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泰国宪法法院突然宣布暂停总理佩通坦的职务,引发政局震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指出,这一裁决实为“政治妥协的产物”,既回应了街头示威诉求,又避免彻底推翻现政府。而引发本次危机的导火索——佩通坦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的“私人通话事件”,更暴露出泰柬边境冲突与国内政治博弈的复杂缠斗。
停职裁决:一场精妙的“政治平衡术”
周士新分析,泰国宪法法院的裁决充满矛盾却暗含深意。法院仅以“涉嫌违宪”为由暂停佩通坦职务,而非直接认定“违宪”。此举既未完全顺应示威者“彻底罢免”的诉求,又未彻底维护总理权威,实则为双方预留转圜空间。
7月1日当天,佩通坦就被宪法法院暂停职务一事发表讲话,表示接受宪法法院的决定,将在宪法法院规定时间内准备好辩护材料。周士新分析称,裁决后可能出现两种结局:若法院最终认定未违宪,佩通坦将复职;若坐实违宪,则彻底终止其任期。
周士新援引泰国前总理巴育的先例称,巴育曾被暂停职务后复职,但佩通坦能否复制此路径,仍取决于三重压力。“停职本身说明泰国宪法法院对佩通坦的行为表示不满,但‘涉嫌违宪’与‘违宪’存在本质区别。最终定论将取决于街头运动、执政联盟稳定性及柬泰冲突这三大变量的博弈结果。”
泰国国王近期正在推动提交新的内阁成员名单,这也就意味着此时的泰国国王并不希望局势出现大变化。此前,泰国副总理阿努廷领导的自豪泰党退出了联合政府,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的执政党退出联合政府,同样也无法预测。
周士新称“当下泰国政局高度紧张,权力更迭风险存在,泰当局正面临内忧外患的风险。”
当地时间6月27日,柬埔寨执政党主席、前总理洪森曾在4小时的超长直播中指控佩通坦及其父他信“背叛我、背叛泰国”。按照洪森的说法,5月底柬泰边境出现流血冲突后,他信和妹妹英拉曾亲自请求他协助缓和边境紧张局势。6月初,柬泰两军就边境“三角地区”局势达成共识,同意调整军队部署,他信和英拉还就此向他致谢,泰国方面之后却对外宣称是柬埔寨“撤军”,制造误解,令他深感被背叛。
“电话门”风波:外交失误引爆政治核弹
本次佩通坦停职的直接诱因,是佩通坦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的一通私人电话。周士新对此解读称,作为总理,佩通坦以私人身份联系他国政要“显然不妥”,尤其洪森并非柬埔寨政府首脑,此举偏离外交常规程序。但是,通话本意为缓和柬泰边境冲突,未涉及国家主权让步。周士新强调“若真有卖国条款,柬埔寨早就会主动曝光施压,局势不至于拖延至今”。
周士新分析称,通话遭柬埔寨内部人员泄露,暴露柬方管理漏洞,却使佩通坦陷入违宪指控。事件发酵后,泰方态度反而更趋强硬:佩通坦亲赴边境慰问军队,两国口岸全面关闭,冲突短期难解。“经济规模差异使柬埔寨在长期对峙中受损更大,泰国也试图以此逼迫柬方让步。”
周士新表示,此次裁决是泰国政治的经典缩影——宪法法院的“折中主义”实为给各方一个台阶。但这个台阶是通向权力复位,还是政治深渊?无人能预判。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