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蛋仔派对》的“蛋仔工坊”里,玩家小羽在地图输入框里写下“会下雨的彩虹糖城堡”一句简单描述,AI生成系统立刻给出了一整套关卡方案:半透明的彩虹糖砖在雨水撞击下会随机改变弹跳力,草莓冰淇淋烟囱里冒出的云雾藏着隐形通道……当小羽将把关卡分享到社区时,AI会根据不同风格的玩家生成不同的推荐文案。
这些颠覆性体验的背后,是“AI+游戏”带来的革命性变化。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会上正式发布了《关于推动广东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释放出广东推动游戏产业加速发展的强信号。其中明确提出,支持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游戏研发中的运用。
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新质生产力大调研课题组长期密切关注广东游戏产业的发展。作为中国游戏产业重镇,广州游戏产业营业收入约占全国游戏产业43%,与深圳共同构筑起广东游戏产业的“双核”引擎。在本届文博会上,广州游戏企业携多款创新游戏产品集中亮相,其中不乏利用AI技术打造的精品。
课题组发现,近年来,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链条重塑广州游戏产业。从游戏开发、制作再到运营,广州游戏厂商在AI技术应用布局上走在前列,带动全省游戏产业创新能力提升。随着开源AI工具的普及,AI已不仅是头部游戏企业的专属技术,越来越多中小型游戏企业走上“AI+游戏”赛道,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或许会因此改变。
AI重构游戏生产流水线
广州“游戏第一街”迎智能进化
北接天河智慧城,南连琶洲互联网集聚区,全长11公里的科韵路是广州游戏产业的发源地。这里被称为广州“游戏第一街”,网易、三七互娱等游戏龙头企业及200余家中小游戏企业在此聚集,诞生了众多现象级游戏产品,见证并推动了广州游戏产业从零起步到千亿规模的跨越式发展。AI技术对游戏生产流水线的重构,在科韵路上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实践样本。
科韵路游戏企业聚集,被称为广州“游戏第一街”。
头部游戏大厂网易游戏早在2017年就布局AI。随着生成式AI时代来临,AIGC技术大幅提升了网易游戏的研发产能。网易CEO丁磊在财报会上表示,DeepSeek等技术使游戏研发效率提升30%,尤其在NPC对话设计、关卡测试等环节实现自动化。以网易旗下游戏《逆水寒》为例,通过AI生成任务脚本,时间从原来的2周缩短至3天,人力成本下降40%。
在游戏营销推广阶段,AI也发挥着巨大作用。课题组发现,随着游戏“买量”成本持续攀升,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精准投放,成为广州游戏厂商面临的新挑战。通过动态素材生成实现精准触达,借助智能测试优化投放策略,依托场景化植入提升转化效率……借助AI,这一系列动作正在改变游戏“买量”的方式。
作为从科韵路崛起的游戏新势力,中旭未来(贪玩游戏)近年来持续布局“AI+游戏”,自研了效果分析系统“河图”及智能投放系统“洛书”。中旭未来(贪玩游戏)副总裁、CTO牟秀平介绍,今年,“河图”和“洛书”全面接入Deepseek,效能有了一定的提升。“目前我们正进行灰度测试,部分游戏已经实现广告点击率提升,有效降低了获客成本。”牟秀平表示。
在AI的加持下,游戏行业长期以来的成本、效率、质量“不可能三角”,正在逐渐被打破。艾瑞咨询曾做过相关测算,结果显示,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使游戏角色建模周期缩短70%,代码生成效率提高40%—60%,项目综合开发成本降低30%—50%。
在三七互娱海外广告媒体部设计总监颜瑞康看来,游戏厂商构建AI生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降本增效,更重要的是释放了设计师无限的创作力。“生成式AI视频让天马行空的想法成为现实,设计师便能把更多精力专注在创作本身,而非各种制作。”颜瑞康表示。据透露,三七互娱的AI-3D辅助资产生成占比超过30%。在游戏广告素材投放视频中,由AI深度参与生成的视频占比已超过70%。
在科韵路的辐射带动下,游戏产业成为天河区软件业的重要支柱。除了制定专门的游戏产业政策,天河区还以“AI+”赋能游戏产业,推动产业跃升。去年年底,天河区出台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产业新政,支持大模型+企业加快智能算法自主研发、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开源平台。结合游戏产业发展新趋势,天河区方面表示,将以网易、三七、贪玩等游戏企业为主体,深入推进5G、云计算、AI、大数据、VR/AR等数字化新技术在游戏领域的集成应用,打造全球游戏原创中心,并依托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核心载体,加速推进游戏企业集聚发展,加快打造多个具有竞争力的游戏产业集群。
AI让NPC“活”起来
游戏实现“千人千面”
从开发者的视角看,AI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从用户的视角来看,AI技术还极大丰富游戏的内容和玩法,增强游戏的互动性和玩家的参与感,让每一次触达都成为玩家的“私人定制”。
网易游戏在通过AI技术重塑玩家体验方面走得比较前,其人工智能实验室“网易伏羲”初期就是用于研究智能敌人和NPC(非玩家控制角色)的强化学习,此后不断迭代升级。今年2月,网易游戏旗下《逆水寒》手游宣告接入DeepSeek,并推出由大模型驱动的智能NPC“沈秋索”。公开资料显示,这是DeepSeek首次进入游戏并成为虚拟智慧生命体。
“需要远洋航行的话,我首先需要预估出行程花费和各类准备,首先阅读一下大宋头条,了解一下最近的天气情况……”《逆水寒》手游画面中,靠近“沈秋索”后,这位AI少女即打开话匣子。不同于传统NPC的机械式应答,“沈秋索”不仅能够理解玩家的言行,还能感知到玩家的心情变化。在Deepseek的智能加持下,她可以与玩家唠嗑、分享江湖经历,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从吐槽天气到“赛博算命”,可谓情绪价值拉满。有网友调侃道:“这哪是NPC?简直是跨次元灵魂伴侣!”
