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程安 通讯员粤仁宣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今年以来,广东省各级人社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开年发力、提前介入、靠前服务,通过开展“五个一”精准就业服务,努力确保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帮扶全覆盖、服务全周期,用心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
向毕业生发出一封信
7月初面向应届毕业生发出一封公开信,邀请广大毕业生在广东就业创业、共享广东发展机遇,并告知毕业生求职就业指引、就业服务政策、提醒相关权益维护,为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广东人社部门将为求职毕业生提供求职渠道、职业指导、职业培训、招聘活动等免费公共就业服务,为创业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补贴、资源对接等“真金白银”的支持,不论是想要求职就业、自主创业还是充电提升、培训见习,均能享受到广东人社部门提供的贴心服务。
梳理发布一批政策清单
针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分类梳理更新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涵盖就业补贴、创业资助及培训提升等18条政策,列明对象范围、政策内容、补贴标准、申请流程等内容,并及时发布。融合传统政策宣讲与新媒体传播,通过各级人社部门官网、公众号、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就业服务活动、校园就业e站等人社服务阵地,开展政策“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线上线下宣传活动;以政策问答、短视频宣传、情景模拟、专题页面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政策宣传,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线上了解相关政策提供更大便利;开展点对点精准推送、靶向宣传,提高政策送达率和知晓度,实现由“毕业生找政策”向“政策服务毕业生”转变。
开展一系列公共就业服务活动
紧盯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年初即启动2025年广东省“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全省各地人社部门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急难愁盼”问题,凝聚政府、高校、企业合力,充分挖掘岗位资源、精准推送服务信息、提升青年就业能力,在全省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招聘服务、就业指导、创业服务、职业培训、困难帮扶等“六送”进校园活动,全方位、多形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活动期间累计开展“进校园”活动超2300场次,组织人社厅局长进校园超200场,职业指导服务近1500场,服务高校毕业生约72万人次,线上线下发布岗位超115万个。
加强求职能力师资建设,全面开展求职能力实训营、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等一系列就业能力提升活动,组织企业参观、跟岗锻炼等体验活动,开发更多管理、技术、科研类见习岗位,全年将提供见习岗位超6万个。
开展一项结对服务
按照人社部有关要求,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选取18所就业工作任务较重的高校重点服务,以点带面在全省广泛开展院校结对服务活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动广州、深圳、珠海、汕头、肇庆、潮州6市人社部门深入属地院校,掌握高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毕业生就业需求,根据毕业生学历层次、技能水平、就业意愿等,精准开展送岗位、送资源、送政策、送服务活动。组织人社部门政策宣讲团、职业指导团等专业团队,为毕业生提供政策推介答疑、求职方法、面试指导、职业生涯规划、AI模拟面试等“一对一”就业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各结对高校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均得到显著提高,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开展一系列监测分析研判
密切跟进经济、外贸、就业等指标走势,准确研判就业形势变化。持续开展1.5万家企业用工监测及定点外贸企业常规监测,聚集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调查分析。强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情况监测分析,加大力度开展就业能力培训,充分开发市场化社会化岗位,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提升服务质效、强化风险防范,更好发挥监测结果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的支撑作用。
接下来,广东省将按照人社部工作部署,制定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方案,开展政策落实、摸清底数、职业指导、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全方位就业服务,全面落实“1131”等精准精细化就业服务,力争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年底前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平稳。