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交流+实地考察,粤港澳青少年共赴“深港家 邻聚力”

南方都市报APP • 罗湖大件事
原创2025-05-26 15:47

5月24日,由罗湖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主办、南湖街道办事处承办的深圳2025年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启动仪式暨南湖街道第二届“深港家 邻聚力”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金光华广场顺利举行。罗湖区相关职能部门、南湖街道、深港两地80多家中小幼特殊学校和14家专业服务机构、辖区居民、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共同参加了活动。

该系列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核心主题,以“研学+、文化+、品牌+”模式,深挖粤港澳三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通过跨区域文化交流,让青少年们打破地域界限,增进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培养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目中生根发芽。

800x533_6833d98b5f98a.jpg

800x534_6833d98be96c2.jpg

促进深港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

活动当天,一场展现深港澳三地青少年爱国热情、青春活力的动感街舞正式拉开帷幕。作为改革开放的原点,罗湖区南湖街道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渊源深厚,下属的罗湖社区是全市港籍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社区之一,也是市、区深港融合示范社区的典范。近年来,该街道始终秉持“街道谋重点、社区聚特色”的宗旨,依托“1+3+N”服务阵地,积极汲取香港社工机构的专业服务理念,打造“深港家 邻聚力”深港融合服务品牌,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彩,季季有主题”,不断擦亮深受市民喜爱的“南湖微品”民微IP。

“文化是连接深港两地人民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参与文化交流活动,青少年们可以接触到不同地域的文化,了解深港两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罗湖区港人服务中心负责人樊熙泰介绍说。

推动深港民生融合,提升居民幸福感

作为全市港籍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南湖街道积极践行“港人服务港人”模式,搭建起深港两地交流互动的桥梁。“港校通”择校咨询展打通跨境学童以及在深港人子女上学难、择校难最后一公里,助力两地优势教育资源双向奔赴,为深港跨境学童以及在深港人子女提供了专业、细致、全面的咨询服务;“桥”夺天工——深港中小学生纸桥大赛和深港学生才艺风采交流展演,生动呈现了两地学子的蓬勃活力与非凡创造力;针对“一老一小”“全职妈妈”等群体的特色服务活动,不仅强化了社区服务网络,也搭建起了两地文化传承的桥梁,让深港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新生,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文融合提供了生动实践。

“深港两地一衣带水,文化同根同源。深港融合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求,更是促进两地人民情感交融、文化传承的使命。我们通过‘深港家’助力融合,以‘邻聚力’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现代化社区,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南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进介绍说。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湖街道充分发挥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深挖“深港 +”品牌势能。持续探索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微”资源、“微”行动、“微”课堂、“微”智理等创新举措,为深港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推动南湖街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微”资源精准助力“深港跨境学童”群体求学;“微”行动积极开展“一老一小”服务,为港人长者送去温暖;“微”课堂赋能“深港 + 全能宝妈”计划,助力全职妈妈实现自我价值;“微”智理助力深港融合新发展,为两地居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筑牢精神根基

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的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组织粤港澳青少年开展研学交流、实地考察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展望。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有效增强三地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怀,更为三地青少年搭建了文化交流与情感融合的重要平台。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为培养新时代港澳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探索了新路径。

“当青少年们了解到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先辈们的奋斗精神时,会意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从而更加努力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社会责任感,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目前就读于香港张振兴伉俪书院中一级的萨伊翔介绍说。

深圳2025年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于今日正式启动,本次活动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深港文化交流为纽带,通过举办主题班会、“饮水思源、致敬楷模”、科技创新绘画大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粤港澳三地青少年搭建全方位交流平台。

采写:南都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肖兵峰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