在优化玩家体验感的同时,游戏厂商在持续探索“AIGC+UGC(用户原创内容)”模式,借助AI技术进一步降低游戏创作门槛,将制作游戏的主导权交到用户手中,玩家从被动体验转向共创主导,进而重构游戏内容模式和商业生态。
休闲竞技游戏《蛋仔派对》就是一个实例。通常来说,操作简单的休闲游戏难以吸引玩家长期投入,新鲜感一旦消退,玩家便容易流失。《蛋仔派对》通过培育UGC生态,让玩家能够自主创作角色和地图场景,延长了游戏的生命周期。自2022年上线以来,该游戏累计注册玩家超过5亿。《蛋仔派对》培育UGC生态的关键,便是将其与AIGC技术结合。一系列便捷易用的生成类功能在游戏中上线,包含了一键生成各类建筑、花朵、像素文字、图片墙等。玩家在节省创作时间之余,还能和各种模板组件组合,轻松制作出更丰富的场景。
游戏《蛋仔派对》界面。
除了网易游戏之外,如今也有越来越多广州游戏厂商正往这个方向努力。据三七互娱方面介绍,公司目前正在创作由AI完成游戏剧情、美术、程序、音乐等要素的休闲消除游戏的迭代版本。这一全新版本,结合推理大模型和生成式多模态模型,在原本AI全要素生产的基础上,增加可根据用户兴趣,向玩家用AI实时生成内容的功能,构建非线性的游戏体验。
“就如用户在刷短视频时因不同的个性推荐而看到的视频不同,该模式下每个玩家都能获得个性化剧情体验,实现‘千人千面’的非线性进程。”三七互娱相关负责人表示。
“AI+游戏”将深度融合
创意“护城河”更显重要
AI技术实现了游戏从研发、发行到运营全链条的深度赋能,也是全流程提质增效的关键工具,为游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广州市游戏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广州游戏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广州游戏产业营收规模达到1406.67亿元,创历史新高,占全国游戏收入比重高达43.2%。《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广州游戏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新技术的应用。
此次文博会上发布的政策措施对游戏新技术给予大力支持。措施明确,支持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游戏研发中的运用,重点对虚拟引擎研发、游戏大模型训练、算力效率提升、先进技术转化数据安全保障等领域进行支持,优质项目最高可获500万元的一次性扶持奖励。
“AI+游戏”未来将呈现一幅怎样的图景?牟秀平指出,AI与游戏行业的深度融合将呈现多维度的发展趋势。“在游戏内容创作上,AI将从辅助创作发展到协同创作,实现更多元化、个性化内容的生产。在玩家体验层面,由AI驱动的实时交互技术,如NPC对话、剧情叙事、游戏场景演变等,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玩家打造更沉浸的游戏世界,甚至衍生出独特的游戏玩法。”基于此,企业已加大力度布局AI,聚焦AI大模型在游戏、影视等泛娱乐产业的商业化运用。
业内人士认为,在游戏内容创作上,AI将从辅助创作发展到协同创作。
广州市游戏行业协会会长王娟指出,当前AI对游戏产业的赋能已全面覆盖研发运营、测试优化、广告营销等核心环节,且应用成熟度正持续提升。“虽然AI在算法等方面不断精进,但游戏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共鸣、创意内核与文化特质,短期仍需要人类智慧,AI无法实现。而这些也将是游戏行业持续关注的重点。”王娟表示,AI原生游戏完全替代传统游戏成为主流的情况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其与传统游戏的关系更倾向于共存并融合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AI技术在游戏行业的广泛应用,创意将成为重要“护城河”,成为游戏行业竞争的焦点所在。
“过去布局AI的主要集中在游戏大厂,很多中小企业因成本原因或者技术原因没有能力涉足。”王娟指出,随着DeepSeek的开源,AI技术的门槛大幅降低,这对广州中小游戏企业而言意义重大。如今,中小企业得以低成本接入AI,这不仅打破了技术壁垒,还激发了中小企业的创造力,未来或将改变行业竞争格局。另外一方面,目前AI在游戏行业广泛应用模板式设计,或会导致内容出现同质化现象。因此,游戏从业人员创新性发挥带来的差异在AI时代更具价值。
“现在企业使用AI的门槛降低了,换一种角度来看,其实是对游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求更高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柳立子认为,AI技术降低了游戏开发的进入门槛,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高水平的创意和高质量的产品打磨才是游戏企业最重要的制胜“法宝”。
推动游戏与文旅、制造业、新消费等产业的跨界融合是本次系列措施的一大亮点。措施鼓励游戏研发与广东经典文旅元素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游戏文旅精品路线、特色小镇和产业园区孵化一批具有广东文化符号的特色地标。
“通过AI工具,游戏可与传统文化如岭南文化、非遗技艺做到‘丝滑’结合。”柳立子表示,游戏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广州已有不少游戏企业在主动寻找结合点,尝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戏中,并收获了良好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少游戏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
加大复合型人才储备
政府牵线搭桥打造产业生态
