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以作风之“变”引领发展之“进”

南方都市报APP • 新闻快线
转载2025-07-15 18:25

“广州的营商逻辑很务实,企业需要什么,城市就补什么;企业创新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在第11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钟蕾芳的发言引起现场企业家共鸣。

抖音华南总部、蚂蚁“一总部双中心”落户广州……据统计,今年1-5月,广州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31.85万户,同比增长38.37%,在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中新增数量与增速均位居榜首。经营主体纷纷选择广州、深耕广州,展现出广州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更映照出党员干部作风的不断改进。

作风建设,抓实了是凝聚力,抓好了是吸引力。今年以来,广州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将作风建设与拼经济、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打出“学、查、改、促”组合拳,推动学习研讨入脑入心、查摆问题动真碰硬、集中整治见行见效,以过硬作风推动城市创新势能加速集聚、市场活力蓬勃迸发、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注入强劲动能。

真抓实干带来“新气象”

中科宇航,一家总部位于广州的商业火箭公司,上半年面临特殊生产场地和配套资金双重难题。“我们提出诉求后,市里组建服务专班,从需求对接至项目签约仅用2个月。”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发展前进的过程。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州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敢作善为、加压奋进,努力以作风转变破难题、开新局。

产业政策焕新——

48ab90bb-55d9-47af-80bc-f5f6073b485c.jpe

文远知行自动驾驶Robotaxi行驶在广州市中心城区

5月,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在广州市中心开通8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示范运营专线,这一突破,离不开广州务实创新、开放包容的城市氛围。

面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无人区”,广州在全国首创三级测试道路标准,率先“破冰”城市快速路测试,出台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强化法治保障……正是这种实干劲头,助力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企业深耕广州、快速壮大。

国内首条跨境电商低空物流跨城航线、全国首个生物医药产业地图……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作风转变的生动注脚。

要素配置革新——

2dd6e174-36a1-4b80-b415-99801e071e8d.jpe

广州市招商土地超市全图界面

用地是企业的核心关切。“从‘大海捞针’到‘精准导航’,‘土地超市’的智能匹配和专员服务,让我们迅速锁定理想地块!”一家智能制造企业负责人感慨道。这一转变得益于今年3月广州创新打造的“招商土地超市”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产业用地资源,实现了从“人工”到“智能”的升级。为解决乡村振兴项目落地问题,广州还创新采用“点状供地+预支留用地”方式,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融资难是“老大难”。“以前像我们这样的轻资产企业,贷款利率要8%左右,真没想到现在政府主动把适合我们的融资产品推送过来,并由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利率还不到3%!”一家科技企业财务负责人对天河区推出的“信用+金融+创新”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不吝点赞。天河区发展改革局通过打造全链条信用金融生态,实现惠企政策与14万家科创企业精准匹配。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今年4月,广州首批可信数据空间上线,创新“可信空间+高质量数据集”双轮驱动模式。面对“数据孤岛”难题,广州探索以制度创新解决“聚数”困境,用技术赋能攻克“好用”难关,推动数据要素从“资源化”向“资产化”“资本化”深度蝶变,为企业乘“数”而上铺设了桥梁。

湾区规则创新——

798412ca-ac0b-4e7f-a5f4-c8d3a59585bf.jpe

广州港南沙汽车码头

6月30日,伴随着一声长笛,52辆出口香港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搭乘“穗港汽车01”号滚装船离开南沙。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穗港汽车出口快线”顺利开通。正是得益于穗港联动优化汽车出口流程,“以点带面”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穗港汽车出口快线”项目得以促成。

作风向新,发展向上。今年以来,广州重塑抓经济“战斗队形”,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动拼经济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从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等5个关键产业发展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到完善资源要素保障机制,从“靶向招商”到城中村改造,广州党员干部主动作为,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以硬作风展现新气象。

从“店小二”到“合伙人”

“没想到行动如此迅速,提出困难不到1个月时间,就帮我们顺利解决零部件物流仓库租赁、停车场选址建设与场地平整等难题!”位于黄埔区的某汽车企业负责人感慨。今年4月,黄埔区成立汽车产业发展办公室以来,“点对点”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协调解决痛点堵点问题,全力保障高效生产经营。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服务大局。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不少企业明显感到:广州,更暖了!

