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GA01
2025年7月13日GA06
7月1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外发布《2025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全面揭示了货运司机群体的最新现状。
46岁以上货车司机占比增加 35岁以下占比下滑
从年龄结构看,货车司机从业年龄总体偏大:36-55岁的司机占比84.38%,其中尤以36-45岁的货车司机占比最高,超过四成。与上年调查相比,46岁以上货车司机占比增加,35岁以下货车司机占比进一步下滑,显示行业对年轻从业者吸引力不足。
就从业稳定性而言,从业年限在21年以上的货车司机占比最高,达28.02%。接近七成的货车司机从业年限在11年以上,占比69.41%,说明货车司机职业稳定性较高。不过从业年限在5年以下的货车司机占比为13.04%,较上年调查下降近6个百分点,显示新进入市场的货车司机有所减少。
超六成司机是个体经营
货车司机的经营模式主要根据车辆所有权、运营资质、收入分配和风险承担方式划分。其中纯个体经营(司机全款购车)、挂靠经营(车辆登记在挂靠公司名下)、公司雇佣(受雇于物流公司,开公司车辆)、平台加盟、融资租赁(通过金融公司“分期购车”)等较为常见。报告显示,个体经营的货车司机占比60.83%,超过六成,此类经营方式的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在个体司机中,超过三成的有车贷。挂靠经营的占比55.58%,仍然较为普遍,此类模式存在合规经营风险。
相比之下,受雇驾驶的司机占比35.16%,超过三分之一。受雇驾驶司机主要受雇于车队,获取工资而不是运费收入。受雇驾驶司机较上年调查有所增加,从业稳定性有所增强。
57.44%个体经营司机通过数字货运平台找货
在个体经营的货车司机中,65.55%没有稳定的货源,较上年调查出现小幅上升;28.88%有单边货源,仅有5.57%的个体经营司机拥有双边稳定货源,与上年调查基本持平。此项数据显示,个体经营司机货源不太稳定,经营风险有所加大。据了解,当前,货车司机借助多渠道寻找货源,57.44%的个体经营司机通过数字货运平台找货,同时传统线下货源渠道仍是重要来源。
超三分之一货车司机工作日均12小时以上
从工作强度看,近四成的货车司机月均出车天数在26天及以上,近三成司机月均出车天数在21-25天,工作强度普遍偏高。超过三分之一的货车司机工作时间日均在12小时以上。就收入而言,绝大多数货车司机认为目前的运费水平普遍偏低:其中,个体经营货车司机反映更加强烈;受雇驾驶货车司机虽然不直接参与运费磋商,但仍有77.48%的认为运价偏低。货车司机遇到的货运纠纷主要集中在拖欠运费,远高于其他纠纷。
月均收入集中在5000元-8000元
调查数据显示,货车司机月均收入集中在5000元-8000元,在蓝领群体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受雇驾驶货车司机的收入主要集中在5000元-8000元,占比37.09%,其次是8000元-10000 元,占比29.80%,两者合计收入在5000元-10000元的受雇驾驶司机占比66.89%。而个体经营司机收入相对分散,25.89%的收入在5000元-8000 元间,其次是8000元-10000元的,占比22.54%,还有10000-15000元的较高收入水平,占比14.76%。
总体来看,受雇驾驶货车司机收入相对集中,个体经营货车司机收入更加分散。高收入水平的个体经营司机占比更多。但是个体司机为获取更多的收入付出了更多的工作时间和等待时间,劳动强度进一步加大。
七成以上的货车司机患有职业病
报告显示,近年来,货车司机的社会保障和参保比例稳步提升。具体来看,货车司机参加社会保险以新农合养老和医疗保险为主,达到52.63%。32.24%的货车司机参与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不过,仍有15.08%的货车司机未参加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险,社会保障覆盖面仍待提升。
南都记者留意到,由于长期处于高强度、高风险、不规律的工作环境中,身体和心理长期超负荷运转,七成以上的货车司机患有职业病。在患病司机中,九成以上货车司机因长时间驾驶,患有颈椎病、腰椎病,近七成的货车司机因饮食不规律等,患有胃病。三成左右的货车司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噪音性耳聋等其他职业疾病。随着货车司机年龄的增长,职业病的危害日益显现。
货车司机对于社会保障服务需求普遍较强。报告数据显示,有关最困扰的社会保障问题,货车司机反映最多的是工作时间长、休息少,占比70.27%;其次是职业风险大、社会保障难,占比59.50%;第三是不受尊重、社会地位低,占比57.93%。困扰货车司机的社会保障问题相对集中,是影响货车司机职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在上述背景下,法律援助服务成为货车司机最迫切需要的社会保障服务,占比达到50.49%,远高于其他服务需求,反映货车司机特别是个体司机对于法律援助需求强烈。其次是纠纷协调服务和应急救援服务,分别占35.70%、34.27%,均超过三分之一。
超八成司机认为当前车多货少
近年来,数字货运平台的兴起,深刻改变传统货运行业的运作模式。但从中产生的新问题也不容忽视。
82.32%的货车司机认为,数字货运平台主要存在货主出价偏低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当前车多货少的市场格局,货源需求不足,运力供给过剩,拉低了市场总体运价水平。
超过五成的司机认为平台存在中介黄牛提成高、车辆太多司机抢单难。
超四成司机认为平台收费不合理,包括抽成比例过高、巧立名目重复收费、强制或变相强制购买会员、不合理的惩罚性收费等。
近三成的司机认为使用过程中货源信息重复或与实际不符。还有两成左右司机反映纠纷处理不及时、托运人随意取消订单等,显示平台在规则制定和交易保障方面还有待完善。
根据报告,对于数字货运平台存在的问题,货车司机最希望监管部门出台数字货运平台的支持措施,近七成的司机认为低价竞争需要合理引导;其次是规范交易制度,明确平台及平台上各类主体的责任义务;第三是打击运费诈骗和打击超载超限,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竞争环境,侵害了平台上司机的合法权益;第四是发布“黑名单”,包括货主和司机“黑名单”,通过联合惩戒引导规范经营。还有畅通投诉渠道,便利司机反映和解决各类纠纷。
更多阅读:货车司机从业调查:月均收入8000元以下,七成多有职业病
南都融媒出品
记者:傅晓羚
编辑:李芷琪 张静薇
设计:章玲
编辑:李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