当全国各大城市在“AI+游戏”赛道上角逐争先,作为中国游戏产业重镇的广州,该如何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技术浪潮中突围而出?课题组发现,构建更为完善的产业生态是业界的共同期待。
在王娟看来,广州游戏产业在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上具备优势,有着健全的产业链,因此在“AI+游戏”赛道上有独特优势,但短板也不容忽视。
首先是人才供给的问题。王娟指出,广州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优势并不明显,高端人才尤其是研究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相对缺乏,既懂AI技术又熟悉游戏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缺乏。此外,在“大厂驱动”模式下,资源包括人才资源过于聚焦头部游戏企业,广州的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更处于劣势。为此,王娟建议,一方面考虑制定相关政策招引“游戏+技术”复合型人才,另外一方面加强与高校合作,安排产学研落地项目,加强人才储备,以解决游戏行业人才供给的不匹配问题。
“对于游戏产业的研发创新方面,我们希望有对应的扶持政策。政府在其中可以起到桥梁和指导作用,引导和协助游戏企业与云计算、大数据等企业合作,利用专业机构的优势来搭建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打造‘AI+游戏’产业生态。”王娟建议,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加速AI技术在游戏产业的创新应用和成果转化,推动广州游戏产业在AI赋能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柳立子看来,广州中小游戏企业众多,其细化分工、高效配合的模式,让广州游戏产业更具灵活性和创新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从而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面对AI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她建议广州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调整政策体系,重点强化对风险投资、技术建设的政策支持,以更具包容性的政策环境,为企业释放更大的创意空间与试错空间。
随着广州游戏产业营收突破千亿规模,在“中国游戏第一街”科韵路之外,陆续涌现出金融城、鱼珠等多个游戏产业集聚地。对应省的扶持政策,广州即将出台游戏电竞产业扶持的若干措施,其中就包括推动天河区科韵路、金融城,海珠区琶洲、万胜围,黄埔区鱼珠、大湾区游戏谷等核心游戏产业聚集区拓展功能定位,提升国际影响力,增强对优质企业的集聚能力。
在监管服务机制方面,广州将探索建立网络游戏产业服务中心,配合开展属地网络游戏版号申报审核、网络游戏测试备案审核、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接入审核等行政服务事项办理流程优化。试点建设省网络游戏出海服务中心,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协助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升海外影响力。
本次文博会现场,羊城创意产业园、广州市游戏行业协会与中共广州市天河区委宣传部三方代表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正式启动天河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建设。该中心将围绕游戏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整合政策、资源与专业力量,打造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平台,助力企业提升创新效能、拓展市场空间,赋能区域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
签约现场。
据介绍,广州还将设立市级统筹资金,聚焦原创精品内容生产、科技创新研发、重点赛事培育、出海运营发展,突出项目带动、科技赋能、产业链覆盖,从游戏产业各个环节给予支持,在技术、人才、园区、投资等全要素给予保障。
记者短评
AI+游戏,buff叠满
“buff叠满”,原指游戏中的角色增益效果叠加至最大值,后来拓展到事物在多方面获得正面加持。在“人工智能+”行动引领下,AI技术渗透至游戏研发、运营、营销全链条,引发了一场技术与内容的深度变革。用“buff 叠满”来形容这场变革,最适合不过。
作为中国游戏产业重镇,广州实力强劲:超千亿的产业规模、超全国40%的市场份额,构建起覆盖研发、运营到发行的完整生态链。以游戏为支点,广州正撬动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意两大产业的深度耦合、双向赋能,切切实实将想象力转化成生产力。以广州游戏产业为窗口,让我们看到“AI+游戏”的无限可能,也可观见广东游戏产业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景象。
“AI+游戏”势头无法阻挡,但AI工具普及带来的内容同质化、人才结构性缺口、技术创新与行业监管如何平衡等问题,仍需精准施策。唯有如此,广东方能在“AI+游戏”浪潮中持续“buff叠满”,让技术红利转化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
策划:王卫国
执行策划:周昌和
统筹:冯芸清 李欣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