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水陷资本变局:大窑被指将被外资收购,相关交易获批

南方都市报APP • 商业消费
原创2025-07-17 09:48

国产汽水品牌大窑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资本变局。

曾几何时,大窑创始人王庆东那番“绝不卖外资”的宣言还掷地有声,为这个从内蒙古崛起的汽水品牌镀上了一层“民族之光”的色彩。然而,日前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在《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6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中,KKR公司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股权案在列,后者通过其关联公司在中国境内主要从事饮料业务,与大窑相吻合,该案审结时间为2025年7月4日。

图片

这意味着,国际私募巨头将实现对这家国民汽水品牌的实际控制。一纸公示,让曾经的豪言壮语化为泡影,也揭开了大窑汽水寻求资本出路的现实困境。

 

从“拒绝”到“出售”

大窑被指将被KKR收购

根据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此前发布的《KKR公司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股权案》公示信息,KKR于1976年在美国成立,是一家私募股权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要从事投资业务。KKR公司通过其新设特殊目的公司Dynamo亚洲控股II私人有限公司间接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Vista International Inc.,以下简称“目标公司”)85%的股权。

目标公司通过其关联公司在中国境内主要从事饮料业务。目标公司于2024年在开曼群岛成立。目标公司通过其关联公司在中国境内主要从事饮料业务。本次交易前,目标公司由自然人全资持有并单独控制。本次交易后,KKR将间接取得对目标公司的单独控制权。

图片

据小食代,从开曼群岛公司注册处查询到的信息进一步显示,远景国际的董事名为“WANG, QINGDONG”,和大窑汽水的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庆东的拼音拼写相同。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就有市场消息称,KKR拟收购一家中国饮料公司85%股权,猜测是大窑饮品。彼时相关媒体向大窑方面进行求证,得到的回复均是“不予置评”。

但在此之前,大窑对于被外资收购的传闻态度一向坚决。

王庆东在201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明确表示:“很多人找我谈收购、合资,包括外资,我都拒绝了……大窑不会走这条路。” 这番表态曾令无数支持本土品牌的消费者为之振奋。2023年年底,有消息称“大窑或被可口可乐收购”。当时,大窑对外表示:“公司与可口可乐没有过任何形式的收并购交流或接触。作为一家纯民营企业,大窑从未计划,也不可能被外资品牌收购或控股。大窑未来将遵循公司战略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一切请以企业官方信息为准。”

然而,短短几年后,面对KKR抛出的橄榄枝,这一次,大窑选择了转身。

 

市场突围压力下

大窑急寻更大资金支持

从“绝不卖外资”到“不予置评”,KKR控股的公示文件已然落下。这看似矛盾的转变,背后有何深层原因?

从企业发展与扩张的角度,大窑汽水通过“大玻璃瓶+餐饮渠道”的策略成功突围,但要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巨头在全国范围内抗衡,尤其需要深入下沉市场并巩固餐饮渠道,这需要持续、庞大的资金投入用于营销推广、渠道激励和终端建设。另外,大窑汽水在产品线拓展与品牌建设等方面也有压力:对单一爆品(经典橙味)依赖性强,拓展新口味、新产品线以寻求增长点,以及持续的品牌建设对抗巨头营销攻势,都意味着烧钱。

图片

更加关键的是其全国化市场的扩张难题。可以看到,大窑近年来增长较快,但其市场主要集中在北方,其全国市场的渗透深度、消费者忠诚度以及增长是否可持续,容易受到巨头反扑、区域竞品挤压的影响。

此前,为寻求资金支持,大窑曾试图冲击IPO,但在注册制下,A股对拟上市企业的盈利持续性和稳定性要求更为严格,上市之路并不简单。

相比之下,KKR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丰富的消费品投资经验和庞大的被投企业网络,这些资源可能在未来帮助大窑优化供应链管理、引入先进技术、探索国际市场机会。业内人士指出,引入KKR这样的顶级财务投资者,本身就是对企业价值的一种背书。未来若大窑发展顺利,无论是寻求在港股/美股上市,还是进行更大规模的并购整合,KKR的经验和资源都能提供重要助力。

 

国产汽水“易主”将掀起涟漪

汽水市场格局加速重塑

85%股权的收购,意味着KKR将对大窑拥有绝对控制权,未来大窑的发展路径也将深刻打上KKR的烙印。

有声音指出,待收购完成后,KKR必将推动大窑更加聚焦核心业务,即汽水,尤其是餐饮渠道,利用其资金和资源优势,加速全国化布局,尤其是在南方市场的渗透和下沉市场的深耕。同时KKR的运营团队将深入介入,优化供应链管理强化财务管理,目标是提升整体盈利水平。品牌建设方面,可能尝试更国际化、年轻化的形象升级,但“国民汽水”的核心定位预计仍将保留。

这样的变化对于国内汽水市场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是其他区域汽水品牌的压力会更大,冰峰、北冰洋、天府可乐、汉口二厂等区域强势品牌,在面对资金实力和扩张野心都成倍增长的大窑时,要么寻求抱团整合,要么需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强力资本靠山,否则市场份额可能被持续挤压。

其次是汽水“双巨头”的本土化战略面临更强挑战。分析人士表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早已意识到国产汽水复兴的威胁,并推出或复活本土品牌,加大在餐饮渠道的投入。在大窑获得强力资本后,其在最核心的餐饮战场对巨头发起的挑战将更具威胁性,迫使巨头们投入更多资源进行防御,甚至可能加速其在中国的并购步伐。

由此可见,大窑的变局,是国产消费品牌在资本全球化时代寻求生存壮大的一个缩影。KKR的入主,将为大窑打开资本赋能的全新篇章。然而,控股权的转移也意味着大窑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多遵循资本逻辑而非乡土情怀。当“国民汽水”变成外资控股,消费者还会不会买账?南都湾财社记者将持续关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静娟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