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启幕首日,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广播电视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广东影视政策15条”),围绕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建立影视创作选题库、健全影视扶持激励机制、完善影视产业体系、健全影视拍摄服务体系等九个方面提出15项举措。同时,“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正式上线,并发布18个影视拍摄基地和首批200多个拍摄取景点,受到与会各界热烈反响与认可。
南都记者多方对话广东影视从业者与相关人士,就“广东影视政策15条”中设立公益性省级影视综合服务平台、“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的正式上线分享了他们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政策包”的发布,切实解决了剧组在广东拍摄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难题,赢得了多方强烈点赞。
服务平台设立、小程序上线
双赢格局已然开启
打开“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界面,就能清晰、直观地看到广东全省各地的取景地、摄影棚、服化道等资源,公开政策信息、办事机构、联系人信息等,为前来广东拍摄的剧组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保姆级”服务。
南都记者在该小程序上滑动发现,仅在“特色取景”功能中,就能快速找到广东全省取景的“最佳C位”。该界面整合了现代都市、文化场馆、历史建筑等14个人文景观类别,贯通水景、山景、地质景观等8个自然风光类别。更为贴心的是,每个场景均配备高清图片、地理坐标、场地资料,帮助剧组实现从“场景发现”到“信息采集”的全流程集成,避免在地图导航、百科查询等多平台频繁切换的低效操作。
曾辗转于广州与香港两地拍摄的《人海同游》,该片导演蔡杰向南都记者分享了他此前拍摄的感受。他还记得,2021年在香港拍摄《人海同游》时,为了拍摄港岛街市和九龙果栏的场景,当地的执行制片告诉他香港有一套周全缜密的拍摄报备流程。只有经政府有关部门报备许可后的拍摄场所,才能确保实拍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如今,在看到“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正式上线后,蔡杰兴奋表示,期待接下来这项业务能够为电影的制片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公益性省级影视综合服务平台从政策上便利了影视在广东取景拍摄,对电影片方和当地文旅必定是一种双赢策略。”
拍摄过《摇摆舞》《马交城的陌生人》《我在春天等你》等多部影片的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副教授、编剧、制片人段婷婷也深有感触。她坦言,之前在广东取景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找景难”,没有一个平台能够集中展示这些特色取景地,导致没能寻找到合适的拍摄场景;二是“联络难”,即便找到了场景,与场景所在地的联系也十分困难,大多只能依靠私人关系,缺乏一个更为官方、便捷的沟通渠道。
公益性省级影视综合服务平台的设立和“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的上线,在段婷婷看来,这些举措不仅能够从政策上给予剧组到广东取景拍摄的便利,还能使取景拍摄工作更加规范化、流程化,大大减少剧组在取景方面的工作量,同时也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向全国各地的剧组展示广东丰富的影视取景资源。
广州影视产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李佳音则从产业升级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她指出,广东影视15条的发布,将为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的发布是广东影视服务数字化升级的重要举措,它的上线最主要打通了跨市资源对接,破解行业“碎片化”痛点。“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整合了全省拍摄场地、器材租赁、协拍团队等信息,剧组可一键查询、预约,避免以往“多头跑、反复问”的困扰,同时解决了政策信息不对称问题。小程序实时更新广东影视扶持政策、补贴申报指南等,帮助剧组精准获取资源。在她看来,这些功能将显著提升剧组在粤拍摄的便利性。“加之广东本身就具备气候宜人、场景多元、产业链完善等诸多优势,‘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的上线无疑将为广东影视产业增添新的吸引力。”
