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电动重型卡车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今天(5月20日),在交通运输部专题新闻发布会现场,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颖答南都记者提问时表示,在降碳减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新型能源体系的背景下,交通运输部将着力推广应用新能源装备,其中包括:新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邮政快递、城市配送、港口、机场等领域应用,推动新能源重型货车(卡车)规模化应用等。
重卡以3%的车辆保有量占比,贡献约43%的道路交通碳排放量
中国电动车辆工程科技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孙逢春院士曾公开谈及,重卡电动化对我国能源自主可控和“双碳”战略意义重大。
据孙逢春例举的数据可见,2024年,中国交通部门碳排放量约9.2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8.1%;公路交通碳排放量占交通领域碳排放量的85%,远高于空、铁、水运占比;重型货运碳排放量占公路运输排放量的51%,即重卡以3%的车辆保有量占比,却贡献了约43%的道路交通碳排放量。
而另一个现实是,与电动化率已稳定超过50%的乘用车相比,当前,重型卡车的电动化率刚超10%。
南都记者关注到,随着电池和换电技术的提升,业内开始在重卡电动化加大布局力度。就在5月18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与宁德时代主办的“新一代重卡换电生态发布活动”上,宁德时代发布了最新的重卡换电解决方案并宣布将在2030年建成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八横十纵”换电绿网目标。宁德时代董事长、CEO曾毓群在现场预测称:根据行业发展规律和乘用车电动化经验,未来三年重卡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重卡新能源渗透率将突破50%。
南都记者关注到,近期,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今日(5月20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会现场,就该《意见》的制定和落实,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颖回应南都记者提问时称,《意见》立足当前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实际,聚焦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推广、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保障等8个方面,提出25项重点任务,部署实施一批标志性、引领性交能融合重大项目,将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用能结构重大调整,形成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全方位提升交通、能源基础设施整体效益。
李颖介绍,交通运输部将持续推进新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邮政快递、城市配送、港口、机场等领域应用,推动新能源重型货车(卡车)规模化应用。大力支持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发展,大力推进高耗能、高排放铁路机车车辆节能改造和低碳化升级,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机场常态化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
货车行驶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的205国道上。与电动化率已稳定超过50%的乘用车相比,当前,重型卡车的电动化率刚超10%。 新华社资料图
将研究交通基础设施路域范围内绿电直连政策
透过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可见,交通大国的绿色低碳转型,堪称是一场“系统性变革”。
李颖介绍,接下来,围绕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交通部将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规划衔接互动,开展公路水路充(换)电站设施网络规划,加强与电网规划的协同布局,提升清洁能源就地保障水平。指导地方开展交能融合规划研究工作,明确基础设施沿线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建设时序和网络布局。
还将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启曜”行动和“乘风”行动、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发展行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成网行动、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提速行动等系列专项行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研究交通基础设施路域范围内绿电直连政策。
同时,拓展加深应用场景,充分利用公路沿线服务区、收费站、养护工区、监控中心等周边土地,推进清洁能源就近就地开发利用。加快建设一批(近)零碳枢纽、港口等。加强充(换)电等补能设施建设。加快公路沿线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双向充放电设施智能化改造项目。
此外,依托国家科研平台和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建立交通与能源融合技术装备研发平台,推动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创新,开展交通能源系统与能源网柔性互联、大容量固态电池、兆瓦级超级快充等关键技术研究。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电动重卡、氢能重卡、电动船舶等相关标准制定修订,完善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