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深圳,把科普教育与国防科技生动呈现。到了港口就能看舰船展,还能近距离直击前沿深海科技装备国家科考船。
7月11日,中国航海日,环球科考赋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启动会、“看舰”巡展(深圳站)在招商蛇口旗下深圳国际邮轮母港举行。
当日,“向阳红10”号科考船停靠港口,向公众近距离展现我国深海科技装备及海洋探索前沿成果。据悉,“向阳红10”号科考船未来将作为环球航次起航母港。而同日启幕的“深蓝造舰局”主题展,也是深圳首个大型舰船文化主题线下展览,浓缩百年造舰奋斗史。
11日上午,环球科考赋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启动会召开。作为联合主办方,深圳国际邮轮母港签署“深蓝梦想2035”环球科考首批重磅合作伙伴协议,宣告与深蓝探索(深圳)海洋科技、上海中船文化传媒、中诚信绿金科技、深圳市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四家机构携手共同推进这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蓝色远航计划。
深圳依海而生,向海而兴。2017年,国家《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首次赋予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使命。2024年深圳海洋经济总产值5409亿元、占GDP比重14.7%、增长5.8%,集聚涉海经营主体11万家,已建涉海创新平台86个。深圳激活“蓝色引擎”,以新的更大成效助力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加快打造海上新广东,奋楫扬帆正当其时。
如何生动呈现海洋科技,展现深蓝新力量?发布会当日,国家科考船“向阳红10号”停靠蛇口邮轮母港。据了解,科考船接下来还会在7月20日至7月29日上午面向公众开放。
深圳首个大型舰船文化主题展
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百年巨变为轴线
下午,“看舰”巡展(深圳站)启幕,展览将在深圳国际邮轮母港持续至10月17日。
展览以中国近代工业象征——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60年沧桑巨变为轴线,系统梳理了中国船舶工业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从洋务运动时期“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艰难起步,到抗战烽火中船厂工人以血肉之躯抢修战舰、保家卫国;从新中国成立后万吨轮下水、万吨水压机轰鸣,宣告建设强大海军的雄心壮志,到21世纪以自主创新为引擎,实现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这段浓缩的百年征程,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科技兴国伟大实践的生动教材。
展览拉近了国防科技与普通公众的距离。观众可在“舰史探秘舱”与“科考船探秘”区域,身临其境地了解现代“无纸化造船”的流程,感受万吨巨轮从蓝图变为劈波斩浪钢铁巨兽的过程。在航母力量体验区,电磁弹射的磅礴力量和舰载机一飞冲天的瞬间,让观众零距离感受国之利器。“雪龙2”号极地破冰模拟器则让来者置身南极、勇闯冰海,感受中国在极地科考领域的硬核实力。国产驱逐舰发展长廊清晰展示了五代驱逐舰从引进消化到完全自主创新的突破。
展览精心设置了多项前沿互动环节:在“AI未来战舰工坊”,观众可利用智能绘图工具设计心中未来战舰;趣味军舰模块拆装互动游戏,让参与者动手理解现代舰船的精密构造,深化国防科技认知;“航母指挥官体验”让观众化身甲板指挥官,在模拟环境中下达指令,感受驾驭海上移动国土的责任与荣光;现场还有丰富的舰船主题文创产品。
这些互动设计有效激发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探索海洋科技、投身国防事业的兴趣与热情,为国家海洋与国防事业的长远发展播撒希望的种子。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陈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