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虚假年份酒事件影响,仁怀再度启动对白酒市场的专项治理行动。
近日,仁怀市召开坚守品质诚信经营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员部署会议(下文简称会议)。本次会议仁怀市组织了500多家白酒生产、销售和包材、物流、快递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至12月,仁怀市将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治理行动,旨在构建覆盖“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的严密监管体系,全力打击治理“年份酒”虚标、以次充好、虚假宣传、假冒侵权等问题。
据了解,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源于6月23日央视财经的《“年份酒”岂能凭空造》的调查,在相关报道中,仁怀市部分酒企利用“串酒”(生产中掺入酒精)和 “碎沙酒”(破碎高粱酿造的低价酒)混合的“串沙酒”冒充大曲坤沙酒;有厂家厂家直言,往新酒里加几滴调色酒,就能调出老酒颜色,年份长短全由加的量决定;与此同时,包括包材和生产日期等都能进行做旧和伪造处理。而这一系列造假,使得成本仅几元一斤的白酒,扫码后的建议零售价却高达几百元,溢价数十倍。
针对相关情况,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随后展开调查,初步调查核实,媒体报道涉及12家主体,目前,已对涉事企业抽检46样次、成品酒抽检66样次,查封涉嫌以次充好等问题的成品酒8105件,后期将依据检验结果和调查情况依法处置。
据了解,“虚假年份酒”实际上是酒行业存在已久的乱象之一,其从酒体、外包装乃至品牌故事等均存在造假的空间。根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今年早前报道,部分酒企主要系通过外包装模糊性表述,例如标注“15”“30”等数字,再包装一个年份故事,酒的价格就可以“飙升好多倍”,另外,市面上有些疑似涉及年份但又合理的用词,例如“窖藏”“原浆”“年份”“典藏”等等,都是疑似虚标年份的行为。
对此,仁怀市再度对“虚假年份酒”重拳出击,会议印发了《仁怀市坚守品质诚信经营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到,仁怀市将聚焦生产包装、市场秩序、物流运输、包材市场、行业自律等重点领域,突出严防严管严控严查严惩,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治理行业突出问题,全力维护仁怀酱酒核心产区声誉,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白酒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除了相关部门对“虚假年份酒”进行严查外,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仁怀市酒业协会发布酱香白酒行业自律倡议书。
相关内容提到,抵制不正当竞争,严禁通过低价倾销、仿冒名优品牌、伪造产地证明等手段扰乱市场,共同维护仁怀产区酱香白酒品牌价值;规范渠道管理,加强对经销商、电商平台等销售环节的监督,确保产品流向清晰,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同时,仁怀市酒业协会呼吁全行业:以“视质量如生命”为准则,传承工匠精神;以“口碑重于销量”为理念,珍惜产区声誉;以“整改为契机”,推动产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仁怀市对“虚假年份酒”重拳出击,系该市对白酒产业整治升级的其中一环,近年来,仁怀市正在针对白酒企业进行“产能大换血”。
据仁怀市融媒体中心披露数据,经过近年来的白酒产业综合治理,截至2024年3月,累计淘汰落后产能6.6万千升,兼并整合681家白酒生产企业(作坊);截至当年10月,白酒生产企业(作坊)总量从1925家减少至868家,规上酒企总产值年均增长21.31%,总产值达1039.62亿元。从前述数据来看,茅台镇的白酒产业往规范化、提质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仁怀对于优质白酒产能还设置相应门槛,以此进行整个产区的产能置换。产区内新兼并重组项目产能不得低于3000吨、新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产能需达1万吨以上,此外仁怀力争到2026年白酒工业总产值实现2000亿元,力争完成规模以上白酒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完成增加值1300亿元。因此业界认为,本次对“虚假年份酒”的重拳出击,除了剑指部分行业乱象外,产区还可能获得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契机。
对于本次打击“虚假年份酒”相关进展,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将持续关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