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岑浩辉率领澳门特区政府代表团先后访问六个大湾区城市 ——深圳、惠州、东莞、广州、肇庆和佛山。南都、N视频记者梳理发现,“中医药”“一程多站”“中葡平台”,是这次参访中出现的高频词,“澳门研发、其他地方转化或应用”也亟待拓展。
专家表示,中长期来看,澳门须继续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尤其是与中山、江门、珠海等珠西城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推动现代金融和科技产业落户澳门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便创造更多高价值的经济活动,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澳门特区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本地生产总值997.6亿澳门元,同比减少1.3%,整体经济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5.2%。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表示,澳门今年首季经济负增长,反映澳门经济结构和税收单一,仍高度依赖旅游博彩业。岑浩辉透露,计划联同澳门工商金融界前往欧洲,并拟将西班牙、葡萄牙和比利时纳入行程,与葡西语系一同寻求发展联系。同时特区政府下半年将前往东南亚拓展旅游休闲市场,并考虑到东北亚。
澳门本地生产总值首季度表现
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及旅客消费模式转变等因素影响
去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自1999年回归以来,澳门GDP从519亿澳门元增长到4000亿以上,以13.41万美元的人均GDP位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但不同于港深、广佛已成为拉动全国经济的火车头,澳门尚未带动珠江口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门等城市形成经济增长极。近年来,澳门在经济适度多元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尤其是在中医药大健康和高新科技方面,也助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进入第二阶段。2023年,内地全面恢复与港澳人员往来,当年澳门GDP实现了实质增长80.5%,恢复到2019年逾八成水平,这一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旅游服务出口的强劲反弹,2024年GDP则较2023年同比实质增长8.8%。然而,2025年一季度的GDP负增长便如一道闪电,暴露出繁荣表象下结构单一的脆弱性。
澳门特区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本地生产总值997.6亿澳门元,同比减少1.3%,整体经济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5.2%。
有关分析指出,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以及旅客消费模式转变等因素影响。据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旅客非博彩消费总额为196.2亿澳门元,同比减少3.6%,主要是人均消费下跌所致。今年一季度零售业销售总额为164.1亿澳门元,较去年同季下跌11%,与上一季度相比则下跌5%。
对此,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表示,澳门今年首季经济负增长,反映澳门经济结构和税收单一,仍高度依赖旅游博彩业。岑浩辉透露,计划连同澳门工商金融界前往欧洲,并拟将西班牙、葡萄牙和比利时纳入行程,与葡西语系一同寻求发展联系。同时特区政府下半年将前往东南亚拓展旅游休闲市场,并考虑到东北亚。
岑浩辉访问大湾区内地九市
“中医药”“一程多站”“中葡平台”是参访高频词
澳门经济学会发布的信息显示,在全球需求疲弱,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金融环境偏紧及地缘政治及关税争端风险未解的背景下,澳门短、中期经济走势仍需高度警惕潜在下行风险。
国际游客占比约7%,九成消费力依托于内地与香港市场,当外部经济稍有波动,澳门经济便如多米诺骨牌般引发连锁反应,更深层困境在于多元转型之步履维艰。
岑浩辉在其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到,巩固经济复苏态势,加力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2025年澳门特区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在融入大湾区发展方面,岑浩辉指出,要加强与广东省政府、香港特区政府的沟通协作,持续深化港澳多领域合作,将加强与大湾区城市科技创新合作,促进大湾区跨境数据流动拓展,深化大湾区多领域合作。
岑浩辉到深圳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考察。
岑浩辉在佛山考察一家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
岑浩辉在广州考察一家城市空中交通科技企业。
继今年4月到访珠海、中山、江门三市之后,岑浩辉于近日(6月22日到24日)率领澳门特区政府代表团先后访问六个大湾区城市 ——深圳、惠州、东莞、广州、肇庆和佛山。记者梳理出岑浩辉此行“关键需求”如下:
深圳:深圳在推进前海和河套深港合作区建设上的成功经验可供澳门借鉴,用于谋划建设澳门科技研发产业园;澳门中葡平台角色可助力深圳优势科技企业向外发展;双方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加强会展合作,探索更多“一展两地”项目。
惠州:惠州制造业基础雄厚,双方可以通过“澳门研发+惠州转化”“澳门产品+惠州应用”等模式,开展从技术研发、企业孵化,以至产业培育的全链条合作;两地旅游资源丰富,可共推“一程多站”旅游路线。
东莞:双方可重点推进科技领域的全面合作,并拓展现有合作空间,发挥互补优势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广州:希望穗澳强化南沙和横琴的联动发展,互补优势。此外,乘着粤港澳联合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契机,穗澳可在体育事业上协同合力。
