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高黎上涌的黑臭问题,已困扰沿岸居民近三年,近期更趋恶化,气味被沿河居民形容“像公厕”。南都记者调查发现,仅今年6月20日至7月10日的20天内,该河道在8天时间里,明显发黑。
容桂街道7月10日书面回应显示,6月监测显示河水为劣五类水质,污染主因系碧桂园片区污水管网塌陷、超载等导致生活污水溢流入河,目前正推进“联围治水”工程,寻求根本解决。
俯拍明显呈黑色的高黎上涌
河道近20天有8天明显发黑
每次持续数小时
公开信息显示,高黎上涌位于容桂街道东北部,东起高黎水闸,西至沙涌水闸,与高黎下涌相连,由东洪奇沥水道往西汇入容桂水道,全长约4.32公里,常水位深约1.0米,流域面积约3.3平方公里,是容桂街道主干河涌之一。河涌自西向东分布东逸湾、碧桂园凤凰湾、凤雅苑以及旗胜路周边城中村等居民区,常住人口约1.58万人。主要功能为排涝、农用灌溉。
高黎上涌全貌
然而,附近居民反馈,2023、2024年,高黎上涌不时出现河道发黑发臭现象。今年6月,黑臭现象更加严重。
2024年,市民拍下的河中景象
记者依据市民拍摄的照片、视频统计发现,仅6月20日至7月10日的20天内,河道明显发黑的天数就达8次,每次持续数小时至一天不等。在岸边疑似排污口处,市民还捕捉到水流直排入河的情况。
2025年4月,河涌发黑的景象
2025年7月6日,未发黑的河道
2025年7月7日,几乎同一位置,发黑的河道
超500米河道呈明显黑灰色
偶有垃圾漂浮
7月上旬,记者走访了高黎上涌河道。在碧桂园凤雅苑和左邻苑相连的桥梁上,记者看到,河道两旁绿植茂密,桥两侧隐蔽可见4个排水口。河水颜色呈深绿至灰绿色,走近可闻到阵阵臭味。
记者沿高黎上涌向东深入,河水颜色渐深绿转灰,河道上开始出现漂浮垃圾。行过地图所示龙盛坊位置,记者见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整段河水呈黑灰色,恶臭扑鼻。
河道呈黑灰色
记者用透明水瓶取水,看见水体略微泛黄。途中,两处排水管正有水流直排入河。而从龙盛坊起,至外环路辅路附近,地图显示单直线距离已超500米的河道,水体肉眼看去均呈明显黑灰色。
排水管正排水入河
家住周边的居民刘先生表示,河道散发的气味像“公共洗手间”、“闻久了头晕”。在河边经营餐厅五六年的冯先生谈起河道的状况,显得更为愤慨:“我们投诉多次,问题都没得到解决!河水这么臭,谁还来吃饭?”他更坦言,记者当日所见黑臭,并非最严重状态。
对比当下,老居民的回忆令人唏嘘。一位稍显年长的村民对记者回忆,几年前河道尚较清澈,如今黑臭频发,“有时臭味飘进屋,饭都吃不下。”另一位村民则痛心道:“早年河水很清澈,鱼都能看见。现在成了这样。”
官方两度回应黑臭成因,管网缺陷成焦点
面对居民们的投诉,相关部门做了解释。周边市民提供的截图显示,2023年,顺德区相关部门曾回应称,系相邻河道淤泥堵塞,底泥上浮致河水变黑。
今年6月,容桂街道办事处答复市民称,高黎上涌河段出现黑臭,自2024年下半年相关部门排查处置后,一直在跟进处理中。据容桂街道城建和水务办公室最新回复显示,污水溢流问题是该凤怡苑楼盘内部管网出现缺陷,不能正常将污水排到市政污水主管网。
有关部门称,经沟通协调,暂时由物管采取临时措施处理,联围治水已计划在该楼盘南边新建污水管网,预计工期约4个月,建成后,楼盘污水可顺利接入。
不过,7月碧桂园凤怡苑物业在回复业主时称,已通过水泵将污水运输至市政管网排放,但河道黑臭现象仍在出现。“我们已经采取了办法,后续出现黑臭,我们会反馈上去请有关部门继续排查。”
6月监测水质劣五类,将加快联围治水工程
7月10日,容桂街道书面答复南都记者称,目前,高黎上涌河水污染原因已经查明。碧桂园凤雅苑、凤怡苑周边污水管网由开发商配建,但配建的市政管网存在多处塌陷,一直没有达到移交市政管理的要求,且日常缺少管网养护等问题,导致管道去水不畅,部分生活污水溢流至河涌;另外,河涌存在淤积,水体流动性不足。
容桂碧桂园凤凰湾的入住率不断提高,生活污水量也随之增加,原配套的朝桂北路污水主管承载能力不足,且碧桂园片区污水管网朝桂北路段存在管道破漏,叠加管网现存缺陷,居民生活污水输送需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
上述原因下,居民生活污水流入河道,出现反复黑臭。容桂街道6月监测结果显示,河水水质未达到五类水标准,氨氮、总氮浓度超标,呈现生活污水污染的典型特征。
根据强制性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质可以分为1-5类,五类水为最低水质标准。此外,污染程度超过五类水的水体,又被称之为劣5类水。
目前,容桂街道称,已采取短期应急处理,通过软管将堵塞污水井污水抽至下一污水井,临时恢复该片区污水管网正常输水功能;此外,在发生溢流的污水井内架设潜水泵,通过临时铺设软管,将井内污水导排至附近排水功能正常的污水主管,确保污水不排河涌。
容桂街道称,目前,主要污水排口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整体成效,还需正在全面开工的“容桂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系统性解决。目前,该工程行进至进场实施“朝桂北支路市政污水管网完善工程(含污水提升泵井)”步骤。项目完工后,预计将能更快速把污水输送至水质净化厂进行处理,有望让污水远离居住区,较大幅度改善河涌水质不稳定的问题。
微评
根治黑臭河涌,须建立责任追溯与长效监管机制
一条周边聚居万人的河涌,却因反复黑臭令居民苦不堪言。官方锁定碧桂园片区管网塌陷超载为主因,恰暴露关键症结:开发商配套基建长期未达标移交,属地监管为何未能及早介入。
原因既已查明,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如今,治本工程已然启动,结果值得期待。但更需配套更加严格的责任追溯与长效监管机制,否则恐难杜绝反复污染。
统筹:李平 董淑云
采写:南都记者 唐宇松 实习生 陈无忧
部分图片由市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