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第五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BEYOND Expo 2025)于澳门拉开帷幕。本届博览会特别设立“创始人论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聚焦全球健康领域前沿议题,汇聚了众多健康领域的杰出代表。记者在展会上也同样感受到了创新药与再生医学加速“湾区突围”。
脑机接口技术开启人机交互新阶段
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彭雷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跨越网路与脑科学,共建智慧未来”的演讲,分享了脑虎科技在脑机接口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他指出,在过去25年间,交互技术经历了从Web 1.0、Web 2.0、Web 3.0到虚拟现实(VR)和脑机接口(BCI)的变革,BCI将成为未来人类与人工智能互动的关键技术。脑机接口产品是一个跨学科的整合,涉及芯片、微电子、医疗设备、材料科学、机器人技术、医学、伦理学、神经科学及心理学等众多领域。在过去20年,全球形成了三种主要的BCI技术方法:基于硅的硬电极、血管电极以及柔性电极。
在过去半年内,脑虎科技在上海成功为数名患者植入脑机接口设备。其中一名19岁的癫痫受试者在植入其自主研发的256通道柔性脑机接口后,患者能够通过大脑控制光标进行上下移动操作,进而实现对其他功能的控制,例如实现了对经典游戏《吃豆人》《坦克大战》和大型复杂游戏《王者荣耀》《黑神话:悟空》的精准脑控操作。不仅如此,基于脑虎科技自主研发的XessOS脑机操作系统,受试者可通过意念流畅地上网和操作各种App(哔哩哔哩、小红书等)、控制智能轮椅和智能家居设备(灯光、窗帘等),显著提升运动功能障碍游戏。这一案例展现了脑机接口技术对于患者以及未来普通大众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此外,彭雷还介绍了关于BCI扩展计划的适应症。该计划首先针对的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然后是脊髓损伤、身体残疾,之后将逐步拓展至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慢性疼痛、抑郁症等多种治疗应用。他认为,大脑作为人体的终极器官,脑机接口技术有望成为解决多种适应症的关键手段。
多学科协作推动癌症治疗突破性创新
在本次论坛上,来自美国梅奥诊所的萧荣泰博士详细阐述了该诊所如何借助尖端研究、前沿技术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来推动癌症治疗领域的发展。
作为放射肿瘤学的专家,萧荣泰博士强调,在成像技术及其他疗法方面,梅奥诊所广泛应用PET-MRI等先进成像手段,并提供包括妇科肿瘤学、神经肿瘤学服务和细胞疗法在内的多种尖端治疗方案。此外,他们还积极开展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和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还提供近距离放射治疗、电子线放射治疗和全身电子束照射治疗等多种放射治疗技术,帮助患者实现治愈。
此外,他们还致力于质子束放射治疗的研究和应用,该技术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安全性。例如,在治疗右肺底部肿瘤患者时,质子束从患者身体后方进入,精准击中肿瘤,且不会有辐射溢出。这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对心脏、双肺等重要器官的辐射损伤,还特别适用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等更具侵略性的肺癌类型,而此类肺癌通常多发于吸烟人群。
据萧荣泰博士介绍,梅奥诊所最近成功完成了首例喉移植手术。手术中,医疗团队为一名喉癌患者切除了整个喉咙后,借助3D打印技术制作的植入物成功植入新喉部,使患者在术后立即恢复了说话功能,这一突破性成果展示了创新技术在癌症治疗领域的潜力。
防治结合构建全周期防控糖尿病体系
作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赵家军教授就糖尿病的主题从整体、系统和发展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当下人们常在疾病发生,尤其是严重时才重视健康,而中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的理念强调提前干预。
赵家军教授指出,中国有过亿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管理中存在一个常见误区,即过度关注血糖控制,而忽视了血脂管理的重要性。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高血脂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血糖异常则损伤微血管,最终共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风险。更严峻的问题是,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知晓病情并接受规范治疗的不足一半,综合控制达标率低于5%,“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也导致防控不及时。
事实上,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例如可以通过体重管理能显著降低发病风险。赵家军呼吁,应从整体发展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疾病与多个系统因素之间的关系。他建议构建包含内分泌医生、营养师、心理师等在内的三级分级诊疗体系,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创新药与再生医学加速“湾区突围”
在BEYOND Expo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生物医药企业携前沿成果亮相,展现跨境协同创新的“湾区速度”。这已不是合作区第一次组织科创力量“抢滩”澳门。
展会现场,珠海岐微生物的1.1类创新中药QA108引人关注。该药物针对眼科重大疾病——干性老年黄斑变性研发,目前已进入国内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并计划同步向内地与澳门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董事长张岩表示,企业在创新中药基础上研制的小分子药物已走向世界,也即将在美国完成二期临床,“BEYOND Expo为跨境技术对话提供了重要窗口”。
而首次亮相的“器官修复再生系统”也成为医疗器械展区焦点。该产品吸引了许多海外的基因编辑和干细胞领域科学家前来了解。真健康医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展会期间已与深圳某研发企业达成技术适配合作,未来将加速产品调试落地。
近年来,合作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截至2024年底,已集聚生物医药大健康企业近400家,培育了真健康医疗、横乐医疗、联邦生物、嘉亨医药等生物医药大健康企业,覆盖了中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领域。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彭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