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川智能”)发布公告称,其已向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及其两家子公司提起四项诉讼,涉案金额合计约达6088万元。
瀚川智能在公告中表示,其与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就换电站先后签署多份合同及订单,自身按照合同及订单约定履行了交货、安装调试等义务,但宁德时代及子公司将设备投入运营后,却未按照合同及订单约定履行相对应的付款义务,这一拖延付款的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约。
截至公告披露日,此次诉讼案件已立案受理,尚未开庭审理。对此,南都记者也尝试联系宁德时代了解具体情况,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因拖欠换电站货款,宁德时代被诉6088万元
5月24日,瀚川智能发布公告起诉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时代电服科技有限公司及时代骐骥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涉案金额合计约达6088万元。据公告介绍,瀚川智能与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就换电站先后签署多份合同及订单,前者按照合同及订单约定履行了交货、安装调试等义务,但宁德时代及子公司将设备投入运营后,却未按照合同及订单约定履行相对应的付款义务,瀚川智能方面认为,这一拖延付款的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约。因此,为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及股东利益不受侵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告中也说明了此次诉讼的基本情况,共包括四起,其中,瀚川智能与宁德时代的纠纷采取仲裁程序,其他则采取诉讼程序。具体看来,宁德时代子公司时代电服科技有限公司涉诉金额最高,两项诉讼共计约达4014万元;另一家子公司时代骐骥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则涉及约1198万元,此外,宁普时代电池科技有限公司需要对该子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而在与宁德时代的纠纷中,仲裁请求金额合计为876.77万元。公告介绍,宁德时代分别于2021年11月15日和2022年12月12日与瀚川智能签订《订单》,向其采购换电站设备,含税货款总价分别为1017万元和542.40万元。两份订单均约定预付30%、货到付20%、验收合格付30%、验收合格360天付20%。但在使用设备后,宁德时代仅支付合计779.70万元货款,至今未付剩余款项。
对于前述诉讼,瀚川智能还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此次诉讼案件已立案受理,尚未开庭审理。而本案后续的审判结果、判决执行情况均存在不确定性,目前无法预计对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润的影响。
公开资料介绍,瀚川智能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业的电连接智能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汽车电子、医疗健康、新能源电池等行业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并于2019年上市,是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
宁德时代则在2011年成立,作为电池供应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8年,宁德时代上市深圳证券交易所,今年5月20日,其又成功在港股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03750.HK,集资总额为46亿美元,成为今年截至目前上市筹资额最大的“A+H”股项目。针对此番瀚川智能所发布公告,南都记者尝试联系宁德时代方面了解情况,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催收货款背后,瀚川智能业绩情况不佳
加大力度催收应收账款背后,瀚川智能近年业绩情况并不理想。其在去年度财报中坦言,由于新能源锂电行业内卷严重,导致自身新能源电池装备和充换电装备业务近年来发展不及预期,较大程度影响了利润和现金流。
年报显示,2024年,瀚川智能营收约为4.74亿元,同比下滑64.61%;归母净利润为-11.03亿元,同比大幅下跌1204.76%。此外,现金流净额为-1.8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25亿元同比改善41.89%。今年一季度财报则显示,公司期内营收为1.91亿元,同比下滑28.44%;归母净利润为1079.93万元,同比下滑10.37%。
为了避免新能源电池装备和充换电装备业务对现金流及利润的进一步影响,瀚川智能将重点聚焦项目交付与应收账款回收。在客户按时付款的前提下,优先保证在手订单的高质量交付。未来新能源业务将专注于海外高端客户,如松下集团、SKON 等,提升该业务的订单质量与盈利能力。而对于异常应收账款,瀚川智能也已成立集团核心高管组成的应收账款催收小组,并已对应收账款严重逾期的客户提起诉讼,以法律手段促进款项回收。据年报数据,截至去年年末,瀚川智能的应收账款余额为 3.65亿元,占期末流动资产比重为 21.73%。
值得一提的是,从年报中可以看到,当前,瀚川智能的欠款方并非仅有宁德时代。财报显示,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应收账款中,宁德时代位列第二,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期末余额约为5926万元,占总和的11.28%。欠款最多的是华立源,期末余额约达8218万元,占比15.65%,比亚迪排在第三,期末余额约为5625万元,占比也有10.71%,然后是珠海冠宇和协鑫集团的期期末余额分别约为3544万元和2489万元,占比6.75%和4.74%。
而在去年年底,瀚川智能也曾起诉过华立源,其曾发布公告表示,2021年11月,公司与华立源就电池生产线的各个子系统先后签署了七份设备采购合同,总金额为9430万元,并按照合同约定交付了各台设备并提供了质保等售后服务,但华立源并未按合同约定支付货款。截至瀚川智能提起诉讼之日,华立源合计仅支付货款1212.04万元,支付比例仅为12.85%。
采写:实习生 朱可轩 南都记者 马宁宁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