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21届文博会开幕首日,广东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在文博会现场重磅发布。《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6个政策文件,涉及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6个文化产业领域。这是广东着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充分释放了广东为文化企业和人才打造创业兴业沃土的鲜明信号,充分体现了广东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加快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政策包”突出七个方面政策创新:突出扶持精品生产,突出全产业链扶持,突出大湾区协同联动,突出鼓励前沿技术应用,突出支持文化出海,突出人才引进培养,突出营造良好环境、强化服务保障。为形成政策合力,广州、深圳等地也将制定公布一批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产业政策文件。对于正在举办文博会的深圳,这无疑亦是一大利好消息。南都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专家、学者及文化产业界资深从业者,听听他们对广东文化产业新政策的看法,及对未来深圳文化产业在新政策推动下的畅想。
用好扶持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加速产业集群发展与重点项目落地
广东省乡村休闲产业协会副会长、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授胡卫华表示:“ 文博会是永不落幕的展会,文化的精髓早已融入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和全过程,成为深圳城市基因的一部分。此次广东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在文博会现场重磅发布,体现了对文博会这一国家级高端平台的看重,也体现了对深圳的看重。‘政策包’涵盖影视、动漫、电竞等六大领域,包括87项举措,例如对原创内容全周期扶持、海外发行奖励等,并设立专项基金吸引人才,此举将加速产业集群发展与重点项目落地。例如动漫影视产业‘政策包’提出,鼓励全球高水平动画专业人才落户广东,大力吸引内容创作、动漫技术研发等紧缺人才,重点引进原画师、剪辑师、AI动画师等专业人才。构建广深动漫影视‘双核’高地,引领多城联动。又如演艺市场领域,支持广深打造国际演艺之都,丰富‘演艺+旅游’产品供给,鼓励各地结合演艺活动发布特色旅游路线。科技赋能演艺已是常态,低空科技与虚拟现实的加入,让舞台演艺更具未来感和想象力。据相关统计,2024年全国演唱会票房高达179亿,比2023年增长44.45%。‘跨城观演+旅游’成为常态,并且消费需求越来越注重情感体验和情绪价值。”
胡卫华认为,“政策包”背后其实也展现了“深化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创新”的内在需求。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今年文博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吸引优必选、影石创新等60余家头部企业参展,展示AI机器人、数字人导游、翻译机器人等技术应用,例如“文小博”AI助手、跨语种实时翻译设备等,凸显科技对文化产业的赋能。同时,利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内容创作,如华为、腾讯的大模型应用于文创设计、影视制作等领域,提升生产效率与创意边界。二是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深入融合,通过人工智能(AI)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革新等手段活化非遗文化,如打造敦煌XR体验项目、复现宋代文人茶会场景,增强沉浸式体验。深圳企业如华强方特通过数字技术将《熊出没》IP推向全球,形成主题公园与数字内容的产业链。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和生命力,要通过推进内容驱动,探索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体系。一是采取本地化策略与IP产业链国际化输出联动,构建“中国故事+本地化改编”模式,例如深圳枫叶互动等企业结合本土文化元素打造粤产微短剧在海外市场广受好评,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动漫《熊出没》等进入全球40余国市场。二是抓住扩大开放和入境游加速发展的契机,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境内境外共同发声,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效能。
“政策包”亦暗含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今后深圳需进一步拓展创新文化领域人才培养的途径,打通文化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实现“宽口径、能成长、可迁移”。人才的培养必定要与产业的发展同频共振,与时俱进。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制作团队中超过60%的成员都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动画院校,印证了动画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勃勃生机。
在此政策的推动下,深圳文化产业将迎来多维度变革
深圳文化学者胡野秋表示,在广东省提出的87条“政策包”中,对深圳最为重要的政策体现在四大产业:影视、游戏、动漫、演艺。他谈起深圳文化产业现状时表示,深圳具有科技与内容生产的核心优势,拥有腾讯、华强方特等头部企业,在游戏、电竞、动漫领域已形成全球影响力。例如,腾讯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IP具备跨界开发潜力,而华强方特的《熊出没》系列在影视、主题乐园等领域已成功跨界。此外,跨界融合的商业模式已经渐渐形成,电竞+演出、游戏IP+舞台剧、动漫+实景演艺等模式,能创造高附加值的内容产品,延长IP生命周期。深圳年轻人口比例高,对电竞、二次元、沉浸式娱乐接受度强,跨界产品能精准触达目标群体,刺激文化消费跨越式升级。
