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中的阳光保险:半年领罚32次,员工用假章多年未被发现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5-07-07 21:07
图片

作为行业领先的民营保险集团,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保险”)当下正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局面。2024年,阳光保险总保费突破1283亿元创新高,同比增长8.0%。旗下阳光人寿新单期缴保费203.7亿元(同比增长12.6%)、阳光财险原保费收入478.2亿元(同比增长8.1%),呈现保费利润“双增长”的良好局面。

然而亮眼业绩的背后,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正逐一显现。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阳光保险旗下两家子公司累计收罚单超30张,罚金逾760万元;更值得关注的是,阳光财险河南分公司许昌营业部原经理“7623万元骗贷案”暴露出公司内控漏洞。

与此同时,2025年一季度公司核心业务板块表现分化明显。消费者满意度方面亮起“红灯”,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涉及“阳光保险”的投诉量高达5954条,其中阳光财险、阳光人寿相关投诉分别为939条和701条。

 

合规大考:半年被罚32次

近日,南都·湾财社推出“金融半年观”系列报道,2025年上半年,全国保险公司累计收到“罚单”645张,合计罚没金额近1.16亿元。其中,阳光保险旗下的阳光人寿与阳光财险合计收到32张罚单。

图片

从处罚事由看,阳光财险内部“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保险中介业务、虚列薪酬、欺骗投保人、编制虚假材料”等问题高发,上半年共收到20张罚单,罚金总计560余万元;阳光人寿则因“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保险费率、编制虚假资料、诱导代理人违背诚信义务、利用业务牟取不正当利益”等多种违规行为,上半年收到12张罚单,罚金总计200余万元。

图片

与此同时,阳光保险的消费者满意度也正经受考验。

图片

根据7月7日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共有5954条投诉中包含关键词“阳光保险”,939条投诉中包含关键词阳光财险,701条投诉中包含关键词阳光人寿。

 

内控漏洞:伪造公章六年未被发现

近期,一起骗贷案件暴露出阳光保险内控管理漏洞与业务乱象。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阳光财险河南分公司信保事业部许昌营业部原经理何庭含,靠着虚假的保险、贷款,维系着“高业绩”。

2025年4月24日,河南许昌中院维持了对何庭含的判决,这起骗贷大案终于尘埃落定。据何庭含供述,自2017年起,他为完成总部的业绩指标,以“贷款由公司偿还”承诺和20%返利为诱饵,诱骗客户办理贷款,并通过伪造保险公司公章、虚构客户收入等手段维持骗局。直到2023年2月份,“贷新还旧”滚出的巨大资金缺口导致众多贷款人的征信逾期,这场骗局才被揭开。

2023年2月19日,河南省许昌市公安局示范区分局以“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对何庭含立案调查。警方查证,何庭含通过297人,在多家保险、金融机构办理了359笔大额贷款,共计7623万余元,以划扣的利息、保险费等费用折抵本金,尚有1543万元未偿还。其间,为了弥补资金缺口,何庭含曾在2年间花328万元购买彩票,“想着中一等奖了,能把资金缺口缩小”。

4月24日,许昌市中院对该案作出二审裁定,维持原判。何庭含因贷款诈骗罪、洗钱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处罚金22万元,责令退赔各被害单位损失3236万元。

6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处罚信息显示,因利用开展保险业务为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何庭含被终身禁止进入保险业。

“伪造文件等违规操作竟能持续6年未被发现?这管理可真够乱的!”有网友对阳光保险的内控体系提出质疑。


成长挑战:一季度核心业务板块表现分化明显

4月29日,阳光保险公布业绩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36亿元,同比增长4.55%;净利润17.89亿元,同比下降9.92%。

其中,核心业务板块表现分化明显。阳光财险取得营业收入124.02亿元,同比增长3.08%,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133.33%;阳光人寿取得营业收入90.34亿元,同比增长6.63%,净利润14.39亿元,同比下降21.62%。

对于人身险业务承压的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银保渠道受“报行合一”政策冲击,渠道佣金压缩导致销售动能减弱;二是投资收益波动剧烈,阳光人寿2024年综合投资收益高达10.25%,但2025年一季度资本市场回调导致投资收益未能延续高增长,直接拉低净利润。截至2025年一季度,阳光人寿的投资收益率及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0.86%、0.02%;三是产品结构转型滞后,对传统渠道依赖过重。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25年前三月,保险行业实现原保费收入2.17万亿元,其中,人身险原保费收入1.79万亿元,同比增长0.25%,财产险原保费收入3867亿元,同比增长4.23%。

上述人士表示,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阳光保险亟须突破三大发展瓶颈:一是重塑银保渠道价值,二是提升资产配置能力,三是补齐内控管理短板。

官网显示,2005年7月阳光财险成立,2007年6月阳光保险集团成立。是历史上第一个成立5年便进入中国500强的企业,曾被行业誉为“阳光速度”。2022年12月9日,阳光保险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目前已拥有财险、寿险、信用、资管、医疗、养老、科技等多家专业子公司。

2024年,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阳光保险交出了一份“各项核心工作取得进展、整体经营稳中有进”的业绩答卷。年报显示,集团全年实现总保费收入1283.8亿元,同比增长8.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8%。集团内含价值115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2%。未来新形势下,阳光保险表示将更加注重业务的内涵式发展、特色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

下一步阳光保险将如何破局成长“烦恼”,补齐风控短板、平衡发展质量备受行业关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