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级爆款剧《家里家外》被抄袭?出品方:“台词原样照搬”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5-07-03 20:17

短剧行业火热之余,随之而来的侵权问题也开始出现。近日,微短剧厂牌听花岛于官方公众号发布关于短剧《家里家外》被抄袭的公开声明,称发现南京烛影心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其授权,旗下微短剧《歪出一片烟火人间》(以下简称《烟火人间》)抄袭公司版权作品《家里家外》并用于商业获利,已经严重侵犯公司的合法权益。

南都记者以涉嫌侵权剧集的剧名在短视频平台和微信小程序上搜索发现,除了个别引流的片段,大部分发布完整剧集的账号已经下架该剧,但依然有小部分账号可观看零星几集。听花岛方面向南都记者表示,已经公开发布律师声明,但尚未进入司法流程。南都记者尝试电话联系南京烛影心光科技有限公司,对方电话接通后却一直声称排队人数较多,无人应答。听花岛方面也向南都记者透露一直未能联系上对方。

图片

图片


照搬原台词,遭“翻拍复刻”级别侵权?

据听花岛发布的声明,《烟火人间》在内容的情节串联、顺序安排、分镜设计、镜头语言、画面衔接,甚至台词等方面均与其作品《家里家外》高度相似。听花岛在声明中列举了9处关键情节与《烟火人间》的剧情进行对比,均有较高相似度,该剧的上线时间为2025年6月,听花岛出品的《家里家外》上线时间为2025年3月14日。南都记者随机用剧名搜索短视频平台和小程序上的剧集资源,发现大部分“全集观看”的入口点击进入后都显示“本剧已下架”,少部分账号尚能播放个别集数,但无法观看完整剧集。

听花岛表示,已就对方的侵权行为委托律师出具《律师声明》,《声明》中提到涉嫌侵权的剧集甚至连部分台词都原样照搬,其相似度已远超合理借鉴范畴,几乎达到“翻拍复刻”的程度。并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鉴于《家里家外》发表时间明显早于《烟火人间》,依法可合理推定《烟火人间》制作者对《家里家外》存在接触可能性。同时,经审慎、专业比对,《烟火人间》与《家里家外》在作品表达层面已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实质性相似,且《烟火人间》制作者未就上述使用行为取得委托人任何形式的授权许可。

听花岛在声明中强调,将坚决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并保留对涉嫌侵犯公司原创作品著作权、版权等合法权益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微短剧体量小投资少,盗版抄袭成常态

作为风口之上的行业,微短剧产业近年来关于版权侵权的问题明显增多。听花岛方面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市场上的盗版侵权手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盗版搬运,比如网盘资源盗版、电商平台售卖盗版资源、独立网站或第三方app进行剧集搬运等;另一种是本次侵权涉及的翻拍侵权,这类侵权行为无法批量检测到,翻拍过程中侵权方也会有意识地加入原创情节或者替换元素,侵权行为难认定,需要从法律上论证侵权而非借鉴。听花岛方面透露,他们的作品有很多遭到盗版,对他们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因此他们其实一直在针对这方面维权打击。

图片

对于微短剧更容易遭到侵权的原因,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占领律师告诉南都记者,微短剧本身就体量小,投资成本相对长剧要低,侵权成本也比长剧低得多。“长剧被认定为侵权的话赔偿金额相对更高,而且还可能会因涉嫌侵权被采取行为保全,停止上映。但微短剧很有可能等到你发现它侵权的时候,对方的投资成本都已经收回来了。”

听花岛在声明中也提到,“在此之前,我司遭遇版权侵权时,交涉过、投诉过,发过律师函,维权路上也得到了平台方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一系列维权操作虽然对涉事方有一定的提醒和震慑作用,但是没有从本质上解决这个问题”。有过多部微短剧操盘经验的制片人覃祥敏告诉南都记者,其实这类抄袭剧本或剧情的行为在微短剧行业早就是常态,很难避免。“可以把人物和一些故事情节改掉,但不改大框架,一直就是这样。去告他们也是耗时耗力。”

盗版猖獗的直接后果就是直接侵蚀正版的收益。有数据显示,微短剧盗版导致的潜在产值损失或高达200亿元,有微短剧平台的相关负责人曾在采访时提到,用户容易被盗版资源分流,从而影响平台分账收入与制作方的回本周期,长此以往将打击优质内容的生产积极性。


侵权问题日益凸显,监管层正在完善版权立法

南都记者了解到,中国版权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版权十件大事”中就囊括了“加强微短剧版权保护与发展成行业共识”。中国版权协会表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到6.62亿人,使用率达59.7%。同时,与之相关的洗稿搬运、删减切条、抄袭剽窃、重复侵权等版权问题也日益凸显。政策面也已然意识到盗版侵权问题对蓬勃发展的微短剧产业带来的危害。

在今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王志成表示,在加大版权专项治理方面,针对网络视听领域的侵权盗版新情况、新类型,他们将加大整治力度,在接下来组织开展的“剑网2025”专项行动中,将规范微短剧版权秩序作为重点任务,指导各级版权执法部门查办网络视听领域大案要案,把法律威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在加快完善版权立法方面,新修改的著作权法对视听作品著作权归属进行了完善,他们正在积极推进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修改工作,拟对视听作品的定义和分类等相关内容作进一步明确。

赵占领表示,对于盗播微短剧的行为,剧方可以提前向短视频平台等传播渠道沟通发版权警示函,短视频平台内若存在用户上传他人作品行为,则短视频平台可能会因对于用户的侵权构成应知,进而承担帮助侵权的法律责任。因此,短视频平台在收到权利人的版权警示函后采取更多主动措施防止和制止侵权。但对于这类抄袭剧情的侵权行为,他表示很难采取预防措施,更多只能是在发现侵权行为存在后进行维权,及时制止侵权,防止损失扩大。

听花岛方面告诉南都记者,除了从法律上进行维权外,公司正在和专门的技术公司沟通数字水印、技术加密等手段进行版权保护,同时也呼吁平台和制作方作为统一行动人联合起来抵制盗版。


采写:南都记者 徐冰倩

编辑:田爱丽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