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冰鲜凌晨运抵、中午上桌!广州海关20项措施提速通关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5-05-22 19:29

5月22日,广州海关对外发布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20项细化措施。在此次发布的细化措施中,对不需要海关查验的货物,实行全天候电子放行、卡口自动核放。对需要查验的“鲜活、特殊、急需”货物,24小时“随到随查”。对储存和运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进出口货物,依托全天候预约通关模式,满足个性化通关需求。

图片

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员对进口货物进行监管。

设置进口鲜活货物“绿色通道”

当天运抵、当天查验、当天放行

广州是重要的生鲜货物进口口岸。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陈新羿表示,目前,广州白云机场口岸进口的鲜活货物有龙虾、青蟹、黑金鲍等鲜活食用水生动物,三文鱼等冰鲜水产品以及鲜切花、生鲜水果等,每天有超过250吨来自世界各地的鲜活货物从白云机场进口并辐射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海关要做的,就是推动生鲜货物落地后,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进口通关手续,尽快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

为此,广州海关设置了进口鲜活货物“绿色通道”,保障鲜活货物“当天运抵、当天查验、当天放行”。指导企业用好提前申报模式,在查验平台上就地布局了检测实验室,实现优先接单、优先检查、优先检测、优先出证,7×24小时通关畅通。

此外,广州海关还开展冰鲜水产品“白名单+风险监测”改革试点,对具备境外企业审核能力、自身和境外出口商、生产企业无不良记录、管理制度规范的进口企业冰鲜货物,验核国外官方证明等随附单证并现场检验检疫合格后,予以快速放行并允许上市销售。

陈新羿介绍,以试点企业进口冰鲜三文鱼为例,凌晨运抵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即使命中海关取样送检,如果查验未发现腐败变质等异常情况,预计当天上午即可在广州各大市场上架销售,最快中午就能出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餐桌上。

支持建设中转旅客候检区

扩大通程航班覆盖范围

2024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跻身“全球十大最繁忙机场”,航线网络覆盖全球230多个通航点。今年以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新增、加密国际客运航线10条,日均进出境人员5万人次,更多旅客从广州启程、通达全球。据统计,今年前4月,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监管进出境人员超580万人次,同比增加约25%。

图片

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员对进境旅客进行监管。

为保障进出境人员高效便捷通关,广州海关聚焦通程航班业务发展需求,在此次发布的细化措施中,支持建设中转行李专用预检区域、中转旅客候检区、升级改造通程航班监管系统、改进服务保障流程,支持中转行李直挂服务,进一步扩大通程航班覆盖范围。

同时,聚焦跨境商务交流合作需求,支持广州市建设白云机场国际商务合作区,为境内外企业和人员开展国际商务交流、国际会展、国际培训等提供更便捷的监管服务。

在便利旅客行李快速通关方面,广州海关将支持航空公司接受旅客“全委托”配合海关开箱查验,探索开展进境手提行李和托运行李“双预检”试点,进一步提升守法旅客“无感通关”体验。

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先查验、后装运”

简化综保区中转货物检疫手续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我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广州海关结合空港经济特点,聚焦邮件、快件、跨境电商等业务集聚发展需求,在此次发布的细化措施中,进一步优化监管模式,推动海关监管与民航安检深度融合,整合优化货物通关环节,提升邮航货物的口岸通关和物流运转效率,助力华南邮政航空国际枢纽中心建设。

南都记者了解到,广州海关将复制推广“特殊区域跨境电商出口集拼”模式,高效联动国内其他重点海港和空港,支持更多跨境电商企业通过空运渠道,将符合条件的境外退运、国货入区、境外进口等多种来源商品在综合保税区内理货分拣后集拼出口。试点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模式,支持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及其包装便利化通关。

综合保税区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推动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广州海关优化“异地委托监管”机制,支持保税融资租赁飞机业务发展。对于经综保区换装、分拆、集拼,再运往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中转货物,简化检疫手续。推动扩大保税维修目录范围,支持开展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等保税再制造业务项目试点,培育保税研发、保税加工等新业务。拓展区外保税维修业务,服务飞机维修产业发展。优化航空器燃料供应保税监管,支持保税燃料和非保税燃料同仓储存,开展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功能叠加试点。

陈新羿表示,枢纽机场不仅要有强大的本港进出货物处理能力,还要能高效完成中转货物的通关手续。为进一步增强航空物流枢纽能级,广州海关持续推动完善“双前置”货站建设和复制推广,支持“双前置”模式拓展更多商品类型,加强与更多机场、航司的合作。加快推动多式联运业务发展,支持空空联运、空陆联运等运输方式发展,支持打造陆空联运业务集中处理中心。深化“跨境一锁”合作,便利粤港澳大湾区货物高效流通。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李竹 通讯员 关悦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