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决策部署,以及广东提升“数字政府”效能的新要求下,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推出“数字政府提效微记录”专栏,面对企业群众政务服务需求中的盲点、困点,搭建与办事部门沟通的桥梁,针对性展开普及与疏解。同时,聚焦政务服务具体事项和服务方式,发起主题化、动态式测评与调研,挖亮点、补短板,助力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对AI生成合成内容进行标识已成国际共识,我国率先打出内容标识“管理+技术”组合拳,将标识工作推进至实践层面。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在AI生成内容强制标识的背景下,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根据媒体报道信息,全网检索梳理了广东省内面对公众服务的政务AI导办、AI智能问答共31个。观测发现,仅10个政务AI导办或AI智能问答生成内容的交互界面,明确标注“由人工智能生成”“由AI生成”等文字提示,其他无显式标识或将文字提示隐藏在免责声明中。
广东省内部分政务AI导办、AI智能问答生成内容交互界面显式标识情况。
31个政务AI或智能问答
只有10个在交互界面“打标”
为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定《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需要添加显式标识或者隐式标识。其中,显式标识指在生成合成内容或交互场景界面中添加的,以文字、声音、图形等呈现并可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明确哪些内容是生成的,起到提醒用户的效用。
目前,广东多地对外称政务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用在AI导办、智能问答等交互场景。这些面向公众服务的政务AI是否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根据媒体报道信息,全网梳理出广东省内31个政务AI导办、AI智能问答应用,包括政务App、小程序或者网站网页端。例如广州市海珠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珠事通”小程序的政务AI导办;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i深圳”App上的政务助手深小i;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首页的“惠易服”智能助手等等。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对上述政务AI导办、AI智能问答交互界面进行观测,看看AI生成内容是否有显式标识。结果显示,截至5月20日,仅“小禺AI”“黄埔政务智能体”“深小i”“AI客服阿炳”“惠易服智能助手”“政务服务智能客服AI助手善小美”等10个有显式标识,标注有“内容由AI生成”“服务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智能客服内容由AI自动生成”等文字提示,基本放在交互界面上相对固定的位置。其中,湛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公积金AI小助手”只有在用户提问,AI小助手解答之后才出现。深圳市南山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的i南山企业服务综合平台网站“AI客服阿炳”,交互界面右侧有文字提示:目前AI客服功能处于体验阶段,其回答的内容均由人工智能模型生成,无法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其推出的i南山小程序上,AI智能客服阿炳交互界面却没有上述提示。
“小禺AI”“黄埔政务智能体”“深小i”等AI智能问答交互界面已有“内容由AI生成”“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等显式标识。
深圳市南山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的i南山企业服务综合平台“AI客服阿炳”交互界面有文字提示,但i南山小程序上却缺失。
文字提示隐藏在免责声明里
专家称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打标”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政务AI导办、AI智能问答交互界面没有“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由AI生成”等清晰表述,文字提示不明显。例如广州市增城区政府官网“智能问答”在用户提问之后,解答内容框的右上角会显示“免责声明”,其中提及“所提供的答复结果仅供参考”等表述,而且“用户协议”中也含“由于AI特性,平台无法保证内容的完全合法、准确或适用”等提醒;“i深圳”App福田区首页“AI福务管家”交互界面,也只是标注“AI福务管理测评生成内容仅供参考”的文字提示。
深圳龙岗区政府官网“龙岗政府在线”的“龙小i”智能政务助手交互界面没有“打标”,相关文字提示在免责声明中。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穗小信”数字人界面显式标识情况。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注意到,部分政府官网AI智能政务问答界面没有明显的文字提示,而是将显式标识相关文字隐藏在平台的“免责声明”或者“用户协议”中。例如深圳龙岗区政府官网“龙岗政府在线”的“龙小i”智能政务助手,“内容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生成”文字提示也藏在网站的“免责声明”里。深圳罗湖区政府官网“罗湖政府在线”上的AI政务问答平台,点击交互界面,部分咨询问题的解答会出现“本次答复内容由AI依据以下知识来源生成”的提示,有些问题的答复中又没有提示,每个问题答复框右上角均会标注“免责声明”。与之对比的是,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政策数字人“穗小信”交互界面,不仅在每个解答问题后会出现“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AI生成,请以广州市工信局官网为准”的文字提示,还在点击提示后出现“Al智能答疑服务平台服务免责声明”的详细内容。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标识方法”相关研究专家告诉南都记者,文字提示内容放在免责声明或者用户协议中,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打标”,建议尽快在AI生成内容界面完善显式标识。建议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框的显眼位置,提示AI生成合成。文本显式标识应在文本起始、末尾或者中间适当位置添加文字提示,或者通用符号提示等标识,或者在交互场景界面、文字周边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南都记者 袁炯贤 方晓林
设计:张许君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数字政府提效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