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家头部企业倡议设立5·20企业公益日,与社会价值共振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5-05-21 19:52
图片

南都讯 记者王森 发自北京 5月20日——在这个被年轻人通常作为表达爱意的日子里,“WISH2030美好大会暨可持续社会价值论坛”在北京凤凰中心举行。中国领先的十余家头部企业现场发起并组成了“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决心以自身的商业组织和力量为联合,将其对社会公益和绿色地球的拳拳爱心汇聚起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伊利集团、腾讯集团和联想集团作为生态圈首届轮值主席,联合隆基绿能、平安公益基金会、安踏、复星公益基金会、华润慈善基金会、爱眼公益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顺丰公益基金会、周大福慈善基金会等多家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倡议《WISH2030美好宣言》,其主要内容为“践行可持续理念、创造社会价值、贡献中国方案、坚持协作共享、推动科技创新、构建责任采购、保障员工权益、投身公益事业、推进绿色低碳、倡导绿色消费”等十条,涵盖可持续和社会价值的多个方面。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企业既是商业价值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通过两者的融合,双轮驱动,以企业的核心能力牵引社会价值创新,再以社会价值牵引商业价值,形成价值共创、美好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这是一种蕴含着社会主义价值的新型企业发展理念。

伊利集团副总裁徐克表示,中国既要平衡经济、生态与社会的三维发展,又要直面人口与资源的双重挑战。当下,企业正在实现从承担社会责任到创造社会价值的时代之变。每家企业、每个行业都能找到与社会价值共振的频率,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点。

与会企业还支持并倡议将每年的5月20日设立为“企业公益日”,呼吁未来有更多的企业和伙伴加入“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践行“共创价值、共享美好”的愿景,实现社会价值的“共创、共益、共享”使命,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众行远:生态圈应运而生

在全球面临气候变化、环境危机和社会转型等风险的当下,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亟需跨领域协同创新,以应对诸多挑战。几位开场致辞嘉宾的发言切中要害,道出了当今时代对于跨界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以《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蕴含中国特色与时代价值的新型企业发展理念》为题发表演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企业从主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现代企业制度、以西方的评价为标准,已经开始转向通过我们自身实践来创造新经验、提供新方案。”他表示,今天,创造可持续社会价值蕴含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与可持续价值。

凤凰卫视编委、凤凰网总编辑邹明以媒体观察视角,在开场致辞中指出: 可持续发展,是关乎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课题。这既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使命。它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社会进步与公众利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在这一过程中,凤凰网将一如既往地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媒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各方携手共进。

图片

凤凰卫视编委、凤凰网总编辑邹明。

实业代表、伊利集团副总裁徐克表示,企业要将商业向善的价值理念融入商业文明的肌理,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频共振。对于如何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融合,他谈了三点感受:“要锚定‘绿色低碳’的生态价值,要深耕‘合作共赢’的产业价值,要践行‘美美与共’的社会价值。”

图片

伊利集团副总裁徐克。

互联网企业代表、腾讯集团副总裁、SSV负责人陈菊红回顾道,2021年我们提出“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后,我们一直在探索利用腾讯数字化能力和商业能力,为社会议题寻求解法。这个解法离不开社会价值和公益创新过程中的同心圆建立,或者说,离不开这个生态的建设和共同培养。可持续价值生态圈的建设,这或将成为企业与社会共同进化的新起点。

图片

腾讯集团副总裁、SSV负责人陈菊红。

科技制造代表、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法律顾问高唤栋在讲话中提到,今天,联想集团通过先进的服务器提供强大绿色算力,由此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AI时代,联想的社会责任是推动实现绿色的AI,负责任的AI和普惠的AI。”高唤栋说。他表示,接下来,联想集团将以创新为驱动,共创社会价值新高地;以责任为引领,共同践行企业公民新担当;以协作为桥梁,共建和谐共生新生态。

