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说:从报纸编辑到智媒研究员,他在“转转转”中不断破圈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原创
原创2025-05-24 06:51
图片

在南都,在N视频,我们的记者、编辑、主播,以纸笔、以键盘、以镜头、以麦克风……报告事实,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厘清常识,也展现出属于他们各自的风采——主播说,我们的风采,他们的故事。

本期自述人:南都记者 袁炯贤

“与数据研究生情,同受访对象交心”“广泛连接有冲劲,协同服务有担当”……我是袁炯贤,已经在新闻行业摸爬滚打24年了,这是我获得南都2023年度记者时,颁奖辞中给予的肯定。

2010年我加入南方都市报,从普通编辑到首席编辑,再到如今研究员,我的岗位挪移与传统媒体转型紧密相连,成就“广链接”“细耕耘”“深开拓”的独特品质。从传统报纸向智媒转型,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成为南方都市报转型的先锋阵地,而我在“转转转”过程中让个人能力得到一次次跃迁,用数据思维做内容、做产品,时刻保持创新,牵头数字政府课题研究时与同事们开拓深耕数据流通、数据安全等细分领域,坚定走在做专家型记者的路上。

紧随转型

主动应变让个人能力得到跃迁

互联网崛起、新媒体时代让传统媒体走到“十字路口”,2018年南都提出“做中国一流智库媒体”,由传统新闻信息生产机构向数据智库机构转型,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应运而生。这年伊始,在南都要闻编辑部的我迎来自己的转折点——与数据为伍,转向智库研究。

图片

2018年伊始,袁炯贤迎来职业生涯转折点——与数据为伍,转向智库研究。

2018年3月10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梅宏在央视的一次开讲,阐述大数据将如何改变生活,并呼吁年轻人或多或少要与大数据扯上关系。听他一席话,更坚定了我主动求变、用数据探索新的无限可能。我积极参与研究院打造的《精算狮》《信心有数》等数据专栏,包括《“瞒豹”19天赚了多少钱?》《布局低空产业,抢滩万亿赛道!数看广东低空经济“腾空而起”》等,还在全国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参与数据创意主题宣传,例如“2020方向盘!秒懂言读全国两会”数据系列报道。无论是常规新闻报道,还是重大主题宣传、民生热点关注,数据已经成为我讲好故事的重要手段,挖掘数据背后真相,透过数据讲故事,用好数据可视化、视频化等形态提升新闻传播力。

进入研究院产品部(现为数据研发部)之初,我负责牵头城市全球传播力课题,就与技术团队对接全新构建全球城市媒体形象数据库,汇集120家境外主流媒体以及境内中央级媒体海外版的数据,数据量达550万条。同时,拟定全球传播力量化指标体系、主持指标体系专家评审会,全新挑战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城市国际形象,评价城市国际传播绩效。为做好这份报告,我与实习生先要将抓取的英语、德语等各类语言媒体报道转化为中文,再聚类分析。正是基于研究院在城市传播研究的多年沉淀,今年我们已受委托负责编制“广东国际传播影响力指数报告”。

这些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数据的力量,意识到新闻报道不仅仅是文字与图片,更是数据和分析的结合。虽然日常会在网上收听数据课程、专家演说充实知识,经常跑图书馆借阅书籍报告,学习借鉴学术专家思路,收集大量前沿论文资料,与众多研究专家因智库课题建立起关联,筹建属于自己的“专家资源库”,但更重要的是在紧跟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的转型中,在数据分析、榜单测评、智库研究、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好提升。

紧跟趋势

数字政府研究向细分领域延伸

随着数字时代到来,国家层面对数字政府建设、网络数据安全、数据交易流动等领域越来越重视。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紧跟趋势聚焦“数字经济、数据治理”,在四大领域深耕细作:促进“数字素养与文明提升”,保障“网络内容与数据安全”,推动“人工智能可信与普惠”,参与“数据要素流通与转化”。我们数字政府课题研究也由政府数据开放准备度、政务新媒体好差评、区域营商环境等方面,向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网络数据安全、数据交易流动等细分领域延伸。

记得在执行肇庆、汕尾、广州等地营商环境评测、痛点堵点分析过程中,我与同事们深入园区、企业现场,与业务科室座谈,做好调查研究。在统筹执行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审批制度改革问效调研报告时,课题组成员边调研边反馈,部分建议直接被纳入四批惠企利民措施,真正快速实现以课题研究辅助部门决策。

