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光明区马田小学附近的市民张先生表示,自2023年起,马田小学开始改扩建工程,其间常常在午间和夜间休息时分传来较大的施工噪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此外,其认为,从外观上看,该校各项设施比较新,并没有改扩建或重建的必要性。
对此,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回应称,已核发6次施工许可,对违规施工立案处罚4宗,约谈负责人7次,将持续加强噪音治理。
此外,光明区教育局表示,该校建校早,生均面积、抗震及防洪不达标,经研究决定,马田小学通过改扩建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居民:
学校改扩建工程午间和夜间施工噪音扰民
“反复拆建搞得周边居民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之中,我们的午休、夜间及周末休息都受到很大影响,也一直没见到什么降噪措施。”市民张先生提供的记录显示,工地频繁在中午及23:00后数次开展高分贝施工。
马田学校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张先生反映,其曾多次拨打12345热线,噪音问题仍反复出现,“生态局说他们夜间检查的时候没发现,但为什么总能听到超时施工的声响?”
马田学校改扩建工程夜间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除了噪音扰民问题,张先生还质疑该学校改扩建工程的必要性。他指出,教学楼和操场从外观上看还比较新,“那为什么又要拆除再重建,搞得这么大的噪音”。他认为,学校应保留自然活动空间,而非频繁拆建施工,导致学生和周边住户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中,建议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居民听证和项目公示工作。
张先生通过查阅“马田小学”微信公众号发现,2023年运动会照片显示,校园原有地面操场和绿化环境良好,“2023年施工以前的照片显示这是个小而美的学校,现在却是个大工地,关键噪音还扰民。”
马田小学改扩建前的操场环境。图源:马田小学微信公众号
公开资料显示,马田小学是光明区公办小学,现有36个教学班、1776名学生。6月26日,奥一新闻记者从光明区教育局获悉,马田小学改扩建后计划办学规模是30个班、1350个学位。
马田小学学校介绍。来源:深圳政府在线
此外,奥一新闻记者检索发现,此次涉事的项目为马田学校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为深圳市光明区建筑工务署,施工单位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建一局集团华南建设有限公司。项目一期工程于2023年7月开工,于2024年11月交付使用,二期工程于2025年2月开工,预计2025年底前交付使用,目前二期工程正处于基坑开挖阶段。
奥一新闻就该项目的噪音投诉联系到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暂未回应。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
噪音投诉量已显著下降,将强化建筑施工噪声治理
针对马田学校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噪声扰民投诉,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回应奥一新闻记者时表示,由于小学建设项目未列入《深圳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备案管理名录(2021年版)》,根据该名录第七条规定,该项目无需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或者备案。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规定,在城市建成区内,禁止在中午(12:00-14:00)或者夜间(23:00-07:00)进行产生环境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但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以及按照正常作业时间开始施工但是因生产工艺要求必须连续作业的建设项目,可向生态部门申请中午或者夜间作业证明。
2023年7月至今,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依法依规为马田学校改扩建工程项目核发施工许可证6次,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对该项目噪声、非道路移动机械开展5次监测,组织执法人员通过在线巡查及现场执法检查加强对该项目的监管,对该项目施工超时、噪声超标等情况立案处罚4宗。7次约谈该单位施工负责人,持续督促其切实履行噪声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强化与群众的沟通解释,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调整施工工序,采取安装施工隔音降噪围挡等降噪措施,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目前该项目投诉量已逐步下降,今年5月的投诉量为2宗,相比今年投诉量最高的月份(3月26宗)下降92.3%。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强化建筑施工噪声治理,压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如发现超时施工等违法行为将依法查处。
光明区教育局:
改扩建解决安全隐患,优化空间提升教学品质
关于学校改扩建项目的必要性,光明区教育局接受奥一新闻记者采访时作出了解答,该局回应称:马田小学原为村办小学,校园内共有三栋建筑,包括:向善楼(建于1996年)、达礼楼(建于2010年)和崇德楼(建于2015年)。马田小学建校时间较早,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活动场地面积不达标;二是向善楼抗震能力不达标,加固改造难以全面解决结构安全隐患;三是马田小学地势低,多次因暴雨造成校园积水。经研究决定,马田小学通过改扩建方式解决上述问题,对向善楼、达礼楼进行拆除新建,对条件良好的崇德楼进行保留。
因周边学位需求较紧张,为保障学校在施工期间正常办学,建设单位采用分期建设方案推进工程。一期工程于2023年10月拆除体育场跑道、舞蹈台等非教学区域设施,并于同年11月正式动工,重点建设A座教学楼与改造崇德楼,目前一期工程已在2024年12月1日交付使用,确保新学期教学不受影响。二期工程则在一期项目投用后启动,于2025年2月对原有教学楼、门卫室等建筑进行拆除重建,此安排正是为了实现施工与教学“两不误”。
对于居民质疑小学改造后绿化及自然空间减少,光明区教育局表示,因用地面积紧张,为确保学生活动空间,新建校园采用立体化空间开发策略,将运动场抬升至二层,形成复合式功能空间体系:首层架空区域配置室内风雨球场、多功能报告厅及配套功能空间;抬升结构夹层同步嵌设彩虹环形慢跑道系统。运动场抬升后,既完整保留原200米标准环形跑道功能及操场活动场地,还通过垂直空间整合显著拓展学生体育活动面积,同步构建起全天候、多场景的校园运动空间网络,有效提升空间资源利用效能与教学环境品质。相较原来的校园,增加了室内风雨操场及室内环形跑道,不仅增加了生均活动面积,也能满足雨水天气校园日常的室内体育活动。
针对施工扰民问题,该局表示,光明区建筑工务署已要求施工方优化作业时间,并采取设置隔音围挡、使用低噪音施工设备等降噪措施,减少噪声排放,保障学生正常学习。目前暂未收到反映存在因施工导致的教学活动受影响情况。
接办单位: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
总体评价:76分 良
介入速度:20分
理由:在接到投诉后迅速行动并开展执法检查,对违规行为作出处罚。
处理进度:18分
理由:通过多次监测、约谈和处罚,投诉量逐步下降,但施工扰民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处理效果:18分
理由:投诉量下降,但群众满意度仍有待提高,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奥一基层治理研究员评价:20分
理由:接办单位在依法依规处理投诉方面表现较好,建议引入更有效的降噪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治理效果。同时,需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对反复接到噪音投诉的施工项目进行重点监督,对必要的中午及夜间审批日期等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情况做好公示,建立更完善的噪声污染防治机制,确保施工与居民生活和谐共存。而对违规处罚后屡教不改的单位,需要协同各相关部门探索更具震慑性的监管机制。
接办单位:光明区教育局
总体评价:80分 良
介入速度:22分
理由:及时回应质疑,详细解释改扩建必要性。
处理进度:18分
理由:通过分期建设方案确保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但施工扰民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处理效果:18分
理由:改扩建项目解决了部分安全隐患,但由于公示不足导致周边受影响居民对拆建必要性存在质疑。
奥一基层治理研究员评价:22分
理由:接办单位针对马田学校改扩建工程的必要性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解释,从生均面积、防洪排涝等实际需求出发,论证了项目的合理性。针对居民关心的自然空间减少问题,该单位回应了运动场抬升等设计的特色和优势。总体而言,教育局的回应展现了解决问题的诚意,但学校改扩建项目的相关规划未面向周边居民做足公示,建议加强与家长及居民的沟通,督促相关方优化施工安排,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确保改扩建项目真正满足教育需求和群众期待。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