暖,因为更积极主动——

今年以来,广州召开系列“拼经济”专题会、重大项目调度会等,研究分析当前广州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市领导对口联系“21+8”重点产业、490家重点企业、90个重点项目,深入一线精准做好服务,督导解决问题。尤其针对“踢皮球”“慢作为”等问题,广州列出负面清单,市领导带领职能部门“组团式”到生产经营一线蹲点服务,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聚焦金融“血脉”,广州建立健全市领导走访在穗重点金融机构工作机制,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情况,听取需要支持的事项,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服务保障。

“材料没带齐?不用等明天!”在黄埔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企速通”服务让一家企业当天完成开办登记。这种“特事特办”的底气,源自《广州市政务服务条例》的全国首创——将“高效办成一件事”纳入立法,明确延时服务、错时应急等刚性要求。

“4月初受到关税影响,我们经营困难,还好政府拉了一把,我们现在业务反而做得更好了!”番禺一家外贸企业由衷地表示感谢。面对国际经贸形势变化,广州主动建立“益企行”服务机制,推出稳外贸18条、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针对性外贸政策,抓好对美进出口企业综合服务。今年上半年广州外贸进出口增长15.5%,展现强大韧性。

越秀区推出“首席服务官3.0版”,“一企一策”解决企业诉求;白云区实施“千企万户大走访”暖企行动;增城区依托“增心办”小程序建设智慧政务“微服务站”,让政务服务随处可办;海珠区以“如我在办”理念迭代升级“海珠合伙人”助企服务机制,以“帮办”“带办”暖心服务提升企业办事体验感……从“坐等上门”到“主动下沉”,党员干部的身影越来越多地从办公室转向写字楼、产业园,主动为企业链接资源、解决问题。

暖,因为更细致贴心——

“没想到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受理仅40天便通过了反垄断审查,这项工作开展一般需要4个月。”黄埔区的某企业负责人惊叹道。这是黄埔区实施工业稳增长“百日攻坚”行动的真实场景,通过“部门联动、特事特办”,高效推进项目工程前期审批手续。从化区主动回应企业关切,创新推行涉企“综合查一次”执法改革,由市场监管部门统筹,整合应急、环保等跨部门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能啃“硬骨头”、敢钻“矛盾窝”,只有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把贴心服务做到企业心坎上。广州某生物医药企业负责人直言:“我经常和员工半开玩笑说,现在遇到问题,干部比我们还着急!”从“你呼我应”升级为“同题共答”,广州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从当好“店小二”转变为企业的“合伙人”。

贴心细致,还体现在更多“场景”。

9ca67c1a-019f-4647-9c4c-3bfb118d3f32.jpe

“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现场

“南沙连面试住宿费和路费都包了,这样的诚意很难不心动!”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李同学直言,南沙的相关政策减轻了异地求职压力。“一卡在手,服务全有!”在番禺展示区,一张涵盖医疗服务、子女入学、政策服务、安居保障等13项特权的“人才服务卡”让求职者眼前一亮。

高层次人才专线24小时响应需求;“人才管家”提供从体检疗养到车牌竞价的专属服务;珠江夜游船票、广式腊味礼盒、免费文旅套票,一份份“城市见面礼”展现爱才诚意……才以城聚,城以才兴。2025年4月,广州市创新升级“四高四无忧”(就业补贴高、创业扶持高、人才待遇高、培养资助高;落户无忧、安居无忧、子女无忧、服务无忧)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就业创业、生活保障的全周期支持网络。今年1-5月,广州新增就业14.32万人、增长5%;据百度实时迁徙地图显示,广州持续位居全国热门迁入地首位,“广纳英才”的广州成为国内外人才汇聚的热土。