随着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数据交易流动以及网络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等成为关注焦点,数字政府课题研究更聚焦领域深度观察,报告视角更专业垂直。不仅专访30位数据开放实践者、治理标准制定者、数据安全护航者、数据立法起草者等呈现数据新作为,还从数据制度、数据产权、数据交易、数据安全等角度剖析数据要素市场化创新发展趋势,聚焦数据交易进阶路、数据赋能产业等发掘数据流通交易、场景应用亮点,探讨提质增效之道。受委托牵头编制《中国数据交易实践趋势报告》,在2022数据安全发展大会系列活动——数据交易思享会上发布,专业翔实的报告获与会专家点赞,数据交易领域研究得到认可。

2024年“数据要素x”时代开启,我们顺势推出“乘数而上”系列报道,聚焦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通过政策观察、产品交易、场景需求、定价机制、授权模式等篇章展开案例剖析,获得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之后,聚焦高质量中文语料数据产品供给等AI语料新生态,以期更好赋能AI产业创新发展。正是对数字时代新趋势敏锐把握,课题组对细分领域的深耕,这些专业报道也赢得专业声誉。

在网络数据安全领域,我们不仅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实施周年节点推出联合创意海报,还推出“身边的数据安全风险”“数安新视野”等系列报道。尤其是2024年,“云山论剑·广州数字安全大会”“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六进活动”等项目落地,让我的统筹力也得到充分锻炼。从前期方案、活动筹备到活动执行,从设计沟通到宣传报道,覆盖方方面面。第二届“云山论剑”还成立攻坚指挥部,现场办公,协调事宜,直线交流,消除信息差。

图片

在首届广州白云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巡讲会上,袁炯贤向企业解读赛制。

紧盯课题

在垂直变现的时代做专家型记者

回顾过往新闻从业经历,以及现在从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上升到产品主管,我真庆幸自己转型不是被动求生,而是主动跃迁。随着在数字政府领域研究更加深入,更加注重强化自身能力,做专家型记者,让课题研究与智库报道相辅相成,在行业细分垂直变现的时代,实现知识深度与传播广度的统一。

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产业博览会,基于课题组在网络数据安全领域多年研究与积累,我们有幸为广州馆具体展示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谋篇布局。经过多轮沟通,敲定规划引领、事业发展、保障体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安全产业、南沙实践以及宣传教育等8个展示方面,展现广州新作为、汇聚新成效、谋求新跨越,体现广州用行动诠释“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坚定的步伐行走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前沿,以及共创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水平数字广州的期待。这份内容展示成果,最终也收获好评。

图片

统筹执行2022年云山论剑·广州数据安全峰会,活动结束后袁炯贤与同事合影。

在数字政府课题研究中,我觉得自己解锁了双重身份:紧盯政数领域的跑线记者,记录数字政府提效的微故事;牵头课题研究,以智库报道与专业报告助力数字政府建设。在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决策部署以及广东提升“数字政府”效能的新要求下,今年课题组又推出《数字政府提效微记录》新栏目,面对企业群众政务服务需求中的盲点、困点,搭建与办事部门沟通的桥梁,针对性展开普及与疏解。聚焦政务服务具体事项和服务方式,发起主题化、动态式测评与调研,将课题报道切入数字政府建设肌理,更贴近民生,更具有建设性,助力政府部门及时发现堵点、改进问题,增强公众对数字政府建设的了解与信任。这种课题研究与智库报道的化学反应,让新闻有了智库的深度,研究有了新闻的温度。在提升我们智库研究领域专业性、影响力的同时,为推动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转型已从试水者变成领航员,“人人要做领域研究专家型记者”是现实需求,我也逐渐进化为“数据驯兽师”。每当看到新闻热点,脑中自动思考“数据视角应该怎么呈现”,采访时经常脱口就问“有没有哪些数据体现成效的变化”。“与时偕行天地宽”,我想无论是自己的能力跃迁,还是牵头负责的数字政府课题研究,一切还没有终点——当智媒浪潮继续奔涌,驱使自己需要早点备好新的数据工具包,谋划好课题创新方向,准备下一次“深拓”。

图片

南方都市报2025年5月24日A12-13版。


南都融媒出品

本期自述 袁炯贤

本期编辑 朱林

编辑:朱林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