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抚医院为来院的退役荣军及优抚对象配备了齐全的生活用品、安装了便利的自动化居家设备、配套了完善的活动设施……给我们打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疗养环境。”在广东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体验短期疗养服务的退役老兵姜湘晨表示。
5月19日下午,“走基层·走军营·走红色足迹”——中央、省市媒体采风团来到位于佛山的广东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广东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积极打造“1234”疗养服务模式,2020年以来,收到感谢信279封。
打造“1234”疗养服务模式
牵头编制发布《荣军短期疗养服务规范》
广东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坐落于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北麓,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主要承担广东省无传染病、生活能自理的五至十级伤残军人、参战参试、烈属等优抚对象康复、医疗、疗养和体检工作,服务全省优抚对象常见病、慢性疾病的治疗、康复、预防工作。
自1950年建院以来,广东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始终以“崇军厚德,精医笃行”为办院宗旨,聚焦荣军身心健康,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结构完善的短期疗养服务路径。
广东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积极打造“1234”疗养服务模式。
“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优抚对象服务。”医院党委书记叶焕源介绍,“打造了荣军党员、荣军文明使者两支队伍,围绕思想、身体、心灵三维干预,结合医疗、社工、生活和半军事化管理等四大服务板块,系统提供全流程疗养服务。”
基于这一模式,医院牵头编制发布《荣军短期疗养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与广东省地方标准,成为全国首个制定相关标准的省级优抚机构,也因此荣获中国医院管理创新“战略先锋奖”,成为广东省屈指可数获此殊荣的公立医院之一。
走访中,记者们还看到了琳琅满目的感谢信与锦旗。一封封朴实无华的手写信,遍布着“感谢”“感恩”“温暖”的字眼,记录着荣军在疗养期间的点点滴滴,成为优抚保障落深落细的生动见证。据统计,2020年以来,该院共收到感谢信279封、锦旗117面,这些看似平凡的纸张与布面,承载的却是深沉的军民情谊。“很感恩!我将带着省二荣院的温暖和力量,继续以军人的坚韧和乐观,书写晚年人生幸福乐章。”
开展巡回医疗服务
构建困难退役军人“一人一档”体系
2019年至今,广东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关爱功臣送医送药”活动,为当地退役军人送去医疗巡诊、健康体检、送医送药等健康服务,将社会关怀延伸至基层。2021年至2024年送医送药服务优抚对象共5100人次,累计金额200万元。
“在巡回送医之前,我们会提前进行调研,切实了解当地退役老兵真正所需,比如有些地区患高血压的老人比较多,我们就会多准备血压计等,有些地方潮湿,老人经常腰酸腿痛,我们就会多准备相应的膏药等,根据不同地方的不同需求,带去不一样的医疗用品。”广东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副院长刘大亮表示。
对于困难退役军人,广东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持续完善《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操作指引》,认真落实“三个一”常态化服务机制,构建“一人一档”体系,有针对性为困难退役军人提供帮助和链接政策资源,畅通表达渠道,提升服务效能。2020-2024年期间,共选定38名常态化联系对象开展个性化服务。
以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为重点
打造综合诊疗体系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媒体团成员先后参观了疗养服务中心、精神康复科、康复训练区、党建文化长廊与科研教学楼等重点区域。每到一处,记者们都驻足拍摄、记录笔记,并与现场的医护人员、在院荣军展开细致交流。
自2022年国家部署优抚医院系统改革以来,广东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乘势而上,锚定三级康复医院建设目标,立足“大专科、强综合”的发展战略,推动医院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广东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容接受媒体采访。
“我们的发展,不是简单地做大,而是要做强。”广东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容在座谈中介绍,医院以“外引内培”双轮驱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引进高级专业人才,推动科研转化;同时加快硬件建设,配置先进设备,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医院;并通过与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高校共建研究生培养与实习基地,提升医院科教研一体化水平。
在重点专科打造方面,广东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已构建起以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为重点,涵盖大内科、综合外科、口腔医学与心身康复在内的综合诊疗体系,全面满足优抚对象及社会群众的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多层次需求。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杨伽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