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佛山三水云东海月亮湖畔,发令枪响,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名铁人三项选手跃入清澈的月亮湖,在碧波与环湖绿道间挥汗竞逐;不远处,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内塔吊林立,曾经的基建战场崛起为广佛极核“3.0园区”新标杆;放眼横涌村、杨梅村、石湖洲村等现代化和美乡村,它们用“村企”带动风貌提升、产业兴旺。
这幅生机勃勃的图景,在近三年变得肉眼可见。作为成立仅17年的“佛山最年轻街道”,云东海锚定城乡协调发展核心要义,守护万亩湿地、万亩森林公园生态本色的同时,驱动“体育赛事+战新产业+集体经济”三驾马车,在“百千万工程”赛道上实现突围与跃升。
从本土练兵迈向湾区IP
稀缺资源锻造湾区“强磁场”
前有“村超”“村BA”,后有“西甲”“苏超”,地区性体育赛事品牌层出不穷,而“云铁”(云东海铁人三项赛)这颗2011年种下的种子,在2023年破茧重生,并以稀缺性和高端化“出圈”。
回溯2023年,“云铁”重启之初,便得到广东省河长办授权,成为广东首场冠以“广东万里碧道”光环的铁人三项赛事,也是佛山唯一的大型铁人三项赛,奠定了其生态赛事的高起点。2024年,全省铁三赛事不足十场,“云铁”是仅有的两场“中铁协”认证赛事之一,凸显独特价值。
通过三届“云铁”的接续努力,这一IP完成了从“区域特色”到“湾区磁场”的华丽转身,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其由“地方政府推广”变为“市场主动热捧”。
一组数据说明“三年之变”。2023年,近千名选手参加,主要来源于市内;而2025年赛事中,参赛人数超1500名,名额推出当天即报满,其中佛山市外选手占比近七成,不少来自美国、荷兰、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力拓展至湾区乃至全球。值得注意的是,有61名“云铁”的“铁粉”已是连续三年参加,3名残障选手今年最新加入,印证了赛事黏性与包容性的双重提升。
与此同时,比赛还吸引过万名观众到现场观赛,21家本土及外地企业以纷纷倾力支持办赛,火爆程度空前,真正实现“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的转型。
这份吸引力源于云东海不可复制的生态禀赋。月亮湖作为珠三角鲜有的可游泳城市湖泊,水质优良;自行车赛道平坦少弯,环境优美;而跑步赛道位于云东海湿地公园环湖碧道,是全省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生态PB跑道。
其实,“云铁”不仅是一场体育运动,更与产业产生了同频互动。由于训练、装备、时间成本较高,铁人三项运动参赛者多为行业精英。而“云铁”赛道上不仅有美丽自然景观,还途经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云东海电子信息产业园这两个高端连片的“3.0园区”,无形中成为展示城市形象与产业活力的超级秀场,化身投资者丈量云东海产业环境的绝佳平台。
2025年,“云铁”赛事还创新性举办了医药健康及电子信息行业赛中赛,终点送出“爆款刘芳烧鹅”,赢得纷纷点赞。杭州微策生物科技公司某高管在参赛后,被云东海产业环境吸引,正与街道探索更深层次体育科技合作;再如,康码(佛山)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在现场感受到“云铁”满满的运动健康文化后,落子云东海,近日成功竞得云东海街道电子信息产业园范围一宗50亩的优质产业用地。
另一角度看,“云铁”也带动地方文旅消费指数级增长。赛事举办前后,持续近一个月“赛前训练-赛中体验-赛后放松”的消费周期,三水荷花世界、森林公园接待游客10万人次,同比增长112%;过夜游客超1万人次,同比增长88%;带动全区文旅消费近5000万元,餐饮营业额约2000万元,较赛前增长56%。以“云铁”赛事为媒,云东海在三年探索中锻造出文旅消费与产业升级的“强磁场”。
两个“万亩产业园”拔节生长
生态优势催生战新集群
在“百千万工程”鸿篇中,战新产业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云东海拥有两个超万亩连片可开发产业空间,三年为期,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逐渐成型,以3.0高标准园区拓展佛北战新产业发展新空间,正崛起为广佛极核“三生融合”新标杆。三年来,云东海产业集群化发展成效显著,三水康复类医械和医美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茂名高州·佛山三水产业合作园获评佛山市2023年度“百千万工程”十大典型项目案例,并入选“2024年中小城市优秀案例”。
