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樊文扬 7月2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主题为“建设数字友好城市”。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北京在探索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新模式、新路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还要进一步突出应用导向,包括创新“一网统管”,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在城市应急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等。
大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据刘烈宏介绍,近年来,北京等地区大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以数据流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的全过程,不断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整体协同。在进一步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方面,他提出三点看法。
首先,全域数字化转型要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要将城市作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发挥数据要素在赋能全局中的乘数效应。加强技术与机制的协同创新,打造集约、统一的数字底座、数据平台。建立并完善城市智能中枢,一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设施互通、数据融通、平台连通、业务贯通。加强式术化制度改革,推动跨领域、跨部门数据协同共享,业务流程再造,治理规则重构。
其次,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要进一步突出应用导向,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城市治理理念、服务能力的跃升。
刘烈宏强调,要注重城市运行安全、高效、精准,加快城市数字更新,打造更具韧性的城市生命线,创新“一网统管”,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在城市应急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应急发现、决策、响应、处置能力,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要注重城市服务普惠包容,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水平提升,努力实现全域覆盖、全民友好、全时响应。
此外,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还要进一步推进产城深度融合,要深入推进兼顾城市治理现代化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把握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通过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促进城市数据资源不断丰富汇聚,结合城市产业集聚、人才集中、场景丰富等优势深化数据资源流通利用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更好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据他介绍,北京把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提出了“一区三中心”的发展目标,持续探索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新模式、新路径,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
“十四五”期间,北京数字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北京市民热线“12345”助力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解决率和满意率均超97%。在国家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1+3”政策体系指引下,北京深化金融公共数据专区运营,为70多万家市场主体提供数据服务超四亿次。
“可以说,北京在数字技术创新、数据要素服务和数据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支撑了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力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刘烈宏表示。
编辑:黄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