胡野秋认为,在此政策的推动下,深圳文化产业将迎来多维度变革。他展望道:产业形态将从“单一赛道”升级到“多极生态”,曾经的影视、游戏、演艺等行业在技术赋能的加持下进行内容创新,深圳的5G、AI、元宇宙技术将与文化内容深度融合,催生如“虚拟偶像演唱会”、AR电竞场馆、沉浸式剧本杀主题乐园等新物种。与此同时,跨界平台将崛起,可能出现类似“腾讯电竞+保利剧院”的联合体,整合游戏流量、演出场地和文旅资源,打造“线上预约-线下体验-衍生消费”的一站式平台。此外,经济价值将重构,从“流量经济”到“体验经济”飞跃,城市文化基因也将重塑。
对于政策包中提及“广深双核”,胡野秋认为,文化产业的区域竞合格局从“广深联动”到“湾区引擎”,产业链分工深化,广州侧重演艺人才培育与剧场运营,深圳聚焦技术研发与IP开发,东莞、惠州承接衍生品制造,形成“前店后厂”式湾区文化集群。
“总之,影视、游戏、动漫、演艺跨界融合政策,既能发挥深圳的科技与内容产业优势,又能通过创新业态抢占全球数字文化新赛道,同时与旅游、科技、金融等领域形成共振。这一揽子政策不仅是单一产业支持,更是推动深圳从‘硬件制造’向‘文化创造’转型的战略支点,在不久的将来,深圳有望成为大湾区文化产业的创新引擎。”胡野秋说。
在演艺行业,深圳业界同样反响热烈。关于政策包的发布,滨海艺术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计划在今年开始突破传统剧院模式,整合资源,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文化服务生态。定位上从单一演出场馆转型为“城市文化艺术综合服务商”。积极响应号召,做专做精对港双向文化艺术交流业务,争取成为大湾区对港双向文化交流桥头堡,扩大“粤港澳艺术伙伴群”。
文化产业本身要有更丰富的活水来源
在深圳艺术界,对“政策包”亦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深圳青年艺术周发起人,深圳市关爱行动基金会0755艺术基金管委会主任冯韬表示:这次广东省出台六大“政策包”,体现了一个特色,就是以市场为主导,以产品为抓手这样一个非常务实的逻辑。在以广州、深圳双核驱动的特殊的机制之下,这套政策也是非常有可操作性的。广州和深圳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积累。广州可能在演出市场、影视制作、电竞等方面是有着自己的优势。深圳在视听技术、在动漫与游戏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与长处,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另外一个差别在于,深圳可能在新技术、前沿科技方面发达一些,广州则在历史沉淀、IP开发、内容创造方面可能有更多的优势。如果打个比方,就相当于深圳是理工科,广州是文科。
“我觉得深圳是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的。我有两点感想:第一是在金融创新方面,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上面做文章。比如说有些外部资本他想进入文化产业。一是对文化产品的价值评估存在盲区;二是对过程的风险发现以及过程控制方面是没有把握的。这个就可以和政府正在主导的全链条的产业扶持政策结合起来。甚至政府可以先做引导基金,吸纳社会资本共同进入。也可以做产业大基金,也可以做个别项目产品基金。这个在深圳是有优势的,而且某些产品是可以作为证券化发行的。”冯韬说。
冯韬还建议:“深圳要更注重对文化IP、文化创意及文化内容制作的扶持。显而易见,文化产业是依托在文化上实现的产业。深圳和广州比起来,历史短,文化积累不够,缺乏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画院等这些艺术机构。作家群落、戏曲团体、民间艺术等,在深圳也是比较薄弱的。而这些一切,都是恰恰是文化产生的源头。这方面的文化内容呢,更多的是体现在非产业性质的。比如在各种公益展览、演出、作品出版、诗歌朗诵会这些层面。因为它的市场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往往不容易得到重视。可是,一个城市要形成自己的文化气质,市民要修炼自己的文化素养,我们文化产业本身要有更丰富的活水来源,这个方面偏偏是不可或缺的。环顾国内甚至全球,任何一个文化大市,一个文化高地,都是自身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产出土壤。”
影视新政策将对影视的碎片化生产做出系统性改变
在深圳文化产权业界与影视圈,对于“政策包”中有关影视文化产业的刺激与奖励政策,同样展现出高度的关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重大项目评审高级顾问皇甫晓涛表示,这些新政策与新举措对于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皇甫晓涛认为,现在处在新的生产力转型的过程中,数字产业必须得有强大的内容,数字加内容,有实体的产业和产权标的,这三个生产的要素都具备,就能展现东方文明的力量。文明就是数字加内容加其他的一些创新的要素,由于它碎片化的生产可能问题比较大,但是已经杀出了一条路向前走了,《哪吒》以少年英雄的原型激活了我们千古以来的文明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们做的实际上都是文明是替身,可以分身的、可以孪生的、可再生的神话与历史的叙事。
艺术创作实践证实了这一点,所以影视政策出来,我们就有很多可做的空间。我想做的是数字文化特区,这个特区包括虚拟的操作系统,这个特区一旦形成,它将会对政策性的影响,会对影视的碎片化的生产做出系统的改变,把影视的增长做一个根本的颠覆,比如像哪吒这种文化符号、图腾原型,就可对它进行动态的再生产,把中国故事进行强大的内容再生产,从而激活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影视迎来了一个新的重要的转型的档口,如果谁理解、懂得这一点,谁就会抢得市场的先机,形成重大的文化资本。现在的影视,很多由后期的制作决定。现在我们在深圳做一个大的联合的实验室,就是专业做后期制作的,因为现在好莱坞的英雄已经泯灭了,中国英雄开始出场了,英雄的故事人们开始追溯到40年以来,百年以来千年以来它是什么样的,有一系列的符号,孙悟空出来了、哪吒出来了,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英雄登场,这些每一个出来都会震撼世界,就是给人类带来新的文明、新的憧憬。
深圳一民营影视公司制片人吴静表示,“政策包”中“广东影视政策15条”对于民营影视公司是一个重大利好,作为规模不大的影视公司以往都会去向政府部门咨询相关扶持政策,现在在文博会的平台上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很高兴,也倍感鼓舞,将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找好抓手,更好地与市场对接。
统筹:南都记者 谢湘南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 黄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