肇庆:肇庆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而澳门正着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期待加强相关的科研项目对接,共同开拓欧盟及葡语国家的中医药市场。另外,两地可优势协同,联合开发“一程多站”精品路线。
佛山:佛山具有中医药产业发展优势,因应澳门长者“北上养老”的需求,可发挥佛山医养结合服务,加强跨境养老的合作。佛山是制造业名城,可善用澳门的中葡平台,向葡语国家市场推广佛山产品。
当中不难看出,“中医药”“一程多站”“中葡平台”,是这次参访中出现的高频词,“澳门研发、其他地方转化或应用”也亟待拓展。
第二阶段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着力发展跨境电商及物流,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
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戴建业陪同岑浩辉访问大湾区内地六市,6月26日,戴建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程中各兄弟城市均看中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发展前景。
戴建业提到,当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已进入第二阶段,而跨境电商及物流项目是特区政府着力发展的项目之一,目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已吸引相关行业大型企业集团进驻,创造近2000个就业岗位,相信未来将强化行业人才集聚效应;同时,将商办楼改为酒店的政策也进入加速落地阶段,多个商业项目启动改造,预计将缓解澳门旅游旺季的酒店入住压力;此外,特区政府还推出面积约24万平方米的科技创新产业园,该园区将以科技为核心抓手,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重点推进建设,并与大湾区内其他科技园区联动协作。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已进入第二阶段,跨境电商及物流项目是特区政府着力发展的项目之一。
戴建业指出,当前还要重点推动实现“在横琴生活、工作、休闲一体化”。行政长官岑浩辉已牵头成立促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特区政府相关建设情况。
两地经济教授为澳门发展建言献策
探索澳门研发、江门生产、珠海营销的新型产业模式
谈及澳门今年首季经济负增长,两地经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提到,澳门须要加强与湾区相关城市,尤其是与中山、江门、珠海等珠西城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推出更多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林江表示,面对经济下滑,澳门应促进多元化经济发展,进一步减少对博彩业的依赖,同时积极发展会展、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多元产业,增强澳门经济的韧性。在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方面,尤其是针对上述来澳旅客消费模式的变化,推出更多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客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
不仅如此,澳门须要加强与湾区相关城市,尤其是与中山、江门、珠海等珠西城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例如,澳门的中医药产业需要与珠海、江门等城市形成澳门研发、江门生产、珠海营销的新型产业模式,先形成产业闭环,待产品和产业链成熟并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后,再通过澳门在葡语系国家和地区的独特地位和角色拓展至相关地区和市场,从而真正实现澳门产业的适度多元化目标。
在深化与湾区其他城市合作过程中,注重发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制度创新的优势,包括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休闲旅游、会议展览等产业领域的科技和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
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及商业经济系副教授李振国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时强调,澳门作为一个具备丰富旅游资源的外向微型经济体,澳门应该与湾区内其他城市在旅游范畴进行优势互补,才能更有效地整合不同湾区城市所具备的旅游资源,发挥其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功能。
6月26日,2024中国旅游者出境满意度研究报告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2024中国旅游者出境满意度十佳目的地”,澳门首夺第一位。
另外,澳门应该创造条件,包括提供更多更切合旅客需要和具备竞争力的优质服务,包括邀请更多国际顶级歌星来澳举办演唱会、举办更多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及国际盛事,以吸引更多国内外高价值及高消费力旅客。
而在加强产学研发展方面,李振国觉得,这确实能够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作出巨大贡献,但由于科研项目需要大量投入同时存在不确定性,再加上研究专利在商业化投入上需时较长,因此加强产学研发展可视为中长期发展政策,或许未能有效缓解经济的短期波动。
6月24日,为期10周的“2025年社区消费大奖赏”大型促消费活动举行终极大抽奖。活动参与商户约2万间,活动期间总发放的电子优惠券金额达2.9亿澳门元,总核销金额约2.5亿澳门元,联动消费额约10.4亿澳门元。
