选择困难症,他们还计划将收益捐赠给山区留守儿童;五洲校区小学部赵奕燊同学开发了由儿童玩具车改装的拖地机,既能解放双手又能促进亲子互动,将清洁与娱乐结合,开辟了儿童完了清洁设备新领域。

图片

活动期间,学校还专门举办了学生产品市集,展示琳琅满目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学生们手持自制的创意海报与标语,热情地展示他们对世界的探索与想象。此次明德商业创新挑战赛,作为深圳市劳动学科“AI赋能课程创新实践”成果汇报与研训活动,为科学教育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指出了新的方向——运用智能科技手段和人文思考开展劳动教育协同创新。

从高速不限速到橘子甜度探究,从改善书包架构到攻克口语难题,从守护方言到“反诈少年团”……明德学子们的创新成果,不仅精准回应社会、校园和家庭需求,也标志着学校已由理论走向实践,为Z世代的硬核创新凝聚巨大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韦国琼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