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更积极、更深入、更务实,更加精心、更为精细、更多巧思……一个个案例、数据,生动诠释了广州党员干部作风之“变”。

好作风背后的“好生态”

在第11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立邦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钟中林谈道,“广州政府效能是高的,在广州可以赚到钱,政府能够辅助产业。”广州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得益于激励担当作为营造的良好干事创业环境。

立导向、鼓干劲——

考核是“指挥棒”,也是“风向标”。广州坚持树立正确政绩观,着眼为基层松绑、为发展聚力,深化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政策措施,制定“1个办法管总、4个工作方案落实”的“1+4”制度框架,进一步调整优化综合考核机制。其中,对市辖区压减合并为1个综合考核,考核指标压减率达96%。

“大家普遍感受是指标更精简、方式更科学、层次更清晰。特别是将各区分为3类开展差异化考核,既注重一把尺子量到底,又注重区分赛道比长短。”花都区综合考核专班工作人员深有感触。据悉,在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广州将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等牵引性、撬动性强的指标作为考核重点,推动以考促干、以考促优,对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的正向激励正逐步得到彰显。

近年来,广州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坚持容错纠错并举,制定进一步宽容失误指导意见,总结6类激励保护机制典型案例,清单式明确可以容错的情形,帮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为干部担当作为解决后顾之忧。

“依法征收,净地出让”,作为首批新模式改造试点的2条村——山村、坑口城中村改造进展顺利。这得益于荔湾区关心关爱干部的“22条措施”,对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及时奖励。白云区将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领域16种容错适用具体情形列入清单,推动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放手干事、积极作为。

亲有度、清有为——

“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企业自身的风清气正以及良好的市场环境。南沙区反腐倡廉的工作让我们打消了很多包袱和顾虑,能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上。”南沙区“廉企联盟”某会员企业主要负责人表示。建立纪检监察机关与民营企业直接联络沟通平台,协调解决企业诉求,助力企业廉洁合规建设,是广州今年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具体举措之一。

今年以来,围绕部分党员干部不愿、不敢、不善于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的问题,广州在《政商交往若干场景行为指引及答疑》的基础上,细化出台影响营商环境典型问题及场景提示,进一步推动政商交往有规可依、有度可量。

学中干、添动力——

“在广州,我们感受最深的不只是‘被照顾’,更是‘被尊重’——尊重市场规律、企业需求与创新活力。”德勤中国董事会主席蒋颖的评价,道出了广州营商环境的精髓。这种尊重既源自广州作为千年商都的基因传承,也得益于广州干部队伍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在“拼经济”的战场上,专业能力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广州持续打造“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学习大讲坛品牌,“一年一主题”开展系列学习培训。今年进一步聚焦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领导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计划”,紧扣各区重点主导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开展履职能力培训。市级层面统筹安排骨干力量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专班摔打磨砺,选派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开展“三同”锻炼,引导党员干部在火热实践中练就干事创业本领。

“广州干部懂产业逻辑,前瞻性提出数字营销产业生态繁荣计划,这种专业对话让政企合作事半功倍。”蚂蚁健康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份“专业”的背后是海珠区精心打造的数字主题“全域培训矩阵”——目标直指“人人懂数字经济,人人善营商推介”。在树根互联实训基地,焊接、冲压、装配等生产数据跃然屏上。屏幕前专注学习的“学员”,来自海珠区45个职能部门,是该区招商服务的“主力军”。

如今,这种兼具“服务者”温度与“内行人”深度的双重角色定位,正在催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今年1-5月,广州新签约产业招商项目1281个,预计投资总额3347.3亿元;工业投资增长11%,继续保持过去三年两位数增长势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李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