图片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法律顾问高唤栋。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王振耀以 《共创公益生态网:从独善其身到众善互联》为题发表讲话。他说,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数字关爱是一项非常伟大的社会事业。“数字关爱是政府、社会组织、商业社区、受助者、施助者等多元化的互联,同时也是社会服务、社会救助方式的全面升级,商业与公益的深度融合和公益慈善方式的重大转型。它客观上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使独善成为众善。”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王振耀。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环保联合会ESG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建中从著名的“金字塔理论”出发,切入当下社会痛点问题。他在讲话中提到,当今世界上每年仍有近7.75亿人次处于无电、每年因无电有500多万人死亡、因无电引起火灾和导致呼吸道疾病、黑暗加剧性暴力、艾滋病等社会性问题。“商业向善的本质就是以社会目的为宗旨,以商业手段为方法,以核心能力为资源、以生态合作为支撑,以解决社会、环境中的问题、促进商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召唤有志于创造社会价值的伙伴共同努力。”吕建中说。

图片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环保联合会ESG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建中。

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ESG和社会创新中心主任朱睿围绕“如何通过课程创新方式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展开分享。她认为,商业向善是企业发掘自身核心业务的社会价值,将这一价值呈现在企业战略、业务发展以及资源配置中,从而让企业通过创造社会价值带来更好的商业价值,做到可持续发展,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图片

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ESG和社会创新中心主任朱睿。

随后,在腾讯SSV副总裁、腾讯基金会候任秘书长肖黎明,伊利集团可持续和社会价值副总裁乔璐,联想中国方案服务业务群可持续发展(ESG)事业部总经理、联想中国平台ESG委员会秘书长王旋的见证下,伊利、腾讯、联想等十余家企业及社会组织携手发起“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正是回应这一需求的有力行动。该生态圈旨在通过“商业向善”的生态化实践,破解全球性难题,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伊利集团可持续和社会价值副总裁乔璐从关键词“美好”出发,强调了建立“美好生态圈”的初衷,是联动一批具有共识的合作企业,以社会创新和商业向善为核心业务、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ESG为工具,用各自的产品和服务,向社会传递善意和美好。

联想中国方案服务业务群可持续发展(ESG)事业部总经理、联想中国平台ESG委员会秘书长王旋则以“赋能”为关键词,表达了联想助力中国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联想将以智能化为引擎,以ESG和可持续发展为依托,积极践行供应链链主的责任,从而打造多元共赢的生态圈,引领生态伙伴实现绿色低碳化和数字智能化转型,赋能千行百业。”

腾讯SSV副总裁、腾讯基金会候任秘书长肖黎明认为,“协作”对推动建立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至关重要。“相比资金资源的投入,更关键的是大家共同贡献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从而实现融合发展、共享共赢。”

图片

从宣言到行动:以协作回应时代之问

来自不同领域、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们,还展开三场主题论坛。他们不仅从各自领域分享行动案例、深刻洞察,也直面挑战与矛盾,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参考方案。这些深入的探讨和智慧的碰撞,希望为“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的发展方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助力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首场圆桌论坛由凤凰网副总编辑、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女童保护”发起人孙雪梅主持,聚焦“两价融合: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创路径”。

图片

伊利集团可持续和社会价值副总裁乔璐分享了伊利近20年“两价融合”实践中的三个关键时间节点:2007年,伊利集团作为第一家民营企业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7年,伊利集团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放入集团战略,成立了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2021年,伊利集团在市值突破千亿之际,提出了“消费者价值领先、社会价值领先、员工价值领先和企业价值领先”的中长期战略。乔璐表示,面对当下呼啸而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伊利将聚焦“一老一小”,不断创新研发,推出满足消费者的高品质的乳制品、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同时开展老年营养改善工程公益项目等一系列有温度的美好行动。

“商业价值的实现能够为社会价值创造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社会价值的提升有助于塑造企业品牌,反哺更多商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郑璇认为,老龄事业的发展需要将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效结合起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可持续社会价值研究院副院长程源从管理学的角度对“两价融合”的实现发表见解。他强调,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三个方面。“追求社会价值的企业更容易得到长期的发展。”程源说。

“今天,社会价值创造需要形成一个共同体,我们非常乐意看到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把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锚定到养老、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北京工商大学经管学部主任、经济学院教授郭毅表示,当一个企业把自己锚定在长期变量上,他的发展会和社会同步,创造并保持自身可持续的内生性源泉和动力。

