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媒的南都遇到智能的乐器“龟鼓”,一曲悦耳动听的美妙音乐飘荡开来,好听 · 好玩 · 好上手,看数字就能弹!
5月24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13号馆)内,随着《本草纲目》从酷似龟甲的智能设备中流淌而出,南方都市报与智能乐器品牌“龟鼓”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引发全场关注。
这款被命名为GP20Pro的联名产品,标志着主流媒体与智能科技企业的深度碰撞,为“文化+科技”的融合实践提供了创新样本。
联名款龟鼓GP20 Pro:以黑科技重塑音乐普及新场景
作为本届文博会的标杆创新产品,联名款龟鼓GP20Pro一亮相便备受关注。其集成238种乐器音色,搭载“亮灯即弹”智能交互系统,通过16个可编程鼓键与立体声场设计,让用户即使是零音乐基础也可轻松实现“一人一乐队”的创作体验。这一颠覆性理念,完美诠释了“文化+科技”如何让艺术从高阁走向大众。
“每个人都能成为‘音乐家’”,该龟鼓项目负责人介绍,在专属APP的配合下,龟鼓可以在16个按键上灵活自定义音乐元素,无论是儿童的音乐启蒙、年轻人的潮流创作,还是老年人的休闲娱乐,龟鼓都能做到予器适人,满足全年龄段的音乐需求。
来自广州的退休教师赵老在龟鼓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现场弹奏出了《茉莉花》,他感慨道:“年轻时在文工团拉手风琴要练三年,现在不到10分钟就能弹出完整曲子,科技让艺术离老百姓更近了”。
创新媒企联动新范式,深化“文化+科技”生态共建
此次战略合作的签署,不仅是技术嫁接,更是资源整合与生态共建的深度尝试。作为合作方代表,南都运营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我们不仅是在推出一款智能硬件,更在探索媒体资源与科技企业的生态化反。龟鼓的科技内核与南都‘价值传承者’的定位形成互补,这种跨界将催生1+1>2的传播势能。”
据悉,合作下一步双方将借助智能科技在教培、大健康、社交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深度探索智能科技的应用场景。双方后续还将联合打造龟鼓艺术社团、“黑科技音乐会”等线下活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IP。
拓展媒体边界,为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南都样本
此次合作是南都推进多元运营转型的又一实践。近年来,南都加速智媒转型,在多元赛道持续开疆拓土:运营广州市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发起并承办“未来金理奖·全国大学生IMC整合营销传播大赛”、年度大型原创音乐项目“岭南新民谣”;联名打造“Avilla·夜试城市轻度假空间”等特色项目。通过与优质政府单位及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秉持“多元化思维”深耕产业链,构建起资源共享、上下贯通、相互赋能、共生共荣的多元生态产业链,率先确立行业主导优势,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筑牢发展根基。
在“十四五”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节点上,这场跨界合作彰显了主流媒体引领产业变革的示范价值。南方都市报通过深度资源整合与平台搭建,探索出“智媒+智能科技”的创新路径,为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