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女孩安娜自出生即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此病致其心脏血液异常分流,长期影响生长发育与日常活动。安娜母亲回忆,医生曾说安娜心脏如漏水的房子,血液乱流。安娜虽看似正常,但易累、常感冒甚至患肺炎。当地医生称缺损大,建议尽早干预,否则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引发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甚至失去手术机会。
欧洲建议开胸手术 广州专家微创解决
当地医疗机构建议尽早处理需正中开胸,但想到女儿尚小便要面对胸膛留疤、锯胸骨、用体外循环、恢复期长及手术风险等,安娜父母焦虑万分。“我们查阅资料、咨询国外亲友,只想找到对孩子伤害最小、恢复最快、效果最好的方法。”安娜的父亲说。
转机出现在安娜舅舅亚历山大——在华工作多年的塞尔维亚友人,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后。他了解到该院先心病微创治疗经验丰富,遂咨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陆华,得到肯定答复后,安娜父母满怀希望,不远万里带安娜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团队对安娜的病情展开全面评估,综合考量体重、缺损位置与大小等因素后,决定采用成熟的微创技术——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6月13日,手术室、麻醉科及超声科团队密切协作,手术顺利推进。
此手术告别了传统开胸带来的较大创伤,仅在安娜胸骨旁开一个约1厘米的微小切口。医生凭借丰富经验与娴熟技术,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实时精准引导下,经这一“钥匙孔”通道,将特制封堵器精准输送并释放在心脏缺损处。整个过程无需体外循环,心脏自主跳动,最大程度降低了对患儿生理的影响,彰显了心脏外科“微创”的核心理念。
得益于术前周密规划、术中精准操作以及成熟的围术期管理方案,手术十分成功。术后第2天,安娜便能下床活动;术后第3天,复查各项指标良好,她带着修复如初的心脏,在父母的陪伴下,满载祝福出院回家。
心脏有“漏洞” 尽早治疗是关键
房间隔缺损就像是孩子心脏上悄然出现的一个“漏洞”,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实则暗藏巨大危机。心脏血管外科谢少波主任医师提醒,在患病早期,许多患儿往往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或者仅有极其轻微的不适,比如偶尔的呼吸急促、容易疲劳等,这些症状很容易被家长忽视,甚至被误认为是孩子天性活泼好动或者体质较弱导致的。
然而,这个“心”上的漏洞绝不能被小觑。随着时间推移,心脏为了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不得不持续超负荷工作,负担日益加重。这不仅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最为可怕的就是心力衰竭。一旦发展到心力衰竭阶段,孩子的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治疗难度也会大大增加,甚至可能留下不可逆转的后遗症,给孩子和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
谢少波强调,小儿先心病务必尽早干预,这是关乎孩子未来健康和幸福的关键。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孩子的心脏健康,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评估,遵循医生的建议,尽早为孩子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温玮 通讯员 刘桦楠 张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