其中,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是佛山重磅打造的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之一,是广东省药品监管综合改革先行区,也是全省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企业对环境洁净度要求严苛,而云东海湿地公园PM2.5年均值仅15微克/立方米,水质达Ⅱ类标准,优良环境不可多得,成为吸引企业的核心优势。今年,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提级由佛山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直管,累计已引入19个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为佛山2025年实现医药健康产业集群总规模超千亿元提供支撑。
电子信息产业园是“腾飞两翼”的另一支撑。聚焦“一园一品”,它高标准重点打造“全链条集聚、全要素集约、全生态和谐”的3.0新型产业园区,坚持“链主引领+配套协同”的招商模式,打法鲜明。当前,云东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全面启动园区东拓工程,拓展后总面积达1.4万亩,形成“一湖两轴三片区”,已集聚规上工业企业9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30家,2024年实现总产值324.55亿元,同比增长11.17%;还集聚了电子通信设备产业上下游企业超50家,其中室分天线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超70%,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向“链式集群”跃升。
云东海电子信息产业园。
锚定“三年初见成效”,云东海发挥“后发优势”,做强做实战新产业。2023年以来,街道共引进项目77个项目,意向投资总额248亿元。其中,街道2024年累计引进包括盛路新一代智能通信设备、速帕尔智能设备等产业项目41个,意向投资总额超132亿元,超亿元项目共22个,上升趋势明显。新落户的产业项目涵盖战新产业、健康运动服务业、农文旅业、总部商贸等,呈现一二三产业全方位发展趋势,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明显提速。
得益于产业为云东海镇域经济发展提供活力。云东海常住人口从2020年9.87万增至2025年17.8万,增幅超80%,新增人口中72%为35岁以下青年群体。
“生态绿岛”到“融合样板”
多元探索激活乡村动能
云东海的“三年之变”,不仅体现在城市与产业,更深入乡村肌理。其中,星湖云研研学基地是这一探索的鲜活注脚。作为三水首个由“乡村CEO”引进、强村公司落地的项目,该基地投入3000万元,今年3月1日开业,开业不到一个月即获认证为三水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租金加上研学收益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约700万元营收。该项目将打造集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会议培训、拓展训练等于一体的综合营地。
另一边,冲刺“亿元村”的云东海横涌村以”村企合作、公司经营”的管理理念探索6544.25平方米旧厂房的升级改造项目,村集体资产拉动社会资本,投资约500万元对其改造后进行重新招商。值得注意的是,该村90后的村书记何振洪原先工作于银行,抱着振兴家乡的想法回村任职后,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当前,云东海有5条村尝试创办“村企”的方式盘活集体经济,村集体的“入局”,为乡村共富、风貌提升提供更加直接、强劲的动力。
城乡协同发展背后,是云东海街道依托周边“一湖两园五村”的生态底色和产业优势,以荷文化、运动、健康三大特色主题,打造“云海荷乡”乡村振兴综合示范片区的鲜明战略。三年来,云东海先后举办首届“荷文化”节、首届佛山和美乡村文化节、森林公园首届状元文化节,两季稻草人音乐节交相辉映,点亮“八小时”新型城乡文娱空间。杨梅村、石湖洲村双双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云东海街道和杨梅村分别获评为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村。
全省“百千万工程”将惠民富民、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作为内在要求。三年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新城院区开业,荷园路、鲁梅线延长线等5条公路完工,学位供给增加超5000个,还成为三水区首个辖区内特保人群看病“零费用”的镇街,有效覆盖8100余人。
“百千万工程”赛道上,云东海有自己的“铁人三项”:敢于掀起运动健康经济的波涛,坚持在培育战新产业赛道上一路驰骋,更将乡村振兴当作一场长跑。云东海的三年实践证明:生态敏感性与产业先进性从不相悖,正以“运动为媒、产业为核、生态为底、城乡共兴”的可复制公式,为湾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极具价值的突围样本。
文:孙振凌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镇兴村旺!百千万看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