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信片、设游戏区、开普法课,广州网络素养教育进校园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5-05-24 09:53

5月23日,由中共广东省委网信办指导,中共广州市委网信办、越秀区委网信办、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广州市越秀区邮政局、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学校承办的“法德童行  清朗共筑”——广州市网络素养教育进校园主会场活动在越秀区育才学校举办,来自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的代表以及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的宣讲员等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分享她们在网络素养教育以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方面的新实践、新经验,共同为打造协同共治的广州样本建言献策。

首发广州市网络素养提升明信片

网络素养提升有态度

据悉,主办方委托越秀区育才学校组织全校2200多名学生进行网络素养提升明信片的设计创作,让广大学生在创作中自主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号召更多的人践行美德健康生活,守护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在近2300幅创作中,筛选出4张优胜作品,分别代表网络素养提升中的文明上网、安全上网、健康上网、ai赋能等4个方面,并以此作为广州市网络素养提升明信片的素材,在全市进行首发。

图片

首发广州市网络素养提升明信片

“我们希望通过首发明信片,将网络素养提升倡议转化为可书写、可邮寄、可收藏的实体化教育工具,引导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利用互联网长知识、长见识、长本事,做网络星空最亮的星星。”广州市越秀区邮政局局长李永宏说道。

在明信片首发的同时,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和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媒介素养分会联合发布了全国第一套儿童参与式人工智能素养课程。该课程是基于广东省网络素养地方课程长期的一线教育实践和全国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指标评测项目的最新成果,是结合最新人工智能科技应用设计的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当天还以“我身边的人工智能”为主题,为育才学校学生上了生动活泼的示范首课,利用人工智能最新科技充分赋能课程实施的全要素、全流程,让学生们通过“小调研员”“小讲师”“小代表”等“角色模拟”,在团队项目式实施中接受最新的人工智能素养培育。

“我们希望互联网企业能够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多内容健康、形式生动、具有吸引力的网络内容,为他们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下一步,广州市委网信办将充分发挥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联动少年宫、学校和行业协会的综合立体优势,家校社企协同,全面普及网络素养教育,为广大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广州市委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与舆情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道。

启用课间15分钟学生游戏区域  

网络素养提升有广度

活动现场,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联合越秀区育才学校,正式启用了网络生态治理步道以及课间游戏区域。“网络生态治理步道以其独特的方式将网络素养知识融入其中,让广大学生在休闲漫步中就能潜移默化地认识网络生态治理相关知识。课间游戏区域则充分抓住了课间15分钟的碎片化时间,设置了多种与网络素养相关的趣味游戏,如‘飞行棋’跳格子游戏,在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网络素养,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网络素养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间时间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为推动学生网络素养的全面提升注入了新活力。”越秀区育才学校党总支部书记夏健君介绍道。

“我身边的同学们在刷短视频、打游戏的时候,大家很容易就会沉迷,忘记时间。小视频看了一个又一个,停不下来。现在有了网络生态治理步道以及课间游戏区域,我们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游戏的方式去启发思考,让我们明白上网的目的是学习而不是玩。” 越秀区育才学校三年级学生陈子申介绍道。

网络生态法治教育我来讲

网络素养提升有温度

活动中,越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现场为同学们带来《网络安全知识知多少》的网络素养法治课,首先以闯关游戏的方式,邀请育才学校学生代表,设置网络谣言、网络猥亵等情景案例让同学们答题闯关。然后再分别就网络谣言、网络猥亵、网络沉迷等内容进行法律知识讲解,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自觉遵守网络秩序,警惕网络陷阱,学会自我保护,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氛围。

“通过引导同学们认识众多网络信息传播的不文明现象,勉励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从自己做起,在网络上文明发言,自觉抵制网络暴力、网络谣言,对于网络信息保持独立思考和求真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络素养,让互联网成为大家学习生活的好帮手。”越秀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刘军说道。

图片

《网络安全知识知多少》的网络素养法治课

据了解,越秀区将从6月开始,每季度推出一期“法德童行”青少年网络素养线上微课,在“云端”调动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保持清醒、提高素养、善用网络、健康成长,警惕网络有害信息的危害,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

“青少年是网络素养塑造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希望以线上公开课的方式,针对青少年对网络的认识盲点、危害防护和使用技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有针对性的互动问答,生动形象地指引青少年理性用网,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越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顾文介绍道。

活动上还邀请了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的公益小讲师官子越和葛恩溪上台分享参加AI少年创想家活动的收获以及作为cro儿童小使者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儿童声音的故事。向同学们介绍人工智能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创新应用,以青少年在网络素养教育中的独特视角和创新实践,以实际行动诠释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小主人翁”精神。

家校社协同育人

网络素养提升有深度

“你拍一,我拍一,法德童行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安全上网才快乐......”这个是越秀区育才学校为活动专门创作的网络素养提升拍手歌,以小学生朗朗上口的方式,进一步普及网络素养。

“我倡议,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走深走实,提升全民的网络素养......”活动中,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执行主任杨晓红联合家庭、学校、学生代表共同发起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倡议。这一倡议凸显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念,旨在凝聚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网络素养提升工作的共治共享。通过多方联动,形成合力,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助力广大青少年安全上网、健康上网、科学上网。

图片

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倡议

“清朗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同携手、齐发力,打好共同治理的‘组合拳’,下一步,基地还将协同家校社各方力量,进一步开展‘e起成长教育行’活动,走进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活动,并在乡村开展手拉手支教活动,普及网络素养和人工智能教育。”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主任张海波说道。

越秀区育才学校夏健君书记还在现场为家长代表开展了主题为“AI时代家庭教育的前沿思考与实践指导”授课,“学校将积极完善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网络素养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加强了与家庭的沟通与协作,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中来,让家长成为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有力支持者和参与者,推动网络素养提升工作的共治共享,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场景和实践机会,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夏健君介绍道。

活动现场特别设立了AI少年创想家活动展示,面向全市青少年招募具有创造力的、拥有优秀AI操作技能的少年参加。该活动将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探索科技的平台,鼓励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全面提升人工智能素养。

“我希望网络能成为陪伴我们学习成长的好朋友,而不是带来困扰的敌人。作为小学生,我们要从小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学会辨别信息、文明上网。”陈子申说道。

据悉,本次广州市网络素养教育进校园主会场活动旨在进一步落实“清朗广州2025”行动季活动要求,强化涉未成年人网络不良内容治理,防范线上线下交织风险,探索建立广州市区域未成年人生态治理工作体系,打造网络素养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广州模式”。


采写:南都记者 张雨亭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