最后,李振国认为,作为短期政策,澳门特区政府可以持续推出措施,以提振消费信心,包括研究推出新一轮消费大奖赏,及以立减形式推出消费优惠券等,同时协助中小企进行数字化转型及服务优化和提升,以增加他们的竞争力。在中长期政策方面,澳门必须继续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发展“四新”产业,推动现代金融和科技产业落户澳门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便创造更多高价值的经济活动,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记者观察
澳门人期盼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湾区高质量发展
2025年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范畴的施政主轴是“拼经济、促多元、惠民生、谋发展”,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经济财政范畴工作的重中之重。
记者获悉,有企业表示,得益于澳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他们在内地物色到更广阔的应用场景空间和累积到更多的资源。
此外,记者走访发现,澳门一些景点外延少许的区域,例如十月初五街、福隆新街,人流量都相当冷清,红窗门街的蛋挞店店员还表示,旅客的消费也减少了。
选择在拱北或者横琴过夜的游客增多
2000年,一部名叫《十月初五的月光》的电视剧火了,让当时回归祖国不久的澳门再次成为焦点,全剧融入了许多澳门地标性建筑及特色景点,如疯堂斜巷,十月初五街等。如今,澳门一些著名旅游景点还吸引着游客莅临观光打卡。不过,十月初五街一带的烟火气貌似消失了。
十月初五街一带,摄于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中午时分。
十月初五街一带,摄于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中午时分。
十月初五街一带,摄于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中午时分。
澳门福隆新街,摄于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下午2点。
澳门福隆新街,摄于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下午2点。
今年5月,南都、N视频记者在澳门外拍时发现,除了大三巴、官也街、关前荟等热门旅游景点外,一些景点外延少许的区域,例如十月初五街、福隆新街,人流量都相当冷清。记者在一间直线距离离大三巴牌坊仅700米、位于红窗门街的蛋挞店,与店员闲聊,他们向记者表示,冷清主要是因为旅客减少了,旅客的消费也减少了。网购、电商的出现,改变了很多游客的消费习惯,他们随时可以在内地网站购买澳门手信,价钱和在澳门当地购买差不太多。就如记者在此蛋挞店消费,都是询问有没有当天新鲜出炉的产品,或者内地线上购买不到的产品,否则“懒得提回去”。店员表示,和记者都同样想法的旅客太多太多,overnight(过夜)的游客数量更是少,哪怕演唱会经济,在演唱会完场之后,通往各口岸巴士的游客很多,大多数会选择在拱北或者横琴过夜,会这样“操作”的不止内地游客,还包括香港游客。其次,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国家对中国游客的免签政策,对澳门旅游业也是冲击,这些国家同样是娱乐场众多,形式上更是越来越丰富,澳门这个“弹丸之地”若靠的只是娱乐、吃喝,在体验感上的竞争力越来越低。
澳门人期盼粤澳两地规则衔接更顺畅
而在6月初,南都、N视频记者在一场专为澳门籍毕业生而设的招聘会上,有澳门当地招聘企业向记者表示,澳门大学生毕业后在当地物色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不容易,他们也愿意适当为此降低薪酬。
在今年4月发表的《2025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澳门特区政府也从多个方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包括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对前往大湾区内地九市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指定企业就业的35岁或以下高校毕业青年,于其就业期间补贴每月5000澳门元,补贴期最长18个月。尽管如此,补贴完后的起薪点一万出头,在澳门当地就是和一个酒店门童差不多的收入,或是等同于茶餐厅打杂的收入,因为当中内地薪酬部分,还是含税的。
记者在采访发现,层次越高的人,对于融入湾区发展的决心越大,看好前景发展的决心越大,中层职位的人,对于这个发展趋势有点犹豫患得患失,刚毕业的人,处于观望态度或者叫做愿意“浅尝”。也有企业家直言,在拓展海内外市场的时候,他们遇到不少困惑,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进入第二阶段,不少澳门人更期盼两地规则衔接更顺畅。
高新技术企业在内地物色到更广阔应用场景空间
南都、N视频记者从去年年中采访拍摄《湾区high-tech小旋风》到年底采访拍摄《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系列报道——澳门值得》期间,多次和澳门企业家沟通交流。
博维智慧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家俊和普强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何国涛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公司在澳门“1+4”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算是有点名气,也就是他们口头上说“板上钉钉”的事情,但在研发和物色人才方面,他们仍是感觉乏力,因为吸引人才到横琴发展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的研发部不少在北京甚至在国外,但也多得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让他们在内地物色到更广阔的应用场景空间和累积到更多的资源。目前澳门行政长官岑浩辉在上任后,也是不停走动,希望和其他城市优势协同、共谋发展。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敏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