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反诈防火墙!江门中行员工三度核查守住客户养老钱

南方都市报APP • 江门资讯
原创2025-05-20 10:35

近日,中国银行江门鹤山文明路支行凭借敏锐的风险意识和规范的应急处置流程,成功拦截一起针对老年客户的电信诈骗,为67岁的香港籍陈女士避免3.22万元资金损失。

“儿媳购房”成破绽,三必问揭骗局

当日11点20分,陈女士神情焦虑地前往鹤山文明路支行要求办理3.22万元转账汇款业务。面对柜员“汇款用途”的例行询问,客户先是支吾称“不知道”,后又改口“给儿媳购房”,前后矛盾的表述引起柜员警觉。“我们立即启动‘三必问’流程:必问转账对象是否认识、必问资金用途真实性、必问是否遭遇可疑电话提示。”当班柜员回忆,尽管客户坚持称“不会被骗”,但在以保护客户资金安全为由要求客户现场给对方微信视频核实交易情况时,对方一句“说家用就可以啦,说什么买房”的提示,与客户口中“购房”说辞明显不符。更可疑的是,收款账户的归属地与所谓“儿媳在香港”的情况相矛盾。

“银警联防”机制,共同协作截断诈骗链

发现异常后,鹤山文明路支行迅速启动“银警联防”机制,柜面以“填写和完善汇款申请单”为由延迟交易,业务经理同步向当地反诈中心提交账户核查申请。

为彻底打消客户疑惑,工作人员引导陈女士出示微信聊天记录,发现对方承诺“到账后返还港币”的异常交易模式。在第二次视频核验时,诈骗分子伪装成“客户儿媳”坚称双方认识,资金是家用,转账合法合规。陈女士情绪激动,甚至扬言“自愿被骗”。银行员工一边安抚客户,一边配合警方实施“拖延战术”,最终在警察到场后揭穿骗局。

“亲情牌”诈骗升级,金融机构强化适老服务

在警察和银行员工的引导下,客户最终承认与对方素不相识,诈骗分子以“高额返利”为饵,谎称资金流转可以规避汇率波动限制。“此类骗局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重视亲情等特点,通过伪造身份、情感绑架等手段实施精准诈骗。”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聚焦老年群体金融安全,江门中行实施三项精准服务,一是严格资金监管,通过核实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了解老年客户群体的真实意愿,确保客户资金安全,守护“养老金”;二是积极开展“银龄金融课堂”,通过派发宣传折页、模拟诈骗情景等,提升老年人防诈能力;三是配备服务专员,为老年客户提供“陪伴式”金融服务,以暖心服务织密织牢弱势群体的金融安全网。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