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团队致力于提升荔枝附加价值 为助农富农事业贡献力量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5-07-12 20:03

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面对荔枝存在的加工规模、技术能力不足等情况,该怎么办呢?日前,南都记者从华南理工大学获悉,该校“梅荔生活”团队近年来一直深入一线调研,深入探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与流程问题;同时研发出多物理场荔枝加工技术,促使荔枝果醋的年产量大幅提升90%,直接带动陆河当地超过300名农户返乡就业。

933x699_6871c5f1a2131.png?X-Amz-Content-

据了解,华南理工大学“梅荔生活”团队由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牵头创立。团队负责人表示,行业内专家认为,要想解决荔枝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一方面要持续优化荔枝种植品种,提升鲜果品质;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发荔枝果干、荔枝饮品等加工产品,通过延伸产业链来提高荔枝的附加值。

1264x948_6871c5f199c85.png?X-Amz-Content

为此,梅荔生活团队深入产业一线开展全方位调研。团队成员足迹遍布茂名、汕尾、广州等多个荔枝主产区,与农户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在种植、销售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团队成员还走访了多家荔枝加工厂,全程考察荔枝加工的各个环节,深入探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与流程问题。经过系统调研,团队认识到,荔枝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荔枝加工产品仅占总量的5%,而每年因保鲜技术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产值浪费高。

凭借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强大的技术支撑,梅荔生活团队结合荔枝的特性,研发多物理场荔枝加工技术。该技术创新性地将脉冲电场与超声相结合,构建起荔枝特征物质提取的“高速通道”,使荔枝中活性营养成分的保留率提升20%以上。实验结果直观地表明,经过该物理场技术加工的荔枝产品,不仅褐变程度显著降低,保持了良好的色泽,还拥有更浓郁的天然香气,营养成分也更为丰富。在这一技术的助力下,荔枝果醋的年产量大幅提升90%,直接带动陆河当地超过300名农户返乡就业,为他们实现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今年,梅荔生活团队与相关公司达成深度合作,签约投资荔枝加工专项用于多物理场荔枝加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持续为助农富农事业贡献力量。


图片:受访者提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