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Coser亮相CP展会爆火出圈,《恋与深空》如何用“技术力”与“沉浸感”打动玩家?
5月16日至18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原创动漫作品展览会(即COMIC UP,以下简称“CP”)在杭州正式召开。作为国内具有强代表性的“二次元”盛会之一,本届CP吸纳了超12000个摊位以及400多个主题街区,众多游戏、动漫热门IP汇聚于此。
值得关注的是,在人头攒动的CP现场,叠纸游戏旗下超现实3D沉浸恋爱互动手游《恋与深空》成为了一大关注焦点。在《恋与深空》专区中,每一位男主角都有各自对应的主题街道。除了众多玩家自发搭建摊位贩售周边外,也有专业Coser扮演的《恋与深空》五位男主角现身CP展会,吸引了大量参展者的目光。
CP现场,《恋与深空》5名男主的Coser。 图片来自小红书玩家“@gloss(cn鱼鱼)”
同期,《恋与深空》也公布了游戏内的最新动态,并更新了主线篇章“以寂灭,以新生”,同样在玩家群体引发了讨论热潮。此外,5月19日至5月29日期间,游戏中将上线名为“两情款款时”的组合服饰,包括一套男主通用服装和一套“我”的服装(即玩家操控角色的服装),以及三件限定配饰。
然而,这套服饰收获了高关注度的同时,其双人海报也在社群中引发了玩家的讨论。其中,有部分玩家对服饰宣发海报产生了争议,认为海报中代表玩家的角色不应出现脸部建模;也有玩家认为,参考游戏开服以来的服装展示逻辑,这次的海报并没有什么问题,且海报中也明确指出了当下的呈现“仅为商品效果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恋与深空》官方发布的服饰海报中,明确标识了游戏内活动界面与实拍穿着均将以玩家的面容呈现,海报中的人物面容仅为示意;从实机体验来看,5月19日游戏正式开服后,就有玩家发现,进入服装购买页面后,对应的海报中展示的角色面容,正是实时渲染后自己的捏脸,并非部分讨论中误解的“其他女主”。至此,社群内关于操控角色存在“第三人”设定的误解也随之消除。
《恋与深空》玩家分享“两情款款时”服饰展示海报。 图片来自小红书APP
事实上,“技术力”和“沉浸感”,一直是支撑《恋与深空》打动玩家和市场的两大关键因素。
据悉,在开发团队构建游戏之初,就将打磨3D视觉效果作为主要任务之一。为了使视觉效果尽可能趋近完美,团队使用了超过50台摄像机阵列来捕捉高精度的肌肉模拟和形状变化数据。
与此次玩家社群中的“代入感”争议相反的是,在游戏内,《恋与深空》正是通过细腻的捏脸系统,实时渲染出玩家的千人千面,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与男主角的互动感。在捏脸系统中,玩家除了可以对操控角色的肤色、妆容、五官、发型进行定制化调整,也能够通过AR相机上传自己的面容信息,让角色的五官更加贴合个人特点。此外,《恋与深空》也支持玩家自定义操控角色的声音,用更具个人特点的音色与男主角进行对话。
《恋与深空》中内置了高自由度的角色捏脸系统和音色自定义系统。
与此同时,团队也使用了先进的表演捕捉系统,以每秒300帧的速率记录演员的表情和动作,还在引擎内搭建了一套表演编辑系统。区别于固定的影视表演,这套系统还可以让玩家与角色进行互动,依据不同的交互方式,角色会有流畅连贯的各类动作呈现,进一步提升了玩家的互动感与沉浸感。
不仅如此,《恋与深空》也在叙事节奏、角色塑造、游戏体验和界面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精细化设计,以求为玩家塑造一个气质独特的世界。
回过头来看,《恋与深空》在CP展会的爆火并非偶然。纵览整个女性向手游赛道,《恋与深空》自上线以来在全球游戏市场已收获了亮眼的数据表现。公开信息显示,《恋与深空》于2024年1月正式全球公测,累计用户量已突破了5000万人次。第三方数据统计,在过去的2024年,《恋与深空》国内全平台预估流水约50亿元,海外全平台预估流水在10亿元左右,总体预估达60亿元。
而在4月30日上线全新游戏内卡池“春天对花所做的事”后,《恋与深空》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爆发力,在当天iOS畅销总榜中的位次一路飙升至TOP2.超越了短视频平台抖音。
《恋与深空》“春天对花所做的事”概念图。 图片来自《恋与深空》官方微博
技术革新与情感共鸣从来不是对立命题。从CP展会的现场盛况,到全球市场的持续爆发,《恋与深空》的成功轨迹,也揭示了内容产业的一则新定律——唯有将技术创新转化为情感共振的催化剂,才能真正实现从“内容爆款”到“文化符号”的质变。《恋与深空》正是通过虚实交融的3D交互技术,将数据代码转化为可触碰的温度,让玩家在实机体验中收获独属于自己的情感锚点。
采写:南都记者 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