广东省文联剧影视工作部一级调研员、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专职副主席肖小青更是对这一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向南都记者点赞道,影视基地和取景点的推出解决了剧组不知道在广东能拍什么,到哪里拍的问题,这不仅是对广东拍摄资源的宣传推广,也是对广东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她认为,设立公益性省级影视综合服务平台,能够极大地提高剧组对广东的了解程度,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为讲好广东故事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能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广东,提高广东旅游的热度,实现影视与文旅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肖小青还进一步指出,影视服务平台和小程序的推出集中了广东各地的服务平台,能为剧组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剧组提供在广东落地的帮助和指引,能最大限度解决剧组在广东拍摄时因信息缺失而造成的门难进、事难办的困难。“尤其在小程序上就能申请协拍服务的设计,对剧组更是非常便利。之前有了解到剧组自己联系拍摄场地时被拒绝的情况,服务平台和小程序的推出会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集中精力于创作之中。”
“值得大大点赞!”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周文萍表示,影视基地和取景点的发布是广东旅游和拍摄资源的集中亮相,公益性省级影视综合服务平台解决了剧组到广东“到哪拍”“拍什么”的问题。她认为,影游融合、以游促影、以影促游、文旅双赢,对宣传岭南文化、讲好岭南故事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的正式上线,解决了剧组‘怎么拍’的问题,平台集中了广东各地的影视服务机构,能为剧组提供一站式服务,能大大减少剧组在广东拍摄的沟通成本,提高剧组的效率。”
直击行业痛点
影视基地纷纷给予“五星好评”
在广东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新闻发布会上,除了“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正式上线,还公布了首批18个拍摄基地和影棚、200多个特色取景点等,也赢得了影视拍摄基地方的认可,纷纷给予“五星好评”。
刚刚过去的电影五一档中,上映的新片里有不少广东元素,《水饺皇后》《海底小纵队:海啸大危机》《开心超人之逆世营救》均由广州企业立项出品。值得一提的是,领跑票房榜的《水饺皇后》出品方之一则是来自增城的影视公司。
近年来,广东电影产业亮点频出,凭借其独特的粤式风格,打造出一部又一部影视佳作。数据显示,2024年的广东电影票房达52.64亿元,连续23年稳居全国“第一票仓”。在票房底气的背后,也有越多越多如《热辣滚烫》《“骗骗”喜欢你》《我爱你!》等爆款影片,纷纷选择来到广东进行取景拍摄。在今年开年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缔造的光影奇迹背后,同样有几家来自广东的动画影视制作企业。
广东影视产业不仅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还具备庞大的市场优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更为这片热土注入了无限的“人财气”。南都记者了解到,广东的影视拍摄基地众多,有提供外景、人造景观的佛山西樵山国艺影视城、中山影视城等,有专业影视摄影棚深圳新桥影视基地、珠影一号摄影棚等,还有以发展电影产业为主的1978电影小镇、紫泥堂拍摄基地等。
“在没发布影视拍摄基地之前,实际的困难有影视协拍业务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剧组来看景的很多,但实地拍摄的成功率并不高。”南海影视城景区管理总监杨玉伍向南都记者坦言。据了解,南海影视城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拥有以明清、民国历史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还是佛山首批影视产业园和影视取景点。
在杨玉伍看来,设立公益性省级影视综合服务平台意义重大。它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剧组、制片人熟悉和掌握景区内的拍摄场景资源,提高看景和决定拍摄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增加基地的知名度。而推出全省影视拍摄资源库及“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则有利于整合广东省内拍摄资源,精准提供契合剧组拍摄需求的资源信息,引领和实现资源共享、服务提升和共同发展,特别是更有利于省外剧组前来广东进行拍摄。“我非常赞同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它们起到了引领和服务拍摄的重要作用,可以增加景区的拍摄量,更有效地促进广东地区的影视产业发展。”
