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头条:科幻电影情节加速实现!来深圳这个展看AI黑科技

南方都市报APP • 拌面酱
原创2025-05-23 00:01
图片

2025年5月23日南方都市报深圳叠B01版

5月22日,以“智联万物·端启未来”为主题的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开幕。开幕式上,深圳正式发布了两支产业基金,这两支基金将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领域。记者观察展会发现,此次展会全景式展现了人工智能终端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以前沿技术展示与产业生态构建为核心,链接技术、资本、人才、场景等核心要素,促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据悉,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终端展,本届展会汇聚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重点展示9大品类的智能终端,超1000件AI终端产品及前沿技术精彩亮相。

像日常佩戴眼镜 AI眼镜可拍照导航

展会特别设置多种动态与沉浸式体验区,包括工业协作机器人动态装配、医疗康复机器人多模态体验、人形机器人复杂任务挑战等,让观众直观感受AI如何赋予机器“感知、思考、行动”,探索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科研、特种作业等多领域应用潜能。

本届展会上,AI眼镜专区无疑成为了备受瞩目的亮点。得益于语音交互、动态视觉感知以及轻量化光学模组等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融合多模态交互能力的智能眼镜正逐步打破“概念产品”的标签,为用户带来全新的穿戴体验,并朝着消费级市场大步迈进。

在TCL的展位上,雷鸟创新展示的三款消费级智能眼镜产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即将于5月27日正式发布的雷鸟X3 Pro也在展会上亮相。记者现场体验后发现,这款眼镜整体轻盈,能够准确且高效地完成实时传译等功能。

“这款眼镜可以提供提词、拍照、同声传译、导航等功能,重量只有76克左右。使用时就和日常佩戴眼镜一样。”雷鸟创新市场经理张志坤告诉记者,雷鸟X3 Pro是全球最小可量产的全彩MicroLED光波导AR眼镜,在AR光学及AI领域均迎来显著的技术突破。其中,X3 Pro的全彩光引擎体积仅0.36cc,较上一代缩小40%;首款量产级表面浮雕光栅刻蚀光波导使得X3 Pro可实现5000nits的峰值亮度,且有效抑制95%的彩虹纹现象,确保眼镜在户外强光环境下依然能提供清晰的显示效果。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AI眼镜正成为市场竞争的又一产业高地。近年来,深圳在AI眼镜领域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为助力深圳打造AI眼镜第一城,由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和机构自发倡议,共同组建的深圳市AI眼镜产业联盟在开幕式上正式揭牌成立。据悉,该联盟将进一步深化AI眼镜关键技术的联合研发,推动产业资源共享,实现全球市场的突破。

头部企业携新品亮相   灵巧手、人形机器人人气火爆

从AI手机到AI PC,从AI办公到AI家居,华为、荣耀、中兴通讯、创维、TCL等头部企业纷纷携新品亮相。在展会上,既有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带来鸿蒙PC、昇腾AI一体机等标杆产品;又有云天励飞、北科瑞声等独角兽及高成长企业通过多维触觉灵巧手、AI生理监护机器人等创新成果。

昔日的华强北电子一条街化身AI硬件孵化器,呈现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样本,音响协会集结万魔声学、猫王音响等十余家音频产业链企业,携智能音响、语音前端芯片与空间音频算法集体亮相,让观众沉浸式体验“AI+声学”的独特魅力;玩具协会则精选多家企业,带来AI智能毛绒公仔、AI陪伴机器人、AI伴读台灯等创新产品,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智能游乐场。

南都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本次展会精心设置五大展区,包括智能终端展区、大模型一体机应用场景与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展区、创新企业与创新产品展区、核心技术展区以及机器人与人机互动展区。展会以前沿技术展示与产业生态构建为核心,整合技术、资本、人才、场景等核心要素,推动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推动“云端协同”向“端侧智能”演进,成为引领全球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助力深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专设机器人与人机互动展区将“机器人谷”搬到展会现场,南都记者看到,一批代表行业顶尖水平的新品人气火爆。帕西尼知科技展出了多维触觉灵巧手DexH13与人形机器人TORA ONE,吸引不少观众互动体验。据介绍,DexH13作为全球首款融合“多维触觉+AI视觉”双模态灵巧手,一次性集成逾千触觉传感单元,可灵敏解析材质、温度与纹理并精准完成抓取、捏合与装配。众擎机器人展示的PM01人形机器人凭借1.38m身高、24自由度、2m/s移动速度及320°腰部旋转和端到端神经网络控制,实现多场景灵活应用。

深圳初步形成人工智能终端产品矩阵

作为全国首个以人工智能终端为核心的专业展会,本届展会不仅全景式展现了人工智能终端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也是观察深圳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记者在开幕活动现场了解到,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深圳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发布。

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首期规模20亿,重点投向算法模型、AI+行业应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具身机器人本体等;深圳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投资基金规模50亿,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大模型一体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影像设备、全屋智能产品、工业级人工智能终端、其他新型人工智能终端以及有关软硬件技术等。业内认为,这将为人工智能终端初创企业快速成长、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培育壮大、优质企业上市做强提供全方位资本支持。

在深圳,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既有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引领,又有思谋科技、晶泰科技、元象科技等高成长性企业支撑,更有新旦智能、基本操作等初创企业竞相发展。“雁阵式”梯队的发展格局,为深圳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支撑体系,持续助力深圳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创新名片。

数据显示,深圳已汇聚了超26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去年全市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增加值达2045.54亿元、同比增长9.9%,初步形成了大模型一体机、AI手机、AI电脑、AI眼镜、AI手表、全屋智能等优质高值的人工智能终端产品矩阵。



南都融媒出品

编辑:李思萌

记者:张艳丽

摄影:赵炎雄

设计:郭红霞

图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