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新冠得失的全球首份大流行协定通过,分享病原体仍待谈判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5-05-22 20:48

南都讯 本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大流行协定》。这是人类历史上首份大流行协定,被世卫组织称之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历经三年的密集谈判与妥协,各国终于达成共识,以促进全球合作,更有力、更公平应对未来的流行病。不过,协定的一些关键部分仍待后续谈判,这份雄心勃勃的国际文件能否赶在下一场大流行到来前完整落地,仍是未知数。

图片

反思新冠覆辙,新协定加强国际传染病防控合作

起草《大流行协定》,源于全球应对新冠病毒的经验得失。这场造成全球近700万人死亡的疫情,一度重创全球经济,并暴露出了医卫系统的脆弱性。

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在新冠疫情初期的应对措施曾受到舆论批评,而后又在疫苗研发与分发(特别是向弱势国家的分发)上扮演了关键角色。此后一些国家和学者呼吁改革,避免重蹈新冠覆辙。《大流行协定》提出建立一系列新的工作平台和机制,旨在全面改革现有大流行监测、防范和应对体系,从研发、生产、技术转让、惠益分享、产品供应、筹资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

据媒体公开报道显示,就这份协定,124个国家投出赞成票、0票反对,波兰、以色列、意大利、俄罗斯、斯洛伐克和伊朗等11个国家弃权。正在退出世卫组织的美国没有参加这次会议,有媒体拍到了美国空置的坐席。此前美国是世卫组织最大的出资国。

即便如此,在全球公共卫生资金吃紧、国际公共卫生合作紧张的当下,《大流行协定》的出台确实值得庆祝。事实上,《大流行协定》的谈判并不容易,过去几年,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几次警告各国若不互相妥协让步,谈判有可能破裂。今年年初,他还在会议中强调,如果谈判失败,子孙后代“可能不会原谅我们”。

此番审议通过后,世界卫生组织在新闻稿中,放上了各国代表开怀相拥的照片,谭德塞更不乏称赞之词:“得益于会员国的领导、合作和承诺,今天的世界更加安全,我们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世卫组织大流行病协议》。这项协议是公共卫生、科学和多边行动的胜利。它将确保我们能够共同更好地保护世界免受未来大流行病的威胁。它也体现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即我们的公民、社会和经济体绝不能再次遭受像COVID-19期间那样的损失。”他说。

中国国家疾控局表示,中方一直积极参与《大流行协定》谈判工作。在大流行预防和监测等技术议题上,中方秉持科学精神,提出合理的案文修改意见,深度参与相关案文起草,为推动各方达成共识发挥重要作用。在中方推动下,各方同意将监测范围聚焦于具有大流行潜力的新发和再发传染病,明确信息分享的机构范围,减轻缔约国的履约负担,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此外,中方同巴西、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国一道,在“公平之友小组”框架内,积极呼应发展中国家对公平获取卫生产品的合理诉求。

悬而未决的第12条,如何分享病原体仍待后续谈判

不过,距离《大流行协定》正式生效,还有很长距离。据悉,本届大会通过《大流行协定》后,世卫组织将成立政府间工作组,就协定第12条(病原体获取和惠益分享系统)附件继续展开谈判。谈判成果将提交第79届世卫大会审议,待附件通过后,《大流行协定》将开放供各国签署和批准。60国批约后,《大流行协定》才会正式生效。

按照4月公布的草案,中文版的《大流行协定》共27页。其中最关键,也是尚存争议、悬而未决的,就是第12条病原体获取和惠益分享(PABS)系统。为了尽快通过其他争议较小的内容,第12条被安排在此后以附件的形式继续谈判。而考虑到附件谈判的矛盾,以及各国批准程序的复杂性,有媒体分析认为,这一过程可能长达两年时间。

按照官方解释,病原体共享机制意味着,当某国检测到特定病原体时,应通过中央系统或网络共享,以便其他国家也能获得该数据,使各国都能据此开展本地化诊断。协定提出建立一个由世界卫生组织管理的“世卫组织病原体获取和惠益分享系统”,以达到迅速和及时分享的目的。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教授苏玉菊在今年5月发表的论文中谈到,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不仅关注病原体信息的迅速获取,还强调对提供病原体样本的国家给予公平补偿,旨在解决现有国际卫生法制在病原体信息获取和惠益分配方面的不足,从而弥合资源差距与分配不均、推动全球卫生安全。然而,该机制涉及生物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国家主权,在制定过程中引发了广泛争议,使其成为“大流行协定”谈判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其中一个争议点聚焦在知识产权问题。《Think Global Health》刊登的一篇文章谈到,早起版本的《大流行协定》草案中,曾提出限制基于PABS 材料研发的产品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这一提法受到欧盟和部分企业的反对,国际药品制造商协会联合会(IFPMA)几次公开发表反对意见,其认为不应削弱或废除现行的知识产权、自愿许可和技术转让相关框架。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期待的议程,对PABS系统的谈判结果将在明年世界卫生大会上审议。中国国家疾控局表示,中方将继续积极参加相关附件的谈判,推动《大流行协定》更加科学、公平,并有效落地实施。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

 

编辑:程姝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