拥有8个专业摄影棚,配备30余类实景场景,协助完成50余部影视剧拍摄的深圳东部影视城也在此次公布的影视拍摄基地之列。该影城管理中心协拍部负责人认为,设立公益性省级影视综合服务平台的首要利好在于,方便了全国各地剧组来广、赴深拍摄找场地。剧组在拍摄过程中能够及时找到有关对接部门或平台协调解决问题,有效解决了找景时间长、资源受限等问题。“影视产业存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产业联动等方面的需求,设立‘省级公益性影视服务综合平台’,对广东省的影视企业以及剧组来说,肯定是一件大好事!”该负责人表示。
中国十大影视城之一的中山影视城,拥有63个参观景点,曾有近百部影视剧前来拍摄取景。中山影视城市场策划部总监萧梦雨也向南都记者坦言,此前中山影视城在影视协拍方面存在不少难题。例如,在对接影视项目时,常常面临信息不透明、沟通渠道复杂的情况,很多剧组不太清楚影视城的具体优势和服务内容,导致合作机会流失。不同地区政策差异也让他们在跨区域联合拍摄时面临诸多阻碍,手续繁琐、协调困难。
现在,随着政策措施的发布,广东的影视拍摄资源能够得到深度整合,可以使中山影视城在内的影视基地与众多取景点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资源网络,打破了以往的分散局面。“政策发布后,我们预期能带来显著效益。一方面,通过‘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可以更精准地展示中山影视城的资源和特色,吸引更多合适的剧组前来,提升基地的利用率和知名度。另一方面,标准化的拍摄服务流程能让我们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提高服务效率,给剧组留下更好的印象,促进长期合作。”
如何落地
增强自驱力,深挖多种可能
在广东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新闻发布会上,谈起《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崔朝阳表示,广东长期稳居“全国电影第一票仓”,近年来广东影视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不仅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未来也规划了一批优秀项目,2024年广东出品的电影票房达到了51.6亿元,占全国电影票房的15.3%。但是,广东也清醒地认识到,广东影视产业的规模和能级,与广东经济大省的地位还不是很匹配。
此次广东重磅推出的影视政策15条,着力解决了影视企业发展的痛点。那么,接下来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升影视拍摄的便利性与产业吸引力?
在肖小青看来,服务平台的集中推出能够为剧组提供一站式服务,但要让其真正产生效果,关键在于能否为剧组解决问题。要提升广东影视的便利性与吸引力,就必须让平台真正发挥出作用,把现有的政策执行好、落地好。
李佳音分析称,这种“全域资源可视化、服务流程标准化”的模式,让广东从“散点式服务”迈向“系统性赋能”,预计未来3年内,来广东拍摄的剧组数量有望增长20%-30%,尤其是网络影视、剧情短片等轻量化项目将率先受益。她建议,广东接下来要建设更多专业化的影视基地,例如配套高科技摄影棚、后期制作中心,并推动现有场地智能化改造。
蔡杰则向南都记者坦言,对电影创作而言,在广东拍电影不仅是珠三角一线城市景观那么简单,这里拥有三大民系(广府、潮汕、客家),民俗风情各异,有城有乡,有山有海,加上还有岭南天然的热带气候、水文环境、粤港边界、出海文化等。他直言“广东电影创作大有可为”,还有诸多可能性未显露出来。
“近年来潮汕影像创作活力显露,便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我觉得除了张开双臂邀请各大剧组到广东取景之外,广东自身的电影发展也应同时增强自驱力。需要有年轻的创作者在岭南地缘进行电影创作和不同类型尝试,在政策和行业环境上,假如能提供机会和相应资源给本土创作者,建立多元化创作生态,将对广东影视发展带来良性影响。”蔡杰说。
各影视基地方均向南都记者表示,接下来更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资源整合,增加影视拍摄业态的产业吸引力,打响“拍在广东”的影视文化品牌。不仅如此,还要增加影视拍摄的各方面资源引进,如群演资源、编剧人才、美术人才等,将影视拍摄产业进行全流程化整合,推动剧组做到一站式完成拍摄、制作、后期等全流程工作。最为关键的是,广东省内对外来影视剧组要提供影视类文化及影视拍摄配套服务企业,提供协拍服务上的相关补贴,这将更有利于影视基地引进影视剧组,带动广东影视产业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林经武
协助:南都记者 刘益帆 余晓宇
编辑:刘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东重磅发布文化产业六大“政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