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盛开,“蝴蝶”自来。在去年精彩亮相文博会取得亮丽成绩单的基础上,“美丽工坊”这只粉红色的“蝴蝶”再次亮相第21届文博会12号馆。5月23日,第二届“美丽工坊”残疾女性文创作品展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温暖启幕。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深圳市关爱办主任、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刘大岭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本次作品展由中国残联、全国妇联指导,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主办,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承办。参展机构数量翻倍:去年参展的“美丽工坊”机构17家,今年则汇集了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6家“美丽工坊”机构,是去年数量的两倍还多;参展作品品类更全:涵盖刺绣、瓷器、布艺、结绳等众多非遗技艺,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残疾女性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是她们破茧成蝶的精彩见证。
“让每一个残疾女性都能在社会中感受到关爱与尊重,实现自身价值。”李东梅在致辞中表示,“美丽工坊”项目自2022年由中国残联、全国妇联等五部门发起以来,已建立国家级“美丽工坊”机构125家,省级232家,实现机构内就业5000余人,带动居家就业超15000人。其作品更是多次亮相巴黎残奥会、故宫博物院等国内外重要场合,成为我国人权保障和残疾人事业成就的闪亮名片。她表示,通过文博会这个国际化平台,“美丽工坊”会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产生更好的品牌效应,获取更前沿的市场前景,为残疾女性带来更丰厚的收益。
刘大岭在致辞中回顾了“美丽工坊”参展上届文博会的辉煌成果。2024年,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和文博会公司强强联动,以“媒体+公益+文化展会”为模式,联动50余家媒体发布超百篇报道,让残疾女性的追梦故事深入人心,实现现场百万元的交易额与300万元的订单量,不仅是市场对匠心文创的认可,更彰显了社会助残爱心的蓬勃力量。她表示,文博会作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盛会,将继续为“美丽工坊”搭建桥梁,让世界听见中国助残事业的时代强音,感受残疾女性的不屈精神。
“在这里,我不仅重拾了人生价值,更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温暖。”活动现场,聂亚平、张艳梅两位残疾女性代表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了她们在“美丽工坊”实现自我价值、追逐幸福生活的动人故事。她们的讲述中,有面对生活困境的坚韧,有学习技艺时的刻苦,也有收获成果时的喜悦,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她们的故事,正是千千万万受益于“美丽工坊”项目的残疾女性的缩影,同时也激励着更多人勇敢追求梦想,积极面对生活。
采写:南都记者 蔡宇晴 通讯员 阳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