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5月末,各地陆续启动省级的医保飞行检查,一些地区公开了检查方案。“回流药”是此次重点检查领域之一,就定点零售药店,要求用好药品追溯码线索,查处参与或协助倒卖“回流药”问题;对于参保人,重点检查利用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参与或协助定点医药机构欺诈骗保、倒卖“回流药”问题。
5月19日,辽宁省医保局官网发布《2025年度全省医保基金监管飞行检查工作方案》,将对12市开展省级飞检。其中,对定点医药机构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所有医药服务行为和费用进行检查,如有需要可追溯检查以前年度或延伸检查至2025年度。对经办机构2024年度医保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视情延伸检查范围。
据介绍,省级飞行检查采取“省级组织、各市交叉、属地配合”的模式开展。省级飞检组一般在50人左右。人员组成包括:参检市抽调人员,第三方机构人员以及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邀请的临床、价格、医保等专家。
河北医保局官网在4月末发布了《关于开展2025年医疗保障基金省级飞行检查工作的通知》,明确除接受国家飞行检查的统筹区外,其余统筹区全部纳入省级飞行检范围。河南、宁夏、福建等地,也在4月-5月间,以新闻通稿的形式,宣布启动省级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并组织相关人员培训,但未披露具体的飞检方案。此外多个省级或市级医保部门,开始向社会公开征集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问题线索。
飞行检查是一种特殊的监管方式,特点是不预先告知的现场监督检查,其由上级部门组织,下查一级或不同行政区域交叉互查。检查组通常由由医保、财政、卫生健康、中医药等多部门联合组织,同时开展医保、医疗、医药、财务、信息等多个条线的监督检查。
近几年国家医保局大力度开展飞检,并乐于宣传检查出的典型案例。去年4月的新闻稿中,国家医保局称国家和省级飞行检查已累计追回医保相关资金80多亿元,产生了打击欺诈骗保、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挽回医保基金损失、强化高压震慑的积极效应。
在此之前,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已经发文要求各医药定点机构自查自纠,并给出常见问题清单。4月启动了国家层面的医保飞检,近期则是省级飞检陆续启动。
综合河北及辽宁发布的工作方案,本轮省级飞检面向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参保人及医保经办机构。其中医疗机构重点检查领域为,对已下发问题清单开展自查自纠的心内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肺癌、麻醉、重症医学等9个领域,着重检查自查自纠情况;对肿瘤、口腔、内分泌等3个领域,着重检查典型性违法违规问题。
一个多被提及的检查重点领域是“回流药”问题。就定点零售药店,要求用好药品追溯码线索,查处参与或协助倒卖“回流药”问题。而对于参保人,重点检查利用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参与或协助定点医药机构欺诈骗保、倒卖“回流药”问题。
去年以来,医保系统曾力推药品追溯码,全国所有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结算,旨在解决回流药问题。国家医保局称,一些药贩子通过“医保取现”“高价回收”等手段诱导参保人倒卖医保药品,以6至7折卖给收药人。这种通过医保报销渠道获取的药品,经非法转手后再次进入市场销售的,就是医保“回流药”。国家医保局认为,通过医保卡超量开药、重复配药、转卖药品等手段套取医保统筹基金,造成医保基金损失的,就属于欺诈骗保,是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
此次省级飞检方案也提出,发现倒卖回流药、制售假药、非法挂证等及时向药监部门移送,发现欺诈骗保、倒卖回流药等涉嫌违法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
采写:南都记者宋承翰 发自北京
编辑:程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