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化迫在眉睫!古越龙山用破亿金额“杀入”威士忌领域

南方都市报APP • 湾区酒闻
原创2025-07-03 22:02
图片

继年初酱香威士忌之后,国产威士忌又迎来一个酒业跨界的“玩家”。

7月3日,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注意到,黄酒龙头古越龙山在其微信公众号宣布,该公司在7月2日已与浙江穿岩十九威士忌酒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古越龙山将提前锁定穿岩十九生产的超4000桶糯米威士忌入桶熟成订单,订单金额破亿元。

据了解,古越龙山此次“斥巨资”杀入威士忌这一酒业新赛道,主要与其品牌年轻化相关,在业绩增长乏力,同时被对手会稽山时刻赶超的压力下,拓展年轻人市场成为古越龙山迫在眉睫的任务。


布局业务6年,古越龙山要靠威士忌打开年轻化?

古越龙山对威士忌已经布局了近6年时间。

公开资料显示,穿岩十九威士忌源于2019年古越龙山与江南大学研究团队合作研发黄酒蒸馏酒,随后该公司与香港凤凰集团(远东)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并在2023年11月宣布产品正式对外发布。而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浙江穿岩十九威士忌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月,控股人为马梓健,该公司与香港凤凰集团(远东)投资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

对于上述糯米威士忌产品,古越龙山方面在产品对外发布之时是“寄予厚望”,除了布局产品研发和生产酿造外,该公司还在2023年带试验产品前往苏格兰,拜访麦卡伦首席酿酒师和爱丁顿集团亚太区前总裁等,并让行业人士进行品鉴评分。

去年1月,古越龙山在投资者互动中还表示,穿岩十九威士忌产品已进入整桶生产阶段,整桶预售将在今年开始逐步小批量实施。“公司为穿岩十九威士忌产品提供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等服务,香港凤凰集团(远东)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产品推广及销售,没有合作成立公司”。

随州在接近1年半的时间内,穿岩十九威士忌就再无其他消息传出,直至上述7月2日重磅签约传出。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也注意到,关于穿岩十九威士忌的销售规格、流通渠道以及价格等,古越龙山方面尚未作进一步披露。

布局威士忌的背后,是古越龙山急需打通年轻人市场的其中一条策略。

此前古越龙山举行的线上业绩说明上,该公司表示今年将聚焦产品优化调整,线上主推年轻化、文创类产品,线下主推传统产品,5月底完成渠道检查,形成闭环管理;同时围绕年轻化产品展开夏季攻势,推出“3+1”产品矩阵,推动产品布局优化。

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古越龙山早在2018年就定下“高端化、年轻化、‌全球化、‌数字化”的发展战略,但实际成效并不显著。同样的,今年第一季度,古越龙山的相关策略尚未体现在业绩报表中。根据古越龙山一季报显示,该公司营收约5.39亿元,同比下降4.9%;归母净利润为0.59亿元,同比下降4.5%。针对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有所下降的情况。

业绩双降之时,古越龙山的股票市值今年曾一度被同行会稽山超过。根据7月3日收盘,古越龙山总市值为97.54亿元,会稽山为94.45亿元,二者差距不到3亿元。南都湾财社记者还发现,今年一季度会稽山营收约4.8亿元,与古越龙山差距不到6亿元,而归母净利润方面,会稽山以约0.9亿元高于古越龙山。值得注意的是,会稽山还先于古越龙山开拓黄酒年轻化战略,旗下气泡黄酒成功“出圈”。

在上述行业背景以及“禁酒令”等影响下,古越龙山要保住行业龙头地位,打开年轻人市场自然成了“必选项”。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除了布局威士忌外,古越龙山还推出诸如“无高低”“啡黄腾达”等新品,但行业声量并不大。


酒业跨界布局之时,国产威士忌价格也在下探

据了解,古越龙山布局的国产威士忌领域,系近年来酒行业投资热点,这也意味着古越龙山的产品在这赛道上对手颇多。

南都湾财社记者在此前报道中提到,大芹、高朗等国产威士忌独立厂牌已经有产品在市场流通;此前有意布局威士忌的青岛啤酒,通过战略并购青岛饮料获得青岛威士忌这一品牌;仁怀酱香酒和国台已经推出酱香威士忌这一国产威士忌品类,天佑德酒则是布局了青稞威士忌;另外,郎酒、古井贡酒等外业企业均对这一领域有跨界投资,并且在酒厂建设上加大力度。

当然,在国产威士忌行业影响较大的还是百润股份旗下的崃州,该公司去年推出的产品引起市场关注和抢购,而在近期,该公司又发布了5款“崃州”品牌的单麦威士忌产品。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相比苏格兰威士忌突出年份、日本威士忌突出风土原料等特点,我国威士忌产业由于处在起步阶段,10年及以上的威士忌基酒储备基本为零,因此主销产品基本为无年份产品,而无年份产品的低定价也成为国产品牌突围的优势。

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却发现,当大品牌进口威士忌基础入门款定价在200元/瓶的时候,国产威士忌定价却相对偏高,例如崃州旗下一款雪莉桶单一麦芽威士忌,其定价在399元/瓶。

有行业人士认为,古越龙山的穿岩十九威士忌在上市之初,可能会受到威士忌行业的宏观面影响。据了解,目前全球威士忌市场价格走势也逐步下探,包括中国市场在内,中高端单麦威士忌不管在市场销售层面,还是价格表现层面均持续低迷,但是进口品牌价格“降维打击”以及品牌积淀的口碑,刚起步的国产威士忌也开始重新找准价格定位。

这一状况,使得国产威士忌定价正在随着市场行情“降温”。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目前多款国产威士忌在建议零售价之外,调低相关产品的售价。例如上述提到5款新上市的崃州威士忌,定价在200至500元之间;大芹威士忌旗下部分主销产品,定价在200元左右;另外青岛威士忌的5年份单麦产品售价也为100至300元之间。

业界分析认为,与积累一定品牌力的进口威士忌相比,国产威士忌更多应该凸显性价比优势而非“价格对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价格带也是白酒行业近期备受消费者关注的次高端及大众价格带,“与白酒相比,威士忌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风味感受,或更适合自饮”;与此同时,在铺货渠道上,国产威士忌应该走类似白酒“民酒”路径,即主要以商超、便利店以及网店等渠道进行推广。

另外从数据来看,古越龙山等国产品牌面对的对手主要是海外品牌。中邮证券援引欧睿数据指出,2023年威士忌行业CR5为 67.30%,其中保乐力加以24.20%市占率排名第一,帝亚吉欧、爱丁顿集团、百富门、格兰特父子分别位列第二、三、四、五名,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4.10%、6.90%、6.80%、5.30%。由此来看,国产品牌要实现突围增长,仍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

对于今年国产威士忌有哪些重大动向,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将持续关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 王静娟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