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学:深耕网络文明,育时代新青年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5-08-21 14:34

踏入2000多平方米的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参观者通过VR思政体验馆“触摸”历史场景,这场虚实交融的培育实践,正是佛山大学作为首批广东省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在加强网络文明教育方面的生动写照。

作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佛山大学先后荣获教育部“首批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全国五星级易班工作站”“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优秀组织奖”等多项网络文明相关荣誉,相关建设经验多次在全国交流会上分享。截至目前,有400多所高校(单位)前来交流学习。

图片

交流培训区。图片由佛山大学提供。

拥有67年深厚办学底蕴的佛山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成果丰硕,多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列。在开展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方面,学校资源丰富。2000多平方米的教育基地涵盖广东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广东高校易班发展中心等多功能区域。学校连续9年承办广东高校网络媒体展示节,打造广东高校网络育人的南粤品牌,组织省级网络文化活动百余场,广东高校易班技术创新大会、广东高校数字非遗作品创作大赛、大学生新媒体训练营等活动,吸引省内数十万师生参与。

图片

佛山大学连续9年举办网络文化节。图片由佛山大学提供。

百花齐放,各美其美,广东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展示高校网络文明建设成果,广东高校易班发展中心为高校易班及网络育人提供研习场所,而像思政数创技术研发中心、“VR+互动体验中心”等,则从不同角度为网络文明素养教育提供支撑,形成了多维立体的育人平台。 

图片

VR互动体验馆。图片由佛山大学提供。

学校积极打造网络思政融媒矩阵,覆盖多平台,“粤易班 广东高校思政工作中心”公众号粉丝达140多万,是学校网络传播正能量的具象化体现。学校创新网络文明传播形式,打破了高校官方账号常见的传播壁垒,让网络文明教育从“严肃说教”变为“柔性传递”。

在网络思政队伍建设上,学校举办多期网络文明素养培训班,覆盖20000余名师生。着力打造网络名师专家库,整合高校学者、行业从业者等优质网络人才资源,常态化开展培训,有力推动网络文明知识普及。同时,学校重视网络文化氛围的营造,依托省网络思政工作中心培育62个广东高校网络文化工作室。作为省级“双中心”,累计培育全省高校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超2000项,助力广东高校在“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斩获近400余项国家级奖项。借助融媒体平台与大型活动展播优秀成果,“双中心”持续扩大示范效应,切实引领、团结、凝聚广大青年。

从活动到机制,从平台到队伍,佛山大学的探索印证了一个关键命题:网络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或活动堆砌,而是需要将时代精神、教育目标、青年特点、传播规律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唯有如此,才能在数字时代构筑起兼具思想深度、育人温度与青春活力的网络育人新样态、新场域。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孔令旖

编辑:麦洁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活动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