腾讯基金会项目总监曹帆从腾讯在救灾领域的公益实践出发,分享了自己对“两价融合”的认知。“无论是社会价值还是商业价值。归根到底,都需要企业创造价值、解决问题。它本质上需要的都是公司的核心能力,它们不是不可调和的,恰恰是紧密相关的关系。”

作为媒体方代表,《公益时报》副总编辑王勇将“两价”看作一个球的两面,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突出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他提到,最高级的阶段是企业把社会价值的创造融入到商业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一系列过程当中,既考虑商业价值,也考虑社会价值。

“三维共益:经济、环境、社会的持续均衡”主题圆桌呈现了另一个角度的多元解法,由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委员会副主任王元丰主持。

图片

联想中国方案服务业务群可持续发展(ESG)事业部总经理、联想中国平台ESG委员会秘书长王旋认为,三种价值的有机融合是一个动态问题,ESG作为一种企业战略,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夯实基础、日积月累一步步去做。“‘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可持续发展’,才可以使一个企业行稳致远。ESG不能高高地挂在上面,要能落在每一天、每个人的工作中。”王旋表示,联想中国方案服务业务群可持续发展(ESG)事业部也于4月正式成立,旨在更紧密的推动ESG与业务深度融合。

围绕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隆基绿能可持续发展专家汪子阜认为,企业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共益是一个辩证和协调的过程,企业可持续发展行动的方向需要坚定,但是行动的节奏,可以根据外部形势和内部运营调整平衡,这也是为了更可持续的创造价值。同时,创新是价值创造的驱动力,隆基在引领光伏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正在推进“和美乡村”乡村振兴项目,创新整村光伏建设模式,达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价值协同创造。

顺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炜分享了自己作为企业基金会秘书长开展ESG工作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做了一款名叫‘顺丰森林’的产品,目前影响了147000个顺丰小哥了解什么是碳中和,转化了2万个小哥成为捐赠人,联合140个客户一起共创碳中和林。”在王炜看来,ESG 是每个人的责任,要回归人与环境的问题,影响更多人参与,尊重环境,用行动践行改变。

 “中节能是国资委管辖的重要央企,使命是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天然就是ESG的执行者。”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董事长廖原认为,未来,ESG的创新可以聚焦在三个方向——加碳、加金融、加技术。

第三场圆桌的嘉宾均来自企业或企业基金会,他们围绕“共建共享: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的美好共生”主题展开讨论。《中国慈善家》副社长、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院长王跃春担任主持。

图片

爱眼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傅阳指出,爱眼公益基金会自2015年发起以来,它的使命和爱尔眼科企业的使命高度契合——利用爱尔眼科遍布全球的973家医疗机构和超过1万名的眼科医生,把医疗公平赋予了更多人。“企业基金会应该确定好自己的定位,与企业可以保持战略协同关系,企业用自身发展为基金会注入动力,基金会可以用公益引领企业‘商业向善’。”

 “从2022年开始,复兴基金会都是自己去募款,甚至要帮企业营收支持自己的生存。”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翼飞讲述了自己作为企业公益人的感悟,他表示,接下来,复兴基金会将继续探索,一方面让企业的核心能力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借助基金会的影响力为企业的业务增长赋能。

在“结合企业主营业务优势及核心能力去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华润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喻丰表示,华润集团一直秉承发挥华润所长、对接国家所需的态度开展相关工作。面对经济下行,企业公益也面临着一定挑战,对于此,喻丰表示,“对于华润集团来说,我们并没有把商业和社会的价值分开,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都会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影响力,一个是战略对业务发展的反哺。”

安踏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高级总监任心照以“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为例分享了安踏在公益领域的经验和成果。“这个项目做了8年,目前已覆盖全国18000所欠发达地区学校、近850万名孩子,推动解决了当地教育资源不均和孩子身心健康两大重要问题。”在她看来,无论是怎样的公益项目,最终都要从发现问题开始,整合资源再解决问题,推动社会价值的实现。

正如《WISH2030美好宣言》开篇所言,全球正面临气候变化、环境危机和社会转型等多重挑战,与此同时,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行动又给我们带来更多机遇。“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倡导产、学、研、社、媒等多方力量能够跨领域、跨行业、跨组织地行动起来,协同创新,编织可持续价值网络,为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