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人数增加了,学位也增加了,上好学校难了还是容易了?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5-05-21 11:58
图片

6月1日,广州中考开始填报志愿了。5月19日,官方公布了多组数据,包括招生总计划,省市属学校招生计划,各区属学校招生计划等等。根据2024年和2025年指标生人数的对比,2025年的102785人比2024年的92265相比,多了10523人。今年全市下达招生计划90476个,较2024年的80416个招生计划增加10060个。

户籍生人数的增加对比招生计划的增加,从数量上来看,如果让两者平衡的话,招生计划还有463个缺口。但实际上,从13万多的中考生数量来看,不少家长更关心的是,今年上好学校是容易了还是难了。

第一梯度线上线增长人数与学位增长数持平

今年上好学校的概率是容易了,难了,还是持平?影响的因素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竞争者数量,优质学校数量以及它们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

那么,这里我们要先定个概念,何谓好学校?在第一个层次,我们暂且把分数线上了一梯度的学校定为家长口中的“好学校”来看。

2024年,分数线在第一梯度线上的学校有:广州外国语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石牌校区)、广东实验中学(白云校区)、广东实验中学(荔湾校区)、执信中学(天河校区)、执信中学(执信路校区)、广东广雅中学(花都校区)、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海珠校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越秀校区)、广州市第五中学(校本部)、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广州市玉岩中学。作为家长、学生追捧的学校,尽管去年分数线意外跌下第一梯度,但仍然不影响其好学校的地位,我们也把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广东广雅中学(荔湾校区)、广州市铁一中学(番禺校区)、广州市铁一中学(白云校区)纳进来。

2025年,上述学校(校区)招生计划总数比2024年增加了920个学位。其中,除了广州五中(校本部)缩招10人、广州六中(海珠校区)计划不变外,其他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扩招。

图片


今年广州体育中考人数是13.9万,广州中考第一梯度线的划分比例依然是10%,也就是可以粗略估算,今年上第一梯度线的考生人数为1.39万人,而2024年上第一梯度线的考生人数是1.29万人,也就是理论上来讲,今年上第一梯度线的考生人数会比去年多1000人左右,总体跟第一梯度线的学位增长数持平。而今年预估在第一梯度线的学校学位总数是10401个。

广州外校和六中(花都校区)值得关注

此外,今年还有两所学校值得注意。一是广州外国语学校。今年广州外国语学校官宣扩招120人,但实际上,相比较于去年,其向社会扩招的学位高于120个。去年,广州外校首次进行名额分配, 300个名额中录取了178人,有122个名额流标。由于去年它并没有在第三批招生,因此第二批的122个名额分配流标名额无法流入正常的录取通道,流向了补录。由于补录规则规定,补录分数不得低于其在第一批次的录取分数731分,导致最终122个名额没人能被录取。今年,增加了第三批招生,名额分配流标的名额能在第三批使用了。 

对于广州外校第三批次的招生名额,市教育局称,第三批次招生计划将不少于50个(当该校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未完成的剩余计划不足50个时,按50个计划投档录取;当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未完成的剩余计划大于50个时,按剩余计划投档录取)。

二是我们关注一下今年新开办的六中(花都校区)。去年六中(从化校区)招生并未一炮打响,六中(花都校区)难道能有所超越?首先,从花都的生源数量来看,它是仅次于增城和番禺,跟白云、天河差不多,都是一万人出头。其次,从花都区的优质学校来看,花都的优质学校有广东广雅中学(花都校区)、广州市黄广中学、秀全中学,这三所学校去年的录取分分别是716分、688分和677分,优质的生源质量集中在这三所学校中,今年六中(花都校区)的加入,无疑是花都考生的一大好消息,一下子提供了350个学位,或许会打破花都区上述三校三足鼎立的局面。

区属指标竞争,南沙区最激烈,荔湾区最友好

从第二个层面来看,好学校应该也包括区属龙头学校和省市的示范性高中,而对于部分普校的学生来说,争取第二批低分“上岸”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第二批的竞争程度如何呢?我们来看看数据。

根据广州市招考办的公开数据统计,指标生人数最多的区是增城和番禺,分别是14535人和13022人,指标生数量上万的区还有花都区10560人,白云区10773人和天河区10027人;区属指标总数最多的区,前三位是番禺区4430个,越秀区2453个,天河区2155个;省市属指标名额总数最多的区,前三位是番禺区725个,增城665个,花都545个。

但如果看竞争比,在区属指标方面,荔湾区是全市最低竞争比的区,大概3个指标生竞争1个指标学位,南沙区是全市区属指标竞争最激烈的区,竞争比为6.64:1,约7个考生竞争1个指标学位。与南沙区难度相当的还有增城区和黄埔区。 

图片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编辑:叶斯茗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