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焕新还有了专属IP!广州天河首个政企合作旧改小区完工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5-05-19 21:24

历经一年多的改造,广东省农垦总局大院近日以全新面貌亮相。这是广州市天河区首个政企合作改造的老旧小区项目,由天河区与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此次改造不仅完善了社区设施和配套,还深挖农垦文化打造了原创IP“小灵胶”,让其成为居民的情感纽带和记忆共鸣。

图片

改造后,大院铺设了慢行跑道。

政企合作解决资金难题

位于天河区五山街道的广东省农垦总局大院共有25栋住宅楼,有超过400户1500人在此生活。大院各住宅楼宇建成年代跨度较大,最早的建筑已建成近60年,社区配套陈旧、绿化杂乱等问题日益凸显。

农垦总局离休退休干部工作办公室主任邓天益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房改结束后,大院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大的翻新。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在2022年就对农垦总局大院的改造进行立项,由于资金、规划等多方面原因,改造仅限于平整地面、修缮外墙等小范围工程。

天河区政府的及时介入,为这一改造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去年1月,天河区联合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模式启动改造。

“相对于老城区而言,天河区的老旧小区的质量、设计、环境还算过得去,加上不少老旧小区的房子已经对外出租,因此业主出资进行改造的意愿并不高,如何激发业主的改造积极性、自发性出资是一个长期以来的难题。”天河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改造资金筹措方面,天河区建立了改造资金由政府投资、社会资本参与、居民出资、专业经营单位出资等多种模式灵活组合的机制。此次农垦总局大院的改造,天河区统筹投入财政资金1067万元,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参与出资460万元,开了全区老旧小区改造“政企共建”的先河。

深挖农垦历史文化打造“小灵胶”IP

针对农垦总局大院存在的问题,项目主要从完善社区配套体系、构建多层次绿化体系、挖掘农垦历史文化等方面着手改造。

此次改造将小区划分为办公静怡区及居住生活区,重点打造三大节点:芳苑、欢聚公园、健康公园,并用一条贯穿社区的慢行跑道将节点串联起来。房屋建筑也进行了全面修缮,包括更换楼栋门、增加楼梯扶手、安装节能灯等。

图片

芳苑重新规划场地布局。

“这个小区楼栋密度低、楼距宽,为后续改造打造节点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芳苑”由半荒废的老旧小公园改造而来,以传统岭南格局为基础,采用开放式草坪与主题花园布局,翻新双连廊方便邻里活动。“欢聚公园”原是荒草地,改造后成为了社交核心,设置农垦文化标识景观,传承先辈奋斗精神。新增的“健康公园”作为健身广场,与休闲道路以绿植隔离,打造独立舒适的健身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造不仅让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升级,还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改造不仅是硬件升级,更是社区精神的再生。”为此,改造团队深度挖掘农垦历史文化,以农垦职工采集过程中的一滴橡胶树液为原型,融合社区文化基因,塑造了文创IP“小灵胶”。这也成为了农垦总局大院专属的特色IP标识。

走在改造后的农垦总局大院里,健身步道旁、公园内都随时可见“小灵胶”。它身穿橙色外衣,或奔跑或跳跃,憨态可掬,十分惹人喜爱。“小灵胶”成为连接生活和文化的记忆纽带,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图片

跑道上的“小灵胶”IP。

农垦总局退休干部林炳霖对改造很是满意。“更新改造后,回家的路被照亮了,出入安全很多。”他表示,以前楼道里的灯因为年久失修,经常坏掉,老人回家掏钥匙开门都看不清,楼梯的台阶也有很多缺口,都是非常不安全的。小区内增设的几处休闲空间更是加分。“有空的时候去走走、赏赏花,生活过得安全又舒心。”林炳霖说。

优先将居民出资的小区纳入改造计划

据介绍,天河区自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来,采用“绣花”式、“织补”式等微改造方式,优先解决居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让老旧小区不仅好看,更好住。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10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3.7万户家庭、近12万居民。

尊重并吸收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始终贯穿改造过程的全链条。改造前,通过运用“互联网+共建共治共享”模式,线上线下结合引导小区居民对改造中的共同决定事项进行表决或者公开征求、收集意见,为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改造进程中,主动接受居民监督,积极调动居民主人翁意识,推动居民参与决策,及时调整与优化施工方案。改造完成后,及时向居民问效,查漏补缺。

“农垦总局大院项目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得益于多方共同努力。尤其前期多次沟通协调,召开方案讨论会议,热心的居民群众提出建议和积极参与,先后打通了管线入地和停车位调整等20多项更新改造中的关键节点。”邓天益表示。

图片

改造后的体育健身场地。

除了积极筹措社会资金外,天河区也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老旧小区智慧社区建设中来。如体育东小区、乐意居花苑引进了多家公司共同参与,通过建设智慧安防系统、开通便民服务小程序、建设智能充电桩等措施,居民群众更好地体会到老旧小区智慧改造所带来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下一步,天河区将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全面调动社区力量开展众筹活动,吸纳居民资金支持,同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引导居民出资,优先将居民出资的小区纳入改造计划,通过资金筹措、物业专项维修基金的有效利用、社区众筹以及居民志愿服务等为改造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通讯员 孙嘉怿 